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引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与灌溉水田连通,进水端安装有与引排水管螺纹连接的顶盖,顶盖上固定有与引排水管连通的竖管,引排水管内安装有随水位高度上升而上浮并用于封堵竖管下端的封堵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竖管上端位于灌溉水渠液面下方,水流从竖管上端流进并进入引排水管内,随后流入水田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当水田内的液位高度到达封堵组件的高度后,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封堵组件受到的浮力作用逐渐增大,使得封堵组件逐步向竖管下端移动,最终封堵组件将竖管下端封堵,从而避免了水流继续从竖管进入引排水管内并产生过渡灌溉现象。

A structure of water diversion and drainage outlet for irr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灌溉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灌溉是用闸坝、沟渠、堤防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至农田为农作物浇水,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在鱼塘、水稻田等农田灌溉工程中,为了对池塘或农田内的水位进行控制,需要在灌溉水渠的引排水口结构。公告号为CN20919448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田间灌溉引排水口装置,其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所述引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灌溉水田连通,所述进水端的端口设置为低于灌溉水渠水平面20cm;所述进水端套设有与其适配的封水管,所述封水管的管口位于灌溉水渠的水平面上方。该技术具有方便对田间进行灌溉,节约了灌溉辅助工具成本,且不占用水田土地资源的效果。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排水管的进水端端口处于灌溉水渠水平面之下20cm处,若在灌溉时没有对进水端端口进行及时封堵,会使得灌溉水渠内的水持续进入水田内,从而产生过渡灌溉现象,最终影响农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该引排水口结构能够自动对引排水管的进水端端口进行及时封堵,从而避免了过渡灌溉现象的产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所述引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灌溉水田连通,所述进水端处安装有与引排水管螺纹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与引排水管的螺纹连接处之间缠绕有防止水流从顶盖与引排水管的连接处渗漏的密封胶带,所述顶盖上固定有与引排水管连通的竖管,所述竖管的上端与灌溉水渠连通,所述引排水管内安装有随水位高度上升而上浮并用于封堵竖管下端的封堵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灌溉时,竖管上端位于灌溉水渠液面下方,水流从竖管上端流进并进入引排水管内,随后水流流入水田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当水田内的液位高度到达封堵组件的高度后,引排水管内的液位高度易到达达封堵组件的高度,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封堵组件受到的浮力作用逐渐增大,使得封堵组件逐步向竖管下端移动,最终封堵组件将竖管下端封堵,从而避免了水流继续从竖管进入引排水管内并导致过渡灌溉现象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引排水管内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竖管插接配合,所述引排水管内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橡胶柱水平移动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柱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能够飘浮于水面上,当水田内的液位到达橡胶柱底面并继续上升时,橡胶柱所受浮力作用逐步增大,限位组件对橡胶柱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起到了限定作用,以此使得橡胶柱逐步插入竖管内并将竖管封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橡胶柱上端面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呈圆锥形,且所述导向件的底面圆的直径小于等于橡胶柱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柱受到浮力作用上浮并逐步向竖管下端靠近时,导向件的顶端首先进入竖管内,且导向件呈圆锥形,以此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导向件以及与其固定的橡胶柱进入竖管的难度,从而有利于橡胶柱对竖管进行顺利封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引排水管内侧壁上的横杆、固定于横杆远离引排水管内侧壁一端的限位环、固定于橡胶柱下端面的底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的T形杆体,所述限位环与橡胶柱滑移配合,所述T形杆体贯穿横杆并与其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柱受到浮力作用上浮并逐步向竖管下端靠近时,与橡胶柱固定的底板以及与底板固定的T形杆体均向竖管下端移动,当橡胶柱底端到达限位环处时,底板上表面与限位环的底面相抵触,以此避免了橡胶柱因受浮力过大而脱离限位环的情况发生;当橡胶柱未上浮时,T形杆体的水平部与横杆的上表面抵接,以此避免了橡胶柱从限位环内掉落的情况发生,从而对橡胶柱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排水管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横杆滑移配合的滑槽以及用于容纳横杆的环形容纳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引排水管的轴向平行,所述环形容纳槽的轴线与引排水管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环形容纳槽与滑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该引排水结构时,只需在组装完限位组件后,握住横杆并使得横杆与滑槽对齐,同时向下推动横杆,当横杆到达环形容纳槽处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横杆,使得横杆容纳至环形容纳槽内即可,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限位组件安装于引排水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容纳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环形容纳槽分布于引排水管不同的高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田内的农作物生长处于不同阶段时,农作物对灌溉量的需求不同,工作人员可根据农作物对灌溉量的要求而调节橡胶柱的高度,以使得橡胶柱对竖管进行及时封堵;在调节橡胶柱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拧下顶盖,同时转动横杆,使得横杆从环形容纳槽内转动至滑槽内,随后将横杆调节至所需灌溉高度对应位置的环形容纳槽内即可,以此使得橡胶柱处于引排水管内的不同高度上,从而使得该引排水结构能够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量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上端固定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灌溉水渠内的水进入竖管时,过滤网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水渠内杂物进入竖管内而使得竖管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质量较大的杂物落至过滤网顶部时,由于过滤网顶部呈弧形,使得杂物易沿过滤网顶部的弧形表面滑落,以此降低了质量较大的杂物在过滤网上堆积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中,正常灌溉时,竖管上端位于灌溉水渠液面下方,水流从竖管上端流进并进入引排水管内,随后水流流入水田内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当水田内的液位高度到达封堵组件的高度后,引排水管内的液位高度易到达达封堵组件的高度,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封堵组件受到的浮力作用逐渐增大,使得封堵组件逐步向竖管下端移动,最终封堵组件将竖管下端封堵,从而避免了水流继续从竖管进入引排水管内并导致过渡灌溉现象的产生;2.本方案中,当橡胶柱受到浮力作用上浮并逐步向竖管下端靠近时,导向件的顶端首先进入竖管内,且导向件呈圆锥形,以此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导向件以及与其固定的橡胶柱进入竖管的难度,从而有利于橡胶柱对竖管进行顺利封堵;3.本方案中,当水田内的农作物生长处于不同阶段时,农作物对灌溉量的需求不同,工作人员可根据农作物对灌溉量的要求而调节橡胶柱的高度,以使得橡胶柱对竖管进行及时封堵;在调节橡胶柱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拧下顶盖,同时转动横杆,使得横杆从环形容纳槽内转动至滑槽内,随后将横杆调节至所需灌溉高度对应位置的环形容纳槽内即可,以此使得橡胶柱处于引排水管内的不同高度上,从而使得该引排水结构能够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量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以A-A作为剖切线所得的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1),所述引排水管(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所述出水端(12)与灌溉水田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11)安装有与引排水管(1)螺纹连接的顶盖(2),所述顶盖(2)与引排水管(1)的螺纹连接处之间缠绕有防止水流从顶盖(2)与引排水管(1)的连接处渗漏的密封胶带(3),所述顶盖(2)上固定有与引排水管(1)连通的竖管(4),所述竖管(4)的上端与灌溉水渠连通,所述引排水管(1)内安装有随水位高度上升而上浮并用于封堵竖管(4)下端的封堵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包括埋设于土层中的引排水管(1),所述引排水管(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所述出水端(12)与灌溉水田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11)安装有与引排水管(1)螺纹连接的顶盖(2),所述顶盖(2)与引排水管(1)的螺纹连接处之间缠绕有防止水流从顶盖(2)与引排水管(1)的连接处渗漏的密封胶带(3),所述顶盖(2)上固定有与引排水管(1)连通的竖管(4),所述竖管(4)的上端与灌溉水渠连通,所述引排水管(1)内安装有随水位高度上升而上浮并用于封堵竖管(4)下端的封堵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包括活动设置于引排水管(1)内的橡胶柱(61),所述橡胶柱(61)与竖管(4)插接配合,所述引排水管(1)内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橡胶柱(61)水平移动的限位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灌溉引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还包括固定于橡胶柱(61)上端面的导向件(62),所述导向件(62)呈圆锥形,且所述导向件(62)的底面圆的直径小于等于橡胶柱(6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灌溉引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浩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途晟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