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055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冷吸收式空调机,使冷凝器30和双层管部分40分别垂直地设置鳍片31和鳍片41;在形成于外管43和并列管81之间的蒸发吸收室44内,沿着并列管81的外面,设置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1喷射管71;并且沿着外管43的内面,设置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根第2喷射管72,从而可以防止冷凝水或雨水积蓄在鳍片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和吸收器一体形成在双层管上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这种气冷吸收式空调机的现有技术,例如是日本特开平6-21743号公报所揭示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根据该现有技术,将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内空调机的冷却剂的冷温水循环管路的一部分内,在其外周,具有以一定间隔环绕的外管,而且具有为了将液体冷却剂或高浓度溶液喷射在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外表面上的第1喷射机构;以及将液体冷却剂或高浓度溶液喷射在外管内表面上的第2喷射机构。在冷却工作期间,利用第1喷射机构,将由低温再生器送至冷凝器凝结的液体冷却剂喷射至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的外表面上;利用第2喷机构,将低温再生器分离出来的高浓度溶液喷射至外管的内表面上;利用液体冷却剂的蒸发来冷却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中的冷温水,利用喷射在外管内表面上的高浓度溶液来吸收冷却剂蒸气。高浓度溶液吸收冷却剂时产生的吸收热,是由流过外管外表面的空气带走的。在加热工作期间,使高温再生器加热后的由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冷却剂蒸气,与加热器中由冷温水循环管路一部分构成的第2冷温水热交换器内流动的冷温水进行热交换,利用第2喷射机构将液化的冷却剂喷射在外管的内表面上。另外,利用第1喷射机构,将在高温再生器中加热后由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浓度溶液,喷射在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的外表面上。液体冷却剂吸收外管外表面上空气的热量而蒸发,由喷射在第1冷温水热交换器外表面上的高浓度溶液来吸收冷却剂蒸气,利用此时所产生的吸收热使冷温水变热。然而,因为鳍片设置成水平的,所以存在冷凝水或雨水容易积蓄在鳍片之间的问题。例如在加热运转时,因为在外管的内表面上使液体冷却剂蒸发,这时外管冷却从而在鳍片间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便积蓄在鳍片之间,或是凝固成霜或冰,因而造成不能使风扇的送风产生高效率的热交换。此外,鳍片或外管也容易受腐蚀,使耐久性变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可解决上述问题,以防止冷凝水或雨水积蓄在鳍片之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它包括循环管路,其中通有用于调节空气温度的循环热媒质;外管,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一部分的外周上,其外侧具有鳍片;风扇,用于对所述外管送风;第1喷射机构,位于形成在所述循环管路和所述外管之间的室内,用于将液体冷却剂喷射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外表面上;和第2喷射机构,位于所述室内,用于将吸收所述液体冷却剂的吸收液喷射在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的鳍片设置在垂直方向。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气冷吸收式空调机最好是所述第1喷射机构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所述循环管路的上面,所述第2喷射机构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所述室内的比所述外管内表面中心位置更靠上的左右两侧上。按照上述第一方面构成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在循环管路和外管之间的室内,将液体冷却剂喷射在循环管路的外表面上,将吸收液喷射在外管的内表面上。液体冷却剂在循环管路的外面蒸发,此时由周围夺取相当于汽化热的热量,来冷却循环管路。因此,在循环管路内流动的热媒质被冷却。蒸发后的水蒸气由喷射在外管内表面上的吸收液吸收。虽然吸收液在吸收水蒸气时产生吸收热,但可利用风扇送风来冷却。这时,若在鳍片间积蓄冷凝水或雨水,或是冷凝水或雨水凝固变成霜等,则会造成送风量不足,使热交换的效率不佳,而且容易产生腐蚀。然而,借助使鳍片垂直地设置,即使产生了冷凝水也能迅速流下,所以可经常进行效率佳的热交换,也能够防止腐蚀。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因为利用了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面的第1喷射机构将液体冷却剂喷射在循环管路的外表面上,因此能够将液体冷却剂喷射在室内循环管路外表面的全部区域上,其蒸发效率更佳。另外,利用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所述室内的比所述外管内表面中心位置更上侧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2喷射机构将吸收液喷射在外管的内表面上,所以能够将吸收液喷射在室内的外管内表面的一半以上的部分,其吸收效率更佳。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和作用,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的最佳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气冷吸收式空调机的示意结构图。图2为冷凝器和双层管部分的透视图。图3为冷凝器的说明图。图4为双层管组件的透视图。图5为双层管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双层管组件的说明图。图7为双层管部分的说明图。图中标号为10高温再生器11高温再生器气液分离器20低温再生器21低温再生器气液分离器30冷凝器31鳍片40双层管部分41鳍片44蒸发吸收室46循环泵47低温热交换器48高温热交换器50风扇51箱63第1三通阀64第2三通阀71第1喷射管72第2喷射管图1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吸收式空调机的组成。此吸收式空调机包括利用燃烧器1的燃烧热来加热鳍片式热交换器10a内流动的低浓度溴化锂水溶液(以下按溴化锂的浓度而简称为低浓度溶液、中间浓度溶液和高浓度溶液)的高温再生器10;使由高温再生器10加热的低浓度溶液分离成水蒸气和中间浓度溶液的高温再生器气液分离器(以下简称为高温分离器)11;用高温分离器11来的水蒸气再度加热在鳍片式热交换器20a内流动的中间浓度溶液的低温再生器20;使由低温再生器20加热的中间浓度溶液分离成水蒸气和高浓度溶液的低温再生器气液分离器(以下简称为低温分离器)21;使低温分离器21来的水蒸气冷却液化的冷凝器30;使蒸发器和吸收器形成一体的双层管部分40;以及向冷凝器30和双层管部分40送风的风扇50。其中冷凝器30、双层管部分40和风扇50按通风方向的顺序依次容纳在箱51内;在箱51中的冷凝器30和风扇50的侧面上,分别设有通气孔51a和51b。冷凝器30和双层管部分40,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由外面和风扇50的送风所造成的冷却效果,分别具有鳍片31和41,设置在垂直方向。箱51设置成具有气密封性,当风扇50由箭头A的方向送风时,由通气孔51b吸入箱51内的外界气体,通过鳍片41和31,由通气孔51a排到外面。相反,当风扇50由箭头B方向送风时,由通气孔51a吸入外界气体,通过鳍片31和41,由通气孔51b排到外面。而且,还具有循环于一个室内机构(图中未示出)中的冷却剂(水)的冷水管80,该室内机构借助冷水管80中循环的水的温度来调节空气的温度后使空气吹出,进行冷气运转或是暖气运转。冷水管80在双层管部分40的前面,分出多个并列的管81,各并列管81分别通过双层管部分40,然后再合并在一起。冷凝器30具有使水蒸气冷却液化的通路的多个冷凝管32。冷凝管32,如图3所示,为了使凝结的水能顺畅地流动,设置成倾斜状。接着说明双层管部分40。双层管部分40由多个双层管组件42和鳍片41构成。双层管组件42,如图4所示,由并列管81和同心设置在并列管81外侧的外管43形成。另外,在并列管81和外管43之间,形成了蒸发吸收室44。在蒸发吸收室44内,沿着并列管81外表面,设置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1喷射管71;而沿着外管43的内表面,设置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根第2喷射管72。第1喷射管71,如图5所示,设置在并列管81的上表面附近,从设在第1喷射管71下表面的喷射孔71a将水或高浓度溶液喷射在并列管81的外表面上。而第2喷射管72设置在比外管43的中心更靠上的外管43的内表面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冷吸收式空调机,包括: 循环管路,其中通有用于调节空气温度的循环热媒质; 外管,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一部分的外周上,其外侧具有鳍片; 风扇,用于对所述外管送风; 第1喷射机构,位于形成在所述循环管路和所述外管之间的室内,用于将液体冷却剂喷射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外表面上;和 第2喷射机构,位于所述室内,用于将吸收所述液体冷却剂的吸收液喷射在所述外管的内表面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上的鳍片设置在垂直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捷祐
申请(专利权)人:帕洛马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