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18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施工时,先拼装墩柱下部模板,再将该装置安装至模板上部,墩柱下部模板与该装置钢模板均作为墩柱浇筑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墩柱混凝土,待墩柱达到拆模强度后,只拆除抱箍以下模板,之后进行贝雷梁的拼装及架设,搭设分配梁及上部满堂支架并铺设底模安装侧模,而后对精轧螺纹钢进行预应力张拉。而后施工盖梁梁体,待养护完成后,依次拆除盘扣支架,贝雷片,最后对精轧螺纹钢进行放张,拆除本兼作盖梁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该装置既作为墩柱浇筑用的模板,又作为上盖梁浇筑时的支撑装置,简化施工工序,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无需地基处理,节省材料与施工空间。

A dual-purpose device for pier column formwork and prestresse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大盖梁悬挑式支撑
,具体为一种用于施工场地有限,工期较紧的高架桥梁盖梁预应力支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大城市涌现出大量的城市高架桥。现阶段桥梁建设中,现浇梁施工主要方法为满堂红法,但由于支架法自身的特点,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墩身较高、地基处理工作量大等情况,因此对于支撑装置的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技术能够节省施工材料及施工工期,简化了传统的施工工艺。本预应力支撑两用装置,既作为墩柱浇筑用的模板,又作为上盖梁浇筑时的支撑装置,简化施工工序,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材料与施工空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1)、牛腿(2)、加强板(3)、竖肋(4)、横肋(5)、上端拉杆(6)、螺栓(7)、上端横杆(8)、精轧螺纹钢(9)和坡口钢板(10)。所述钢模板(1)既作为墩柱浇筑时的模板使用,又作为预应力的传递装置。所述牛腿(2)沿纵向分三排并列布置,牛腿(2)焊接于钢模板(1)外侧的竖肋(4)上。横肋(5)嵌入竖肋(4)中,为对拉螺栓提供受力面。钢模板(1)的顶部设置两道垂直于支架面的横杆(8),横杆(8)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道拉杆(6)。支架面穿十二根精轧螺纹钢(9),侧面穿八根精轧螺纹钢(9),进行对拉,采用施加预应力方式,增加其摩擦力。每根精轧螺纹钢(9)的位置板面均焊200mm*200mm*20mm的坡口钢板(10);精轧螺纹钢(9)的外部通过螺栓(7)进行固定。牛腿(2)应力集中的部位用加强板(3)进行焊接加固。牛腿(2)、钢模板竖肋(4)均采用20#工字钢。横肋(5)和横杆(8)均采用槽钢。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兼作墩柱模板的预应力支撑两用装置,该装置既作为墩柱浇筑用的模板,又作为上盖梁浇筑时的支撑装置,简化施工工序,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材料与施工空间。施工时,先拼装墩柱下部模板,再将该装置安装至模板上部,墩柱下部模板与该装置钢模板均作为墩柱浇筑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墩柱混凝土,待墩柱达到拆模强度后,只拆除抱箍以下模板,之后进行贝雷梁的拼装及架设,搭设分配梁及上部满堂支架并铺设底模安装侧模,而后对PBS1080型精轧螺纹钢进行预应力张拉。而后施工盖梁梁体,待养护完成后,依次拆除盘扣支架,贝雷片,最后对精轧螺纹钢进行放张,拆除本兼作盖梁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符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布置、测量放线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人员上场和材料购置及储备等工作。根据施工图及相关导线点放出桥梁中心线、跨中线、左右幅桥梁中心线及边线,所放的中线及边线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支撑体系平面位置的确定。S2、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的安装,然后用吊车吊将本装置吊到指定位置。装置的钢模板(1)与下部墩柱的模板相接,共同作为墩柱浇筑模板。S3、浇筑墩柱混凝土钢模板(1)拼装完毕后,浇筑墩柱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只拆除本装置以下的钢模板(1)。S4、贝雷梁拼装将拟安装的贝雷梁用吊车吊起,放在已装好的贝雷梁后面,并与其成一直线,下弦销孔对准后,插入销栓。贝雷拼装按组进行,每次拼装一组贝雷(横向两排),贝雷片间用花架连接。中横梁用贝雷梁全长为27m。S5、贝雷梁架设使用吊车人工配合进行吊装,顺序是从南往北或先里后外依次吊装整条贝雷片,依此类推完成整跨贝雷梁的安装。(1)贝雷梁安装前对插完插销的梁安装安全销,对需要在钢支撑顶面对接的贝雷梁,待对接完成后,由工人系好安全带,安装安全销。(2)贝雷梁安装完成后,横向每隔9m用三角铁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单面焊,并保持焊缝饱满。(3)贝雷梁在钢支撑顶面有错位而无法连接的,需用双U型筋连接,U型筋直接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饱满。S6、分配梁及满堂支架搭设根据所放桥梁中线及边线搭设分配梁及支架。满堂支架整体采用Φ48mm×3.2m规格的盘扣式支架,满堂矩阵型支法。整体采用60×60模数,立杆横桥向排距0.6m,顺桥向排距0.6m;横杆竖向步距0.45m,底托、顶托控制在30cm以内。S7、底模及侧模板安装根据本工程现浇梁的施工特点及难点,墩柱采用大面积钢模,面板为6mm钢板,横边框为12*150mm钢带,竖边框为12*100mm钢带,主筋为[10#槽钢,模板背楞为2[18#槽钢,吊钩为直径20mm圆钢/16mm厚钢板,采用整体加工方式;中横梁及上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S8、精轧螺纹钢张拉装置在支架面设置十二道直径40mm的精轧螺纹钢,相邻面设置八道,装置上端设置拉杆两道,本装置共设置精轧螺纹钢二十道。采用专用的张拉设备进行张拉,每道精轧螺纹钢张拉力不小于450KN。张拉顺序由中到边对称张拉,分二级张拉。即0→50%→100%。最后张拉上端拉杆。待全部预压荷载卸载完毕后,即可对精轧螺纹钢进行放张。S9、盖梁梁体施工根据中横梁施工方案进行相应梁体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封锚等相关施工作业。S10、盘扣支架拆除张拉完成后底模及侧模拆除时,逐跨横桥向、纵桥向对称卸载顶托逐步拆除满堂支架。施工要求如下:(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2)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3)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先拆边模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4)拆立杆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模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5)横杆应随层拆除,拆除前,应用临时支撑柱,然后才能拆除。(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就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7)拆开的材料,应用绳栓住杆件吊下,严禁抛掷,应按指定地点堆放。随拆随搬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回收处理。(8)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S11、贝雷片及盖装置拆除(1)将拆除的盘扣架和模板运走,保证吊车和拆除贝雷梁有施工和摆放位置。将横向贝雷梁的固定连接先行拆除并吊至地面。(2)固定连接拆除完成后,将联成整体的贝雷支架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1)、牛腿(2)、加强板(3)、竖肋(4)、横肋(5)、上端拉杆(6)、螺栓(7)、上端横杆(8)、精轧螺纹钢(9)和坡口钢板(10);所述钢模板(1)既作为墩柱浇筑时的模板使用,又作为预应力的传递装置;/n所述牛腿(2)沿纵向分三排并列布置,牛腿(2)焊接于钢模板(1)外侧的竖肋(4)上;横肋(5)嵌入竖肋(4)中,为对拉螺栓提供受力面;钢模板(1)的顶部设置两道垂直于支架面的横杆(8),横杆(8)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道拉杆(6);支架面穿十二根精轧螺纹钢(9),侧面穿八根精轧螺纹钢(9),进行对拉,采用施加预应力方式,增加其摩擦力;每根精轧螺纹钢(9)的位置板面均焊200mm*200mm*20mm的坡口钢板(10);精轧螺纹钢(9)的外部通过螺栓(7)进行固定;牛腿(2)应力集中的部位用加强板(3)进行焊接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板(1)、牛腿(2)、加强板(3)、竖肋(4)、横肋(5)、上端拉杆(6)、螺栓(7)、上端横杆(8)、精轧螺纹钢(9)和坡口钢板(10);所述钢模板(1)既作为墩柱浇筑时的模板使用,又作为预应力的传递装置;
所述牛腿(2)沿纵向分三排并列布置,牛腿(2)焊接于钢模板(1)外侧的竖肋(4)上;横肋(5)嵌入竖肋(4)中,为对拉螺栓提供受力面;钢模板(1)的顶部设置两道垂直于支架面的横杆(8),横杆(8)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道拉杆(6);支架面穿十二根精轧螺纹钢(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蔡玮李凌宜高维兵李彬伟曹伟光赵腾跃王月李向娟周祉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