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漂浮板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太阳能电池板,外壳具有没入水内的处理腔和与处理腔通过隔板隔开的密封腔,处理腔处于密封腔下侧,且处理腔的腔壁上具有供水进出的过水孔;处理腔中设有用于对水中有机物进行电解氧化的电化学氧化电极;漂浮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外壳和漂浮板一同在水中移动的动力装置,还设有用于检测水上障碍物的测距传感器;密封腔中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电池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接收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动力装置的转向以避让水中障碍物。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高效节能的实现对景观水体的净化。

A device for landscap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居住小区的建设中,景观泊、景观池塘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城市景观水体多为静止或者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随着景观水体内源污染物的积累和外源污染物的持续输入,景观水体逐渐富营养化,有机物及其他杂质日益增多,水体溶解氧浓度剧烈起伏,水体中大量的微生物开始繁殖,甚至还出现大量浮游动植物,使得水色、水味恶化,鱼类和其它生物大量死亡,影响景观整体的美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此,有必要定期对景观水体进行处理,以保持景观水体的生动、灵气和美感。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快速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间接电化学转化而从废水中减少或去除,它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还原而从废水中去除。间接电解是指利用电化学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如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酸盐、次氯酸盐、H2O2和O3以及溶剂化电子、OH-、O2-等自由基)作为氧化剂,使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污染的物质。电催化处理技术具有多功能性、高灵活性、无污染或少污染、易于控制性等特点,同时其设备小、占地少、运行管理简单和处理效果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其在实际运用中尚存在电能消耗高、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同时考虑到现市场上没有对于景观水有效的处理方式,只有花费大量的人力手动过滤不溶或微溶物或换水的方式,对现有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包括壳体和封盖,外壳具有没入水内的处理腔和与处理腔隔开的密封腔,处理腔处于密封腔下侧,且处理腔的腔壁上具有供水进出的过水孔;漂浮板,固定在外壳上;电化学氧化电极,设置在处理腔中,用于对有机物进行电解氧化;隔板,用于分隔处理腔与密封腔,隔板上设有用于密封穿装导线的导线穿孔,并且隔板与外壳密封配合;动力装置,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驱动外壳和漂浮板一同在水中移动;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检测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水上障碍物;电池,设置在密封腔中;控制装置,设置在密封腔中,与测距传感器通讯连接,与动力装置控制连接,通过接收测距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动力装置的转向以避让水中障碍物;光伏发电装置,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利用光伏发电装置为电池充电,以提供电化学氧化电极电解所需要的电能,无需采用额外的供电装置,节能环保;通过测距传感器能够在外壳和漂浮板移动时检测一定距离内的水中障碍物,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的转向,避开水中障碍物,从而保证整个装置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电化学氧化电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能够快速将从过水孔进入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氧化为无毒无害的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景观水的目的,处理效率高。进一步地,所述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还包括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密封配合用于封装其接线部分以避免其接线部分与水接触的防水盖,防水盖上设有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接线部分所朝向一侧用于密封穿装电极接线的进线口,和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氧化处理部分所朝向一侧供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氧化处理部分与污水接触的污水处理口。有益效果:防水盖能够避免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接线部分与污水接触,从而保证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盖包括围设在电化学氧化电极外围的密封圈、夹装在密封圈两侧压紧密封圈的氧化处理侧盖板和接线侧盖板,所述密封圈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外周密封配合,或者,密封圈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外周间隔设置,且氧化处理侧盖板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压紧密封,其中氧化处理侧盖板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氧化处理部分所朝向的一侧,接线侧盖板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接线部分所朝向的一侧,污水处理口设置在氧化处理侧盖板上,进线口设置在接线侧盖板上。有益效果:防水盖采用两盖板夹紧密封圈的形式,结构简单,氧化处理侧盖板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压紧密封,密封圈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密封配合,更好的起到防水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处理侧盖板背向电化学氧化电极的一侧设有阴极板,阴极板与所述氧化处理侧盖板间隔设置。有益效果:阴极板与氧化处理侧盖板之间的间隔形成一个过水通道,便于电化学氧化电极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球形外壳。有益效果:球形外壳易旋转,在水中时容易在不同方向上移动,从而便于对不同位置处的污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对扣式结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外壳内各部件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均匀分布在漂浮板周向上的水下直流电机。有益效果:通过水下直流电机便能驱动外壳和漂浮板的移动,无需设置其他动力结构,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并且水下直流电机均布在漂浮板的周向,能够实现良好的转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粘接在外壳内壁上。有益效果:连接形式简单,便于安装,同时能够实现隔板与外壳的密封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并与外壳密封配合,安装板的下板面与隔板的上板面以及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板面上。有益效果:安装板和隔板将整个外壳内腔分成三个腔室,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腔室内互不干涉,能够有效利用外壳内腔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对扣式结构,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封盖内,所述隔板安装在壳体内。有益效果:安装板和隔板分别对应安装在封盖和壳体内,安装方便,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图6为图5的D-D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处理装置中电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电极模块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漂浮板,3-供电腔,4-密封腔,5-处理腔,6-安装板,7-隔板,8-水下直流电机,9-红外线测距传感器,10-太阳能电池板,11-锂电池,12-主控板,13-过水孔,14-污水处理口,15-GPS模块,16-电量监测器,17-红外避障模块,18-电极模块,19-灯具安装孔,20-接线侧盖板,21-氧化处理侧盖板,22-密封圈,23-电化学氧化电极,24-阴极板,25-密封垫,26-长螺栓,2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景观水体污染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包括壳体和封盖,外壳具有没入水内的处理腔和与处理腔隔开的密封腔,处理腔处于密封腔下侧,且处理腔的腔壁上具有供水进出的过水孔;/n漂浮板,固定在外壳上;/n电化学氧化电极,设置在处理腔中,用于对有机物进行电解氧化;/n隔板,用于分隔处理腔与密封腔,隔板上设有用于密封穿装导线的导线穿孔,并且隔板与外壳密封配合;/n动力装置,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驱动外壳和漂浮板一同在水中移动;/n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检测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水上障碍物;/n电池,设置在密封腔中;/n控制装置,设置在密封腔中,与测距传感器通讯连接,与动力装置控制连接,通过接收测距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动力装置的转向以避让水中障碍物;/n光伏发电装置,与所述电池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壳体和封盖,外壳具有没入水内的处理腔和与处理腔隔开的密封腔,处理腔处于密封腔下侧,且处理腔的腔壁上具有供水进出的过水孔;
漂浮板,固定在外壳上;
电化学氧化电极,设置在处理腔中,用于对有机物进行电解氧化;
隔板,用于分隔处理腔与密封腔,隔板上设有用于密封穿装导线的导线穿孔,并且隔板与外壳密封配合;
动力装置,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驱动外壳和漂浮板一同在水中移动;
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漂浮板上,用于检测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水上障碍物;
电池,设置在密封腔中;
控制装置,设置在密封腔中,与测距传感器通讯连接,与动力装置控制连接,通过接收测距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动力装置的转向以避让水中障碍物;
光伏发电装置,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还包括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密封配合用于封装其接线部分以避免其接线部分与水接触的防水盖,防水盖上设有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接线部分所朝向一侧用于密封穿装电极接线的进线口,和处于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氧化处理部分所朝向一侧供电化学氧化电极的氧化处理部分与污水接触的污水处理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水体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包括围设在电化学氧化电极外围的密封圈、夹装在密封圈两侧压紧密封圈的氧化处理侧盖板和接线侧盖板,所述密封圈与电化学氧化电极外周密封配合,或者,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张珂皓闫宁王志强王溢仁王震霖叶杨邵刚范冰冰许红亮卢红霞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功能金刚石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