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0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技术方案是,一次风管与两一次风支管路之间设置有分流调节器,分流调节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转动的调节隔板,调节隔板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调节隔板两底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垂直伸出的转轴,调节隔板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通风板和第二通风板,一次风管顶部表面开有内外贯通的弧形滑道孔,调节隔板上固定有从弧形滑道孔伸出壳体的角度调节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分流调节器对进入分流后两个一次风支管路的风速及煤粉浓度进行调节有效调节,为最终达到浓度和风速一致提供了有效的调节手段。

A kind of pulverized coal concentration regulator for primary air duct shunt of coal-fired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一次风管,特别是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
技术介绍
在大型燃煤锅炉中,按燃烧方式可分为四角切圆燃烧,前后墙对冲燃烧,“W”型燃烧等方式,本技术针对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锅炉一次风管进行研究。双切圆形式的燃烧方式。双切圆燃烧方式制粉系统为6台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出口布置四根一次风管,磨煤机出口每根一次风管上均安装有一个气动截止门,在气动截止门后一次风管一分为二,四根管分成八根分别进入炉膛进行燃烧,八根粉管进入炉膛后,分布在炉膛的同一高度,形成两个不同的切圆。每根风管上安装有可调缩孔,调节各粉管一次风速,达到风速一致的目的。但是该缩孔调节作用有限,有时无法满足对分开后两根粉管的风速及煤粉浓度进行调节,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可有效解决省一次风管分流风速和煤粉浓度调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一次风管和分流后的两个一次风支管路,所述的一次风管与两一次风支管路之间设置有分流调节器,所述分流调节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开有用于与一次风管相连的进风口,另一端两侧分别开有用于与两一次风支管路相连2个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转动的调节隔板,调节隔板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等腰三角形顶角所在的棱朝向进风口,调节隔板两底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垂直伸出的转轴,转轴与一次风管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构成调节隔板绕转轴轴向的旋转结构,以转轴为分界,靠近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通风板和第二通风板,第一通风板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导流通道,第二通风板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导流通道,远离进风口侧的一次风管顶部表面开有内外贯通的弧形滑道孔,以转轴为分界,远离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上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从弧形滑道孔伸出壳体的角度调节轴,伸出壳体一端的角度调节轴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两侧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上旋装有压紧螺栓,构成角度调节轴的位置定位结构。优选的,所述弧形滑道孔上方的壳体表面设置有角度指示刻度,伸出壳体部分的角度调节轴上连接有朝向角度指示刻度水平伸出的指针,沿弧形滑道孔滑动角度调节轴,当指针指示角度指示刻度的左极限位置时,第一导流通道的轴向与风粉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输送角度平行,当指针指示角度指示刻度的右极限位置时,第二导流通道的轴向与风粉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输送角度平行。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增设分流调节器对进入分流后两个一次风支管路的风速及煤粉浓度进行调节有效调节,为最终达到浓度和风速一致提供了有效的调节手段,使用方便,效果好,是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装置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操作把手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4为本技术分流调节器的剖面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5给出,本技术包括一次风管2和分流后的两个一次风支管路3,所述的一次风管2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之间设置有分流调节器,所述分流调节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开有用于与一次风管相连的进风口1a,另一端两侧分别开有用于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相连2个出风口1b,壳体1内设置有转动的调节隔板5,调节隔板5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等腰三角形顶角所在的棱朝向进风口1a,调节隔板5两底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垂直伸出的转轴6,转轴6与一次风管2的内壁通过轴承20转动连接,构成调节隔板绕转轴轴向的旋转结构,以转轴为分界,靠近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通风板4a和第二通风板4b,第一通风板4a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导流通道4a1,第二通风板4b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导流通道4b1,远离进风口侧的一次风管2顶部表面开有内外贯通的弧形滑道孔12,以转轴为分界,远离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上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从弧形滑道孔12伸出壳体的角度调节轴7,伸出壳体一端的角度调节轴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操作把手14,操作把手两侧连接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上旋装有压紧螺栓17,构成角度调节轴的位置定位结构;所述轴承20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一次风管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角度调节轴7的直径小于弧形滑道孔12的宽度,弧形滑道孔12中心线的圆弧圆心位于转轴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角度调节轴可以沿弧形滑道孔左右滑动,滑动过程中,由于角度调节轴滑动的轨道圆心与调节隔板的转动中心相同,因此,可以驱动调节隔板绕转轴轴向旋转,从而调节调节隔板顶角所在棱的角度,同时调节两通风板上导流通道的角度,进而改变导流通道与风粉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输送角度,从而改变阻力,阻力越大流速越小,在一次风管流量不变情况下,流速变大,粉量增加,同理左侧流速变小,粉量变少,其具体调节可根据在各支管试验测孔中风速及煤粉细度测量结果中具体进行调整。所述弧形滑道孔12上方的壳体1表面设置有角度指示刻度18,伸出壳体部分的角度调节轴上连接有朝向角度指示刻度18水平伸出的指针15,沿弧形滑道孔滑动角度调节轴,当指针指示角度指示刻度的左极限位置时,第一导流通道的轴向与风粉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输送角度平行,当指针指示角度指示刻度的右极限位置时,第二导流通道的轴向与风粉混合物从进风口进入壳体的输送角度平行。所述弧形滑道孔1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的上密封垫片19a和下密封垫片19b,角度调节轴7从两密封垫片的间隙伸出,伸出部分的角度调节轴7上固定有滑动密封块13,操作把手14固定在滑动密封块13的顶部,指针15固定在滑动密封块13的侧面,角度调节轴沿弧形滑道孔滑动过程中,滑动密封块与两密封垫片接触密封,防止风粉混合物从弧形滑道孔总漏出。其特征在于,两一次风支管路3之间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9,远离进风口一端的调节隔板5上转动连接有滚轮8,滚轮8与滚动设置在弧形导向板9上,所述弧形导向板9滚动面的圆心位于转轴6的轴线上,调节隔板转动过程中,滚轮沿弧形导向板的滚动面滚动,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所述壳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部1c,当调节隔板转动时,凸起部可以用于容纳发生位置变化的第一通风板或第二通风板,反正通风板与壳体内壁发生接触或壳体内壁限制通风板向一侧移动。所述的一次风管2与壳体的进风口1a相连,分流后的两个一次风支管路3分别与壳体的两个出风口1b相连。管路与风口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常规的法兰连接、螺栓连接等,如图1所示,壳体的进风口1a外沿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a,一次风管2口部外沿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板10a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10b,第一连接板10a和第二连接板10b重叠后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1a固定在一起即可将一次风管2与壳体的进风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一次风管(2)和分流后的两个一次风支管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风管(2)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之间设置有分流调节器,所述分流调节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开有用于与一次风管相连的进风口(1a),另一端两侧分别开有用于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相连2个出风口(1b),壳体(1)内设置有转动的调节隔板(5),调节隔板(5)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等腰三角形顶角所在的棱朝向进风口(1a),调节隔板(5)两底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垂直伸出的转轴(6),转轴(6)与一次风管(2)的内壁通过轴承(20)转动连接,构成调节隔板绕转轴轴向的旋转结构,以转轴为分界,靠近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通风板(4a)和第二通风板(4b),第一通风板(4a)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导流通道(4a1),第二通风板(4b)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导流通道(4b1),远离进风口侧的一次风管(2)顶部表面开有内外贯通的弧形滑道孔(12),以转轴为分界,远离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上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从弧形滑道孔(12)伸出壳体的角度调节轴(7),伸出壳体一端的角度调节轴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操作把手(14),操作把手两侧连接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上旋装有压紧螺栓(17),构成角度调节轴的位置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包括一次风管(2)和分流后的两个一次风支管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风管(2)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之间设置有分流调节器,所述分流调节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开有用于与一次风管相连的进风口(1a),另一端两侧分别开有用于与两一次风支管路(3)相连2个出风口(1b),壳体(1)内设置有转动的调节隔板(5),调节隔板(5)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等腰三角形顶角所在的棱朝向进风口(1a),调节隔板(5)两底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垂直伸出的转轴(6),转轴(6)与一次风管(2)的内壁通过轴承(20)转动连接,构成调节隔板绕转轴轴向的旋转结构,以转轴为分界,靠近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通风板(4a)和第二通风板(4b),第一通风板(4a)上开有均布的第一导流通道(4a1),第二通风板(4b)上开有均布的第二导流通道(4b1),远离进风口侧的一次风管(2)顶部表面开有内外贯通的弧形滑道孔(12),以转轴为分界,远离进风口侧的调节隔板上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从弧形滑道孔(12)伸出壳体的角度调节轴(7),伸出壳体一端的角度调节轴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操作把手(14),操作把手两侧连接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上旋装有压紧螺栓(17),构成角度调节轴的位置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一次风管分流煤粉浓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轴(7)的直径小于弧形滑道孔(12)的宽度,弧形滑道孔(12)中心线的圆弧圆心位于转轴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英浩罗雪娇陈育杨彬廖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