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8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壳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壳体上设有交错设置的两个通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与壳体之间设有风罩,风罩包括外框和防护网,外框包括两个C形板和侧板,防护网包括支撑架、若干防护环和两个中心盘,支撑架包括直线架和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与直线架中心之间设有连筋,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包括若干风叶、与风叶相连的头罩和交流电机,中心盘内设有与头罩内壁配合的若干限位凸柱;采用一体式风罩安装错位设置的两个风机,以降低组合安装难度,保证安装可靠和支撑稳定性,同时充分利用换热器空间,以便增大风机尺寸,有益于提高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应用于液压系统的整体能效。

A double fan AC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属于液压系统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指标的设备,是液压系统油路的重要单元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风冷式换热器一般包括具有油通道和风通道的翅片换热器芯体和风机,使经过换热器芯体油通道的液压油,被风机经过换热器芯体的风通道吹风换热,以空气为冷却源将热量枪支带走,而双风机组合换热器可依据需求控制各独立风机的运转,以节约能耗,保证高温液压油的快速冷却,但现有的双风机交流换热器一般采用并排设置的风机组合,并用各自独立的风罩安装,风罩分别安装费时费力,特别是两风罩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固定安装操作不便,易产生不牢靠风险,同时使风机尺寸受限,从而使换热器能效降低,使双风机交流换热器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采用一体式风罩安装错位设置的两个风机,以降低组合安装难度,保证安装可靠和支撑稳定性,同时充分利用换热器空间,以便增大风机尺寸,有益于提高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应用于液压系统的整体能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与换热器芯体一侧相连的壳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换热器芯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交错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通孔一侧、且与壳体之间设有风罩;所述风罩包括外框和防护网,所述外框包括两个C形板和侧板,两个C形板两端与侧板端部相连,C形板和侧板外壁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固定凸台,所述防护网包括支撑架、若干防护环和两个中心盘;所述支撑架包括直线架和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位于直线架两侧、且和直线架端部均与外框端面相连,直线架与中心盘相连,两个U形架与直线架中心之间设有连筋,所述直线架两侧设有与防护环连接的弧形加强筋,所述防护环呈两组设置在两个中心盘与外框之间,由每个中心盘至外框方向,防护环内径依次增大,两个中心盘分别与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相连;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包括若干风叶、与风叶相连的头罩和交流电机,所述头罩与交流电机分别位于中心盘两侧,头罩内设有风机轴,风机轴与交流电机的电机轴之间设有联轴器,所述中心盘内设有与头罩内壁配合的若干限位凸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换热器芯体一侧的壳体通过设置两个交错的通孔,分别对应安装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较传统并排设置的双风机组合换热器,充分利用壳体空间,可使风机尺寸更大;(2)采用外框和防护网组成一体式的风罩,以两个中心盘分别连接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后,可整体与壳体连接,避免传统分体式独立风罩连接点数较多、两个独立风罩之间的安装空间较小、导致安装不可靠和风机尺寸较小的缺陷;(3)风罩的防护网采用U形架和直线架构成的支撑架与外框连接,并与若干防护环和中心盘连接,中心盘通过限位凸柱限位安装风机头罩,保证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稳固可靠,从而综上降低组合安装难度,充分利用换热器空间,以便增大风机尺寸,有益于提高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应用于液压系统的整体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部分剖视图。图中标记:换热器芯体1、壳体2、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进油口5和出油口6,通孔7,风罩8,第一折板9,第二折板10,安装螺栓11,支脚12,第一腰型孔13,外框81和防护网82,C形板811和侧板812,固定凸台14,第二腰型孔15,支撑架821、防护环822,中心盘823,直线架8211,U形架8212,连筋16,弧形加强筋17,连接螺栓18,风叶19、头罩20和交流电机21,风机轴22,联轴器23,限位凸柱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3,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1、与换热器芯体1一侧相连的壳体2、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换热器芯体1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5和出油口6,其中,所述壳体2上设有交错设置的两个通孔7,所述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通孔7一侧、且与壳体2之间设有风罩8;所述换热器芯体1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一折板9,所述壳体2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二折板10,所述第一折板9和第二折板10之间设有安装螺栓11。通过安装螺栓11穿过第一折板9和第二折板10实现换热器与壳体2固定连接,以顶部和底部设计,避免影响侧位的进油口5和出油口6连接;所述换热器芯体1底部两侧设有支脚12,所述支脚12一侧呈C形结构、另一侧设有若干第一腰型孔13。通过第一腰型孔13安装固定换热器整体,支脚12的C形型材一侧方便与换热器底部铆接,分体连接使冷却器运输和现场安装方便。所述风罩8包括外框81和防护网82,所述外框81包括两个C形板811和侧板812,两个C形板811两端与侧板812端部相连,C形板811和侧板812外壁与壳体2之间均设有固定凸台14,所述C形板811上设有若干第二腰型孔15。通过设置第二腰型孔15减轻C形板811型材重量,降低成本,并方便外框81与壳体2的连接时手持拿放,使连接更可靠。所述防护网82包括支撑架821、若干防护环822和两个中心盘823;所述支撑架821包括直线架8211和两个U形架8212,两个U形架8212位于直线架8211两侧、且和直线架8211端部均与外框81端面相连,两个U形架8212与直线架8211中心之间设有连筋16,所述直线架8211两侧设有与防护环822连接的弧形加强筋17。采用连筋16提高U形架8212与直线架8211组合支撑的稳定性,弧形加强筋17、直线架8211和U形架8212与防护环822焊接连接,避免防护环822悬空过长,使防护环822支撑防护牢靠,并呈一体结构,可整体安装。所述U形架8212和直线架8211两端与外框81端面之间、固定凸台14与壳体2之间均设有连接螺栓18。通过连接螺栓18穿过固定凸台14和壳体2实现外框81与壳体2的连接,通过连接螺栓18穿过U形架8212或直线架8211与外框81连接,实现防护网82与外框81的可拆卸连接,使拆换方便。直线架8211与中心盘823焊接相连,所述防护环822呈两组设置在两个中心盘823与外框81之间,由每个中心盘823至外框81方向,防护环822内径依次增大,两个中心盘823分别与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相连。参见图4,所述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均包括若干风叶19、与风叶19相连的头罩20和交流电机21,所述头罩20与交流电机21分别位于中心盘823两侧,头罩20内设有风机轴22,风机轴22与交流电机21的电机轴之间设有联轴器23,所述中心盘823内设有与头罩20内壁配合的若干限位凸柱24。交流电机21通过铆接与中心盘823连接,交流电机21的电机轴穿过中心盘823、直线架8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与换热器芯体一侧相连的壳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换热器芯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交错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通孔一侧、且与壳体之间设有风罩;/n所述风罩包括外框和防护网,所述外框包括两个C形板和侧板,两个C形板两端与侧板端部相连,C形板和侧板外壁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固定凸台,所述防护网包括支撑架、若干防护环和两个中心盘;/n所述支撑架包括直线架和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位于直线架两侧、且和直线架端部均与外框端面相连,直线架与中心盘相连,所述防护环呈两组设置在两个中心盘与外框之间,由每个中心盘至外框方向,防护环内径依次增大,两个中心盘分别与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芯体、与换热器芯体一侧相连的壳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换热器芯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交错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通孔一侧、且与壳体之间设有风罩;
所述风罩包括外框和防护网,所述外框包括两个C形板和侧板,两个C形板两端与侧板端部相连,C形板和侧板外壁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固定凸台,所述防护网包括支撑架、若干防护环和两个中心盘;
所述支撑架包括直线架和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位于直线架两侧、且和直线架端部均与外框端面相连,直线架与中心盘相连,所述防护环呈两组设置在两个中心盘与外框之间,由每个中心盘至外框方向,防护环内径依次增大,两个中心盘分别与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机交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芯体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一折板,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之间设有安装螺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支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艾斯安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