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32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由运行泵(1)和备用泵(2)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泵(1)的入口管支管A(3)与备用泵(2)的入口管支管B(4)水平布置;液氯总管(8)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支管A(3)和支管B(4),支管A(3)连接阀门A(5),支管B(4)连接阀门B(6);支管B(4)内设有过滤器(7),过滤器(7)位于阀门B(6)后。避免了液氯中夹带的少量氯化铁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备用泵入口阀前的管道部位,备用泵入口加装过滤器,避免堵塞设备冷却通道。两台泵可随时切换运行。

A shield pump system for liquid chlor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氯碱-TDI-PVC生产工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
技术介绍
氯碱装置生产的所有氯气依靠液氯屏蔽泵输送至TDI装置,而一旦液氯屏蔽泵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产业链氯碱装置-TDI装置-PVC装置停车。现有技术,设计了由A泵和B泵组成的屏蔽泵系统,液氯总管后泵入口两条支管线垂直布置(见图1),两条支管线距离泵入口阀门长度长达4米,当A泵运行时,液氯中夹带的少量氯化铁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地沉积在B泵入口阀上方管道部位。A泵有故障时,切换到B泵运行,沉积物随液氯瞬间进入B泵泵体,因液氯屏蔽泵内部设计上,有直径5mm冷却通道,依靠液氯自循环润滑轴承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这些沉积物进入泵体,极易造成冷却通道堵塞或滑动轴承损坏,根泵通常不超过24小时也发生故障,备用泵实际处于不备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由运行泵和备用泵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泵的入口管支管A与备用泵的入口管支管B水平布置;液氯总管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支管A和支管B,支管A连接阀门A,支管B连接阀门B;支管B内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位于阀门B后。所述支管A前端距离阀门A的长度与支管B前端距离阀门B的长度相等,均为L,L为15-30厘米,阀门更换时便于连接法兰螺栓的拆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泵入口管水平布,缩短了泵入口管的长度,避免了液氯中夹带的少量氯化铁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备用泵入口阀前的管道部位,可大大减少死角区域,便于更换维修阀门。备用泵入口加装过滤器,备用期间,即使入口管道内产生少量铁锈物,泵投运后也能拦截在过滤器内,不影响泵正常运行,避免堵塞设备冷却通道。两台泵可随时切换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液氯屏蔽泵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运行泵,2-备用泵,3--支管A,4-支管B,5-阀门A,6-阀门B,7-过滤器,8-液氯总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见图2,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由运行泵1和备用泵2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泵1的入口管支管A3与备用泵2的入口管支管B4水平布置;液氯总管8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支管A3和支管B4,支管A3连接阀门A5,支管B4连接阀门B6;支管B4内设有过滤器7,过滤器7位于阀门B6后。所述支管A3前端距离阀门A5的长度与支管B4前端距离阀门B6的长度相等,为15-30厘米。阀门更换时便于连接法兰螺栓的拆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由运行泵(1)和备用泵(2)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泵(1)的入口管支管A(3)与备用泵(2)的入口管支管B(4)水平布置;液氯总管(8)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支管A(3)和支管B(4),支管A(3)连接阀门A(5),支管B(4)连接阀门B(6);支管B(4)内设有过滤器(7),过滤器(7)位于阀门B(6)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氯屏蔽泵系统,由运行泵(1)和备用泵(2)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泵(1)的入口管支管A(3)与备用泵(2)的入口管支管B(4)水平布置;液氯总管(8)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支管A(3)和支管B(4),支管A(3)连接阀门A(5),支管B(4)连接阀门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展宗旺周三祖陈维诚李娟唐海峰张亚科马尉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北方三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