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51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交流电源模块、脉冲泵和风机,控制器零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电路故障输出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模块零线端,所述控制器火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电路故障输出端,第二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输入点连接交流电源模块火线端,控制器脉冲泵调节端连接脉冲泵控制电路输入端,脉冲泵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冲泵电源,控制器风机调节端连接风机控制电路输入端,风机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风机电源。能够根据不同需求控制脉冲泵的频率和风机的转速,提高适用性,同时通过电流检测,提高对患者的保护,提高安全性。

A driving circuit for medical nursing ves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ng sputum exhau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由脉冲泵、风机和充气背心等组成。脉冲泵和风机通过与充气背心相连的导气软管,高速往复地向背心充气、放气,当频率达到一定高度时,会使得背心包裹下的胸腔产生振荡,类似轻微咳嗽的动作。高频振荡的胸壁模拟了咳嗽引起的胸壁震荡动作,使呼气道黏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松弛和液化,使其变小变松而脱落,当痰液从支气管移动到主气管后,通过咳嗽或人工吸引将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是现如今临床使用的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可调节性较小,不能根据痰液的积留情况进行调节,不能满足于不同的患者使用;同时,由于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的充气背心紧紧包裹在患者身上,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源电流过大,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危险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以提高高频振荡排痰仪的可调节性和安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工作电路,包括控制器、交流电源模块、脉冲泵和风机,控制器零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电路故障输出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模块零线端,所述控制器火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电路故障输出端,第二电流检测电路检测输入点连接交流电源模块火线端,控制器脉冲泵调节端连接脉冲泵控制电路输入端,脉冲泵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冲泵电源,控制器风机调节端连接风机控制电路输入端,风机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风机电源。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正极连接交流电源模块零线端、第一二极管负极和第一电阻一端,第一二极管正极接地,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一端、第三电容一端、第一电容一端和第六二极管正极,第二十一电阻另一端、第三电容另一端、第一电容另一端均接地,第六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源极,第二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五电阻一端,第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器输出电压端,第二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七电阻一端和第一电流检测器电流检测端,第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器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端,第一电流检测器输入端连接第十一电阻一端和控制器零线脉宽调制端,第十一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流检测器故障输出端连接第十二电阻一端和控制器零线故障输入端,第十二电阻另一端接地。上述方案中:第二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交流电源模块火线端、第三二极管负极和第十九电阻一端,第三二极管正极接地,第四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十电阻一端、第四电容一端、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七二极管正极,第十九电阻另一端、第二十电阻另一端、第四电容另一端和第二电容另一端均接地,第七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源极,第三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六电阻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器输出电压端,第三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和第二电流检测器电流检测端,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器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端,第二电流检测器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一端和控制器火线脉宽调制端,第九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流检测器故障输出端连接第十电阻一端和控制器火线故障输入端,第十电阻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一端和第七电阻另一端,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脉冲泵与风机的共同电源。上述方案中:脉冲泵控制电路包括第八二极管,第八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一电感另一端,第八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源极,第四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第十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一光耦合器第二电压输出端和第十四电阻一端,第十四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漏极、脉冲泵电源、第十三电容一端和第一光耦合器接地端,第十三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光耦合器正极连接控制器脉冲泵调节端,第一光耦合器负极连接第十七电阻一端,第十七电阻另一端接地;风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九二极管,第九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一电感另一端,第九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源极,第五场效应管栅极连接第十五电阻一端,第十五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第一电压输出端、第二光耦合器第二电压输出端和第十六电阻一端,第十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光耦合器接地端、第十四电容一端和风机电源,第十四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光耦合器负极连接第十八电阻一端,第十八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光耦合器正极连接控制器风机调节端。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感一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0V输出端、第五二极管负极和第八电容一端,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十二极管正极,第十二极管正极接地,第十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一电源模块0V输出端,第八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电压输出端,第一电源模块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和第七电容一端,第七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接地端,第一电源模块接地端接地,第一电流检测器和第二电流检测器的电源端均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电流检测器和第二电流检测器提供电源。上述方案中:第四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二电源模块0V输出端、第十一电容一端和第十三电容一端,第十三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电压输出端,第二电源模块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和第十电容一端,第十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接地端,第二电源模块接地端接地,第一光耦合器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光耦合器提供电源。上述方案中:第五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三电源模块0V输出端、第十二电容一端和第十四电容一端,第十四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模块电压输出端,第三电源模块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第三电源模块接地端接地,第二光耦合器的电源端连接第三电源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二光耦合器提供电源。上述方案中:交流电源模块零线端还连接有第二电感一端,第二电感另一端连接压敏电阻一端和第一接线排第一端,压敏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接线排第二端和第三电感一端,第三电感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模块零线端。通过压敏电阻保护所有元件免受开关或雷击诱发所产生之突波的影响上述方案中:第四二极管正极还连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一二极管正极和第十二二极管负极,第十二二极管正极接地,第十一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源和第九电容一端,第九电容另一端接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第一电流检测器和第二电流检测器检测分别检测交流电源模块的零线和火线,能够减轻单个器件的负担,同时也便于故障排查,可通过控制器直接获得故障点并将过流故障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驱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分别调节脉冲泵电源、风机电源大小,提高适用范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U2)、交流电源模块(U1)、脉冲泵和风机,控制器(U2)零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电路(5)故障输出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5)检测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零线端,所述控制器(U2)火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故障输出端,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检测输入点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火线端,控制器(U2)脉冲泵调节端连接脉冲泵控制电路(7)输入端,脉冲泵控制电路(7)输出端连接脉冲泵电源(2),控制器(U2)风机调节端连接风机控制电路(6)输入端,风机控制电路(6)输出端连接风机电源(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频振荡排痰仪医用护理背心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U2)、交流电源模块(U1)、脉冲泵和风机,控制器(U2)零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电路(5)故障输出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5)检测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零线端,所述控制器(U2)火线故障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故障输出端,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检测输入点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火线端,控制器(U2)脉冲泵调节端连接脉冲泵控制电路(7)输入端,脉冲泵控制电路(7)输出端连接脉冲泵电源(2),控制器(U2)风机调节端连接风机控制电路(6)输入端,风机控制电路(6)输出端连接风机电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流检测电路(5)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零线端、第一二极管(D1)负极和第一电阻(R1)一端,第一二极管(D1)正极接地,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负极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第三电容(C3)一端、第一电容(C1)一端和第六二极管(D6)正极,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第三电容(C3)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均接地,第六二极管(D6)负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源极,第二场效应管(Q2)栅极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器(U5)输出电压端,第二场效应管(Q2)漏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和第一电流检测器(U5)电流检测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流检测器(U5)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端,第一电流检测器(U5)输入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控制器(U2)零线脉宽调制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流检测器(U5)故障输出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和控制器(U2)零线故障输入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正极连接交流电源模块(U1)火线端、第三二极管(D3)负极和第十九电阻(R19)一端,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地,第四二极管(D4)负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一端、第四电容(C4)一端、第二电容(C2)一端和第七二极管(D7)正极,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第四电容(C4)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另一端均接地,第七二极管(D7)负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源极,第三场效应管(Q3)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器(U6)输出电压端,第三场效应管(Q3)漏极连接第八电阻(R8)一端和第二电流检测器(U6)电流检测端,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流检测器(U6)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端,第二电流检测器(U6)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和控制器(U2)火线脉宽调制端,第九电阻(R9)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流检测器(U6)故障输出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和控制器(U2)火线故障输入端,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一端和第七电阻(R7)另一端,第一电感(L1)另一端连接脉冲泵与风机的共同电源(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脉冲泵控制电路(7)包括第八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第一电感(L1)另一端,第八二极管(D8)负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源极,第四场效应管(Q4)栅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第一光耦合器(U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博军卫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