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4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适用于同时具有热水(包括余热热水和其它形式的热水)和余热烟气的场所。它包括高压发生器5、蒸发器20、吸收器9、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冷凝器19、高温热交换器6、低温热交换器7、溶液泵21、冷剂泵22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阀,其特征在于在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与低温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稀溶液联通管1。使机组能有效利用热水和余热烟气来驱动进行制冷运行,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适用于同时具有热水(包括余热热水和其它形式的热水)和余热烟气的场所。
技术介绍
以往用烟气和热水同时驱动运行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如附图说明图1、2、3、4所示。图中引风机1,烟气型高压发生器2,高温热交换器3,低温热交换器4,溶液切换阀5,吸收器6,蒸汽切换阀7,冷剂蒸汽管8,热水换热管束9,热水进口管10,热水出口管11,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2,蒸汽换热管束13,冷剂水出口管14,冷凝器15,蒸发器16,溶液泵17,冷剂泵18,燃烧器19,烟气进、出口A′、A′,热水进、出口B′、B′,冷却水进、出口C′、C′。图1、图2所示机组的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2′的换热管束均由热水换热管束9′和蒸汽换热管束13′组成。图1所示机组的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2′的热水换热管束9′和蒸汽换热管束13′均采用沉式结构。图2所示机组的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2′的热水换热管束9′和蒸汽换热管束13′均采用淋激式结构。这两种机型的驱动热源均为来自内燃发动机等外部装置排放的余热烟气和热水。图3和图4所示机组是用补燃型高压发生器2′来替代图1和图2所示机组中的烟气型高压发生器2′所形成的机组。当来自外部装置的余热量小于机组空调负荷所需加热量时,机组的控制系统即启动补煤燃型发生器所配燃烧器19′,对进入高压发生器的稀溶液进行补充加热,使发生器的总加热量与机组空调负荷相匹配,以满足供冷(供热)要求。上述机组制冷运行时,进入机组低压发生器12′的溴化锂溶液均为从高压发生器2′出来并经高温热交换器3′降温后的中间溶液。由于来自内燃发动机的热水温度较高(≥85℃),而高压发生器出口中间溶液的温度也很高(一般150≥℃),因此,一方面需增强高温热交换器3′的换热性能以降低进入低压发生器12′的中间溶液温度(低压发生器中的中间溶液进口温度必须低于热水出口温度),另一方面需增大低压发生器热水换热管束面积以弥补其传热温差过小之不足,才能有效利用来自外部装置的热水余热加热中间溶液进行制冷运行,并使余热热水的回水温度满足外部装置的运行要求。此外,上述机组制冷运行时,高压发生器余热烟气的排放温度也较高(一般≥170℃),不能充分回收利用烟气余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加大低压发生器的热水换热管束的传热温差来提高机组余热回收利用率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包括高压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复合型低压发生器、冷凝器、高温热交换器、低温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阀,其特点是在复合型低压发生器与低温热交换器之间设有稀溶液联通管。机组制冷运行时,将低温热交换器出来的部分或全部稀溶液引入复合型低压发生器并淋激到热水换热管束(或热水换热管束和蒸汽换热管束)上,有效增大热水换热管束的传热温差,从而提高机组的热水余热回收利用性能,并减小热水换热管束的换热面积,减小机组体积,使机组结构更为紧凑。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加大低压发生器热水换热管束的传热温差和降低机组制冷运行时的烟气排放温度来提高机组余热回收利用率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上述高压发生器余热烟气出口管上设置烟气热水热交换器,并在复合型低压发生器与烟气热水热交换器之间设置热水联通管,热水联通管与复合型低压发生器的热水换热管束相连通。来自外部装置的热水先进入烟气热水热交换器,回收高压发生器排放的低温余热烟气热量后再进入低压发生器中的热水换热管束,以降低余热烟气的排放温度,提高机组的余热回收利用率,并提高进入机组低压发生器的热水温度,增大热水换热管束的传热温差,从而改善机组的制冷运行条件,提高机组的制冷运行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5中稀溶液联通管1,高压发生器出液管2,低压发生器出液管3,吸收器进液管4,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高温热交换器6,低温换交换器7,溶液切换阀8,吸收器9,蒸汽切换阀10,冷剂蒸汽管11,热水换热管束12,热水进口管13,热水出口管14,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蒸汽换热管束16,中间溶液布液管17,冷剂水出口管18,冷凝器19,蒸发器20,溶液泵21,冷剂泵22,烟气进、出口A、A,热水进出、口B、B,冷却水进、出口C、C。专利技术一如图5所示机组,该机组是由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蒸发器20、吸收器9、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冷凝器19、高温热交换器6、低温热交换器7、溶液泵21、冷剂泵22、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阀所构成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与低温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稀溶液联通管1,管1上装有溶液切换阀8。在高压发生器出液管2与吸收器9之间设有中间溶液连通管28,管28上装有溶液切换阀8。在出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的冷剂蒸汽管11与蒸发器20之间设置蒸汽连通管29,管29上装有蒸汽切换阀10。机组制冷运行时,稀溶液联通管1上的溶液切换阀8打开,另一溶液切换阀8和蒸汽切换阀10关闭,由溶液泵21从吸收器9中输出的稀溶液经低温热交换器7换热升温后分成两路,一路经高温热交换器6进一步换热升温后进入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另一路经稀溶液联通管1进入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并被均匀喷淋分布在热水换热管束12上,被来自外部装置的热水(包括余热热水和其它形式的热水)加热浓缩成浓溶液。进入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中的稀溶液被来自外部装置的余热烟气加热浓缩成中间溶液,经高压发生器出液管2进入高温热交换器6换热降温后,经中间溶液布液管17均匀分布在蒸汽换热管束16上,被管内冷剂蒸汽(来自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进一步加热浓缩成浓溶液。从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中流出的浓溶液经低压发生器出液管3进入低温热交换器7换热降温后,经吸收器进液管4进入吸收器9,使机组的溶液流程成为串并联流程。蒸汽换热管束16内的冷剂蒸汽加热管外溶液放热后凝结成冷剂水,经冷剂水出口管18进入冷凝器19;热水换热管束12及蒸汽换热管束16的管外溶液被加热所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19内,被冷凝成冷剂水,该冷剂水与来自冷剂水出口管18的高发冷剂水一同进入蒸发器20,被喷淋到蒸发器20管外进行蒸发制冷,从而实现同时利用热水和余热烟气来驱动机组进行供冷运行。由于出低温热交换器7的稀溶液温度较低(一般为75℃左右),将其中一部分经稀溶液联通管1引入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并淋激到热水换热管束12上,有效增大了加热介质(热水)与被加热介质(稀溶液)之间的传热温差,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水余热回收利用性能,热水换热管束的换热面积也相应减小,从而减小机组体积,使机组结构更为紧凑。机组供热运行时,稀溶液联通管1上的溶液切换阀8关闭,另一溶液切换阀8和蒸汽切换阀10打开,冷剂泵停转,来自外部装置的余热烟气加热烟气型高压发生器5中的溶液所产生的蒸汽经蒸汽切换阀10进入蒸发器20,加热蒸发器换热管内的热水,对外供热。来自外部装置的热水可采用通过切换阀(图中未示出)的方式直接向空调系统供热水,向空调系统供热;也可采用通过水水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加热空调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包括高压发生器(5)、蒸发器(20)、吸收器(9)、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冷凝器(19)、高温热交换器(6)、低温热交换器(7)、溶液泵(21)、冷剂泵(22)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阀,其特征在于在复合型低压发生器(15)与低温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稀溶液联通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