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13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43
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合页、螺栓、横梁和轴承,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且第一加固板之间通过合页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通过螺栓与横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的表面预留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连接于第二加固板的边侧,所述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表面分别贯穿有连接杆和内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安装有套筒;该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在对建筑进行加固时,方便将加固装置与建筑进行安装,安装方式简单,并且加固更加稳定,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横梁进行加固,使加固装置与横梁之间严丝合缝。

A connecting and reinforcing devic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减缓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给建筑造成的影响,在建造建筑时,会利用建筑加固装置对建筑进行有效的加固作用,增强建筑的抗震防风的性能,使建筑更加安全。然而现有的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对建筑进行加固时,不方便将加固装置与建筑进行安装,安装方式不够简单;2.由于建筑的横梁宽度不同,现有的加固装置难以对不同宽度的横梁进行加固,加固装置的固定规格造成尺寸的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将加固装置与建筑进行安装且安装方式简单的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合页、螺栓、横梁和轴承,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且第一加固板之间通过合页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通过螺栓与横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的表面预留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连接于第二加固板的边侧,所述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表面分别贯穿有连接杆和内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安装有套筒,并且套筒套设于内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第一加固板的外壁与第二加固板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均等间距分布有孔洞,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均通过螺栓与横梁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所述连接杆和内杆的端部均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连接杆和内杆均与固定块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和内杆的外壁均设置为螺纹状结构,且套筒与内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套筒与内杆构成伸缩结构。有益效果是:1.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的表面均等间距分布有孔洞,且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均通过螺栓与横梁构成拆卸安装结构,方便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与横梁之间的安装,套筒与内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套筒通过轴承与固定块相互连接,内杆与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固定块安装在第二加固板上,套筒和内杆与第二加固板构成合页三角形结构,所以能够更加稳定的加固;2.第二加固板的边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安装于滑槽的内部,滑槽开设于第一加固板的表面,所以第二加固板与第一加固板构成滑动安装结构,能够对不同宽度的横梁进行加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块与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筒与内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加固板与第一加固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1、孔洞2、合页3、螺栓4、横梁5、滑槽6、限位块7、第二加固板8、固定块9、连接杆10、轴承11、套筒12和内杆13,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2,且第一加固板1之间通过合页3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通过螺栓4与横梁5相互连接,第一加固板1的表面预留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7,并且限位块7连接于第二加固板8的边侧,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表面分别贯穿有连接杆10和内杆13,连接杆10的表面设置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内部安装有套筒12,并且套筒12套设于内杆13的外部。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第一加固板1的外壁与第二加固板8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均等间距分布有孔洞2,且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均通过螺栓4与横梁5构成拆卸安装结构,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横梁5进行加固,并且能够贴合横梁5的外壁,使得加固效果更好,能够简单方便的安装在横梁5上。连接杆10和内杆13的端部均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连接杆10和内杆13均与固定块9之间为转动连接,套筒12的内壁和内杆13的外壁均设置为螺纹状结构,且套筒12与内杆13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套筒12与内杆13构成伸缩结构,套筒12和内杆13与第二加固板8构成三角形结构,使得对横梁5的加固更加稳定,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横梁5进行调节。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时,根据图1-3,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2,先将一侧的第一加固板1通过螺栓4固定在横梁5上,如图4所示,第二加固板8的边侧安装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通过滑槽6与第一加固板1构成滑动安装结构,所以第二加固板8与第一加固板1构成滑动安装结构,将一侧第二加固板8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第二加固板8与横梁5相互贴合,再将第二加固板8通过螺栓4固定在横梁5上。如图3所示,套筒12与内杆13之间为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套筒12通过轴承11与连接杆10相互连接,所以旋转套筒12可以调节内杆13伸出的长度,如图1所示,调整好内杆13伸出的长度后,将另一侧的第一加固板1通过螺栓4固定在横梁5上,再调节好另一侧的第二加固板8后,将另一侧的第二加固板8通过螺栓4固定在横梁5上即可。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技术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1)、合页(3)、螺栓(4)、横梁(5)和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2),且第一加固板(1)之间通过合页(3)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通过螺栓(4)与横梁(5)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1)的表面预留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7),并且限位块(7)连接于第二加固板(8)的边侧,所述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表面分别贯穿有连接杆(10)和内杆(13),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设置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内部安装有套筒(12),并且套筒(12)套设于内杆(13)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加固板(1)、合页(3)、螺栓(4)、横梁(5)和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2),且第一加固板(1)之间通过合页(3)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固板(8)通过螺栓(4)与横梁(5)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1)的表面预留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7),并且限位块(7)连接于第二加固板(8)的边侧,所述第二加固板(8)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表面分别贯穿有连接杆(10)和内杆(13),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设置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内部安装有套筒(12),并且套筒(12)套设于内杆(1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连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和第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元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