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5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8
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支撑架安装于码头上,码头上安装自由导缆滚轮,自由导缆滚轮上缠绕安装缆绳,缆绳上端通过上部横向的支撑架下侧安装的与码头上的自由导缆滚轮位置对应的自由导缆滚轮水平连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架下侧的弹簧,缆绳中部贯穿安装于固定于平台臂端部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平台臂固定于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形为被系泊平台提供各向回复力,将平台运动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使平台在垂向内缓慢调整位置变化,能满足潮位变化需求;在极端情况下,通过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能安全快速对平台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

A mooring device for long-term ber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
本技术涉及系泊

技术介绍
系泊是指运用系缆设备使船、浮标、平台等安全停留于锚或沉块、岸或系泊浮筒的系统或过程,包括系靠码头、栈桥式泊位、桩柱、系泊浮筒和并靠他船等。在有水流的港口,一般选择顶流系泊;在无水流的静水港,当风力超4级时,应尽量选择顶风系泊。传统系泊装置都是通过缆绳将船、平台等直接系在码头或其他设备上,该种系泊方式在潮位变化或者大风浪等恶劣海况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船或平台等的平稳,尤其是对于对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平台(如核反应堆平台),不能满足其平稳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船、平台等设备系泊的平稳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支撑架8安装于码头12上,码头12上安装自由导缆滚轮3,自由导缆滚轮3上缠绕安装缆绳9,缆绳9下端水平连接固定于码头12上的弹簧13,缆绳9上端通过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安装的与码头12上的自由导缆滚轮3位置对应的自由导缆滚轮3水平连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架8下侧的弹簧13,缆绳9中部贯穿安装于固定于平台臂11端部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平台臂11固定于平台1上。所述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包括外壳22和夹具15,夹具包括夹具平台20和夹头19,外壳22内部沿圆周方向安装夹头平台20,夹具平台20前侧设有夹头滑轨18,夹头19滑动安装于夹头滑轨18上,夹头19前端设有夹头弹性摩擦层17,圆周方向的各夹头19之间构成通孔21,外壳22上下设有与通孔21对应的孔,各夹头19和夹头平台20分别连接夹具液压装置16,夹具15上侧和下侧分别对称安装两个导轮14,导轮14卡接于外壳22和夹具15之间,导轮14在垂直方向上的切线位于通孔21内。所述弹簧13外部设有弹簧套筒5,上下两个弹簧套筒5通过支撑座6安装于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或码头12上。所述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与码头12上部在缆绳9的垂直方向上对应安装两个防撞导缆基座4,防撞导缆基座4由支腿4-3和基座面4-2构成,支腿4-3下端固定于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或码头12上,支腿4-3上部设有基座面4-2,基座面4-2中部设有用于缆绳9穿入的限位孔4-1,基座面4-2上表面设有弹性材料。所述自由导缆滚轮3的滚轮支座3-3安装于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或码头12上,滚轮支座3-3上部安装滚轮,滚轮圆周中部设有滚轮沟槽3-1,滚轮支座3-3上部位于滚轮外侧设有防跳线挡板3-2,防跳线挡板3-2内侧设有与滚轮沟槽3-1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码头12侧面与平台1和码头12之间设有护舷2。本技术的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通过弹簧的弹性变形为被系泊平台提供各向回复力,将平台运动响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使平台在垂向内缓慢调整位置变化,能满足潮位变化需求;在极端情况下,通过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能安全快速对平台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自由导缆滚轮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防撞导缆基座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侧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夹具布置俯视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导轮布置俯视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的夹头和夹具安装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夹具主视结构图。图中:1、平台,2、护舷,3、自由导缆滚轮,3-1、滚轮沟槽,3-2、防跳线挡板,3-3、滚轮支座,4、防撞导缆基座,4-1、限位孔,4-2、基座面,4-3、支腿,5、弹簧套筒,6、支撑座,8、支撑架,9、缆绳,10、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1、平台臂,12、码头,13、弹簧,14、导轮,15、夹具,16、液压装置,17、夹头弹性摩擦层,18、夹头滑轨,19、夹头,20、夹头平台,21、通孔,22、外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支撑架8安装于码头12上,码头12上安装自由导缆滚轮3,自由导缆滚轮3上缠绕安装缆绳9,缆绳9下端水平连接固定于码头12上的弹簧13,缆绳9上端通过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安装的与码头12上的自由导缆滚轮3位置对应的自由导缆滚轮3水平连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架8下侧的弹簧13,缆绳9中部贯穿安装于固定于平台臂11端部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平台臂11连接平台1。弹簧13外部设有弹簧套筒5,上下两个弹簧套筒5通过支撑座6安装于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和码头12上,码头12侧面与平台1和码头12之间设有护舷2。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结构如图4-8所示,包括外壳22和夹具15,夹具包括夹具平台20和夹头19,外壳22内部沿圆周方向安装夹头平台20,夹具平台20前侧设有夹头滑轨18,夹头19滑动安装于夹头滑轨18上,夹头19前端设有夹头弹性摩擦层17,圆周方向的各夹头19前端之间构成通孔21,外壳22上下设有与通孔21对应的孔,各夹头19和夹头平台20分别连接夹具液压装置16,夹具15上侧和下侧分别对称安装两个导轮14,导轮14卡接于外壳22和夹具15之间,导轮14在垂直方向上的切线位于通孔21内。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内设有自由导轮12和夹具15,并安装惯性感应电子元件,惯性感应电子元件和液压装置16连接驱动控制机构,在惯性感应电子元件其测量到加速度急剧增大时,将信号传送到驱动控制机构,驱动控制机构控制夹头19后部的液压装置14推动夹具15前进,夹紧缆绳,实现锁定;同时,还可通过驱动控制机构主动控制使夹具夹紧。各个夹具单元可分别独立控制。此外,夹具的夹头19与后部的夹头平台20通过垂向的轨道18滑动连接,可通过驱动控制机构主动控制夹头19沿轨道18上下移动。自由导缆滚轮3结构如图2所示,滚轮支座3-3安装于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或码头12上,滚轮支座3-3上部安装滚轮,滚轮圆周中部设有滚轮沟槽3-1,滚轮支座3-3上部位于滚轮外侧设有防跳线挡板3-2,防跳线挡板3-2内侧设有与滚轮沟槽3-1位置对应的凹槽,防止缆绳脱离滚轮沟槽3-1。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与码头12上部在缆绳9的垂直方向上对应安装两个防撞导缆基座4,如图3所示,防撞导缆基座4由支腿4-3和基座面4-2构成,支腿4-3下端固定于上部横向支撑架8或码头12上,支腿4-3上部设有基座面4-2,基座面4-2中部设有用于缆绳9穿入的限位孔4-1,基座面4-2上表面设有弹性材料,可缓冲平台钢臂11在运动时的撞击,中间设有限位孔4-1,可控制缆绳9的水平运动。工作过程:(1)在无大风浪情况下:弹簧套筒5内的弹簧不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8)安装于码头(12)上,码头(12)上安装自由导缆滚轮(3),自由导缆滚轮(3)上缠绕安装缆绳(9),缆绳(9)下端水平连接固定于码头(12)上的弹簧(13),缆绳(9)上端通过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安装的与码头(12)上的自由导缆滚轮(3)位置对应的自由导缆滚轮(3)水平连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架(8)下侧的弹簧(13),缆绳(9)中部贯穿安装于固定于平台臂(11)端部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平台臂(11)固定于平台(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8)安装于码头(12)上,码头(12)上安装自由导缆滚轮(3),自由导缆滚轮(3)上缠绕安装缆绳(9),缆绳(9)下端水平连接固定于码头(12)上的弹簧(13),缆绳(9)上端通过上部横向的支撑架(8)下侧安装的与码头(12)上的自由导缆滚轮(3)位置对应的自由导缆滚轮(3)水平连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架(8)下侧的弹簧(13),缆绳(9)中部贯穿安装于固定于平台臂(11)端部的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平台臂(11)固定于平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长期靠泊的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感应自锁链接接头(10)包括外壳(22)和夹具(15),夹具包括夹具平台(20)和夹头(19),外壳(22)内部沿圆周方向安装夹头平台(20),夹具平台(20)前侧设有夹头滑轨(18),夹头(19)滑动安装于夹头滑轨(18)上,夹头(19)前端设有夹头弹性摩擦层(17),圆周方向的各夹头(19)之间构成通孔(21),外壳(22)上下设有与通孔(21)对应的孔,各夹头平台(20)和夹头(19)分别连接夹具液压装置(16),夹具(15)上侧和下侧分别对称安装两个导轮(14),导轮(14)卡接于外壳(22)和夹具(15)之间,导轮(14)在垂直方向上的切线位于通孔(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雷付冲林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