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22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40
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包括放线底座、底脚、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底脚设置于放线底座四角,固定杆底端贯穿放线底座,并与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旋转护栏设置于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放线底座转动连接;侧护栏设置于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滑块卡入两侧固定杆的固定杆侧滑槽内滑动,固定块卡入固定杆侧滑槽顶端,并将顶栏杆卡入固定杆顶卡槽内,实现侧护栏与两侧固定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线路放线装置实现三面防护,安全性高,各组件可实现拆卸,易更换维修,结构体积小,方便转运,使用的灵活性,实用性强。

A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line setting ou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及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在电力工程中对线路的电力负荷计算、布线设计、放线施工等项目为关键技术。电力工程的实现需要多个部分的协作完成,根据建设方单位的电力使用需求,通过设计院进行对线轮进行专业的设计规划,制定项目的设计方案,交于施工单位后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后,方可实施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电力线路的放线为电力施工最基础的施工内容。在电力线路放线时,对高压远距离输电或大电流的线缆敷设时,此类线缆的规格尺寸通常较大,需要通过特定的放线设备进行辅助放线。线缆由于长度较长,出厂时通常将线缆绕卷与放线盘上进行运输。放线时使用放线设备配合放线盘进行线缆放卷,使用的辅助放线设备通常分为立式放线架与卧式放线架,通过转轴带动放线盘转动,并拖拽线缆实现线缆的敷设。将放线盘放置于放线装置放线时,线缆自身具有较大强度,解开线缆固定装置后,线缆瞬间释放绕卷的应力导致线缆甩动,易剐蹭到周围施工人员;且放卷过程中线缆的摆动也易磕碰到周围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设备技术中,多数设备未对放线装置进行设置防护结构;少数设有防护结构的设备,防火结构采用焊接形式连接,防护结构不易拆装,导致整体放线设备体积较大,转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包括放线底座、底脚、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呈交叉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杆中间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转动杆凹槽,两个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凹槽相互交叉贴合,并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滑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卡入两侧所述固定杆的固定杆侧滑槽内滑动,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杆侧滑槽顶端,并将顶栏杆卡入所述固定杆顶卡槽内,实现所述侧护栏与两侧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护栏呈“匚”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旋转护栏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顶栏杆的长度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间距相适应,所述顶栏杆的宽度、深度与所述固定杆顶卡槽的宽度、深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块的截面呈“匚”字形结构,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外宽度与所述固定杆侧滑槽宽度相适应,所述固定块的内宽度与所述转动杆的宽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凹槽的深度为所述转动杆宽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块的截面呈“匚”字形结构,每个所述滑块的外宽度与所述固定杆侧滑槽宽度相适应,所述滑块的内宽度与所述转动杆的宽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是:本技术使用安装时,将四个固定杆分别插入底脚中,通过螺纹与底脚固定连接,调整两侧的固定杆的转向,使固定杆侧滑槽相向设置;将旋转护栏通过活动铰链转动到竖直位置,通过紧固件贯穿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将固定杆与旋转护栏固定;将插杆插于旋转护栏孔内,呈竖直设置;取出两个侧护栏,调节活动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使滑块滑入两侧固定杆内的固定杆侧滑槽内向下滑动,并依次将多个滑块均滑入固定杆侧滑槽内,接着固定块卡入固定杆侧滑槽内,固定杆卡入固定杆顶卡槽内,完成侧护栏与两侧固定杆之间的固定。本技术使用结束后,将侧护栏从固定杆侧滑槽内抽出,侧护栏的转动杆之间可转动,将侧护栏进行收折;取出插杆后,将旋转护栏通过活动铰链旋转贴合于放线底座上表面;旋转四个固定杆后,将固定杆取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安装完成后,对线路放线装置周围进行旋转护栏和侧护栏的三面防护,放线盘的线缆从放线底座一侧抽出,在线缆放线时可防止线缆因应力甩动或放线时的晃动,导致对周围施工人员产生损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保护,安全性高;同时,防护结构采用固定杆配合旋转护栏、侧护栏的结构形式,各组件之间可实现拆装、拼接,在防护结构使用结束后可对各组件实现拆卸,并进行折叠式收纳,方便各组件之间单独收纳,各组件存在损坏时便于更换维修,且减少了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于整体设备的转运,满足设备防护结构安全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转护栏与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护栏与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放线底座1、底脚2、固定杆3、固定杆侧滑槽3-1、固定杆顶卡槽3-2、固定杆挡片3-3、固定杆挡片孔3-31、旋转护栏4、旋转护栏连接孔4-1、旋转护栏孔4-2、插杆5、侧护栏6、顶栏杆6-1、固定块6-2、转动杆6-3、转动杆凹槽6-31、转动轴6-4、滑块6-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包括放线底座、底脚、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底座、底脚、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n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n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呈交叉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杆中间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转动杆凹槽,两个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凹槽相互交叉贴合,并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滑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卡入两侧所述固定杆的固定杆侧滑槽内滑动,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杆侧滑槽顶端,并将顶栏杆卡入所述固定杆顶卡槽内,实现所述侧护栏与两侧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放线装置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底座、底脚、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
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
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呈交叉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杆中间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转动杆凹槽,两个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凹槽相互交叉贴合,并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滑块内,并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峰包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广朱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