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67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包括前壳、后壳、LED灯珠以及导光柱,所述前壳和后壳组合形成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LED灯珠和导光柱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导光柱设置有安装LED灯珠的安装口,所述导光柱的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通过导光柱进行导光形成柔和的灯光,在导光柱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可以使得光进入导光柱后,不能从背侧发散出去,只能从前侧或者两侧发散出去,从而达到整条发光柱除背侧外的其他侧均放光的效果。

A soft bicycle tail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尾灯通常采用灯珠与反光镜的结构来实现发光的,但是这种结构的尾灯由于光线集中,容易耀眼,看久了不舒服,采用柔和的导光材料却又出现光线断续,光线集中在两端和中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旨在解决自行车灯灯光耀眼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包括前壳、后壳、LED灯珠以及导光柱,所述前壳和后壳组合形成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LED灯珠和导光柱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导光柱设置有安装LED灯珠的安装口,所述导光柱的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通过导光柱进行导光形成柔和的灯光,在导光柱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可以使得光进入导光柱后,不能从背侧发散出去,只能从前侧或者两侧发散出去,从而达到整条发光柱除背侧外的其他侧均放光的效果。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形成长条形,所述安装口设置于背侧中心以使得LED灯珠的灯光不会直接照射眼睛造成耀眼,通过导光柱来导光形成柔和的灯光。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入边,所述前壳和后壳插接一起以方便连接前壳和后壳。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后壳上设置有两安装所述导光柱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弧形槽以固定安装导光柱。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透光的涂层为不透明油漆。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通过导光柱进行导光形成柔和的灯光,在导光柱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可以使得光进入导光柱后,不能从背侧发散出去,只能从前侧或者两侧发散出去,从而达到整条发光柱除背侧外的其他侧均放光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柔和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柔和自行车尾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柔和自行车尾灯的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3,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包括前壳1、后壳2、LED灯珠4以及导光柱3,所述前壳1和后壳2组合形成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LED灯珠4和导光柱3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导光柱3设置有安装LED灯珠4的安装口31,所述导光柱3的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32,所述导光柱3由导光材料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3形成长条形,所述安装口31设置于背侧中心。进一步地,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插槽21,所述前壳1上设置有与插槽21对应的插入边11,所述前壳1和后壳2插接一起。进一步地,在所述后壳2上设置有两安装所述导光柱的安装柱22,所述安装柱22上设置有弧形槽。进一步地,所述不透光的涂层为不透明油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LED灯珠以及导光柱,所述前壳和后壳组合形成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LED灯珠和导光柱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导光柱设置有安装LED灯珠的安装口,所述导光柱的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和自行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LED灯珠以及导光柱,所述前壳和后壳组合形成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LED灯珠和导光柱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导光柱设置有安装LED灯珠的安装口,所述导光柱的背侧设置有不透光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和自行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形成长条形,所述安装口设置于背侧中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卫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晟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