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包括接料盒、下料斗、分配板、螺纹套、传动轴、安装杆、安装板、固定螺母以及减速电机,滑落带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安装杆连接处安装有固定螺母,安装板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滑落带,传动轴环形侧面安装有螺纹套,螺纹套环形侧面固定有分配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子元器件生产传送时不方便快速分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电子元器件快速分配,省时省力。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mponent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传感器以及电源等。电子元器件在质量方面国际上有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UL认证,德国的VDE和TUV以及中国的CQC认证等国内外认证,来保证元器件的合格。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传送时不方便快速分配,电子元器件在流水生产线上生产完毕后经输送带传输至下料处,这些电子元器件都统一地装填至同一容器中,事后又需要工作人员将电子元器件进行平均分配,增加了工作劳动量,现在急需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电子元器件快速分配,省时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包括挡板、滑落带以及快速分配机构,所述挡板对称安装在滑落带上端面前后两侧,所述快速分配机构设置在滑落带前侧,所述快速分配机构包括接料盒、下料斗、分配板、螺纹套、传动轴、安装杆、安装板、固定螺母以及减速电机,所述滑落带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杆连接处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滑落带,所述传动轴环形侧面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环形侧面固定有分配板。进一步地,所述接料盒内壁粘贴有海绵软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分配板外侧呈尖头状,所述分配板下端面与滑落带上端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滑落带内部开设有通轴孔,且通轴孔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减速电机设有两组,且两组减速电机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减速电机异步同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设有多组,且多组安装杆规格相同,所述分配板设有多组,且多组分配板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因本技术添加了接料盒、下料斗、分配板、螺纹套、传动轴、安装杆、安装板、固定螺母以及减速电机,该设计方便电子元器件传送时进行快速分配,解决了原有电子元器件生产传送时不方便快速分配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分配效率。因接料盒内壁粘贴有海绵软胶垫,该设计避免电子元器件跌落损坏,因分配板外侧呈尖头状,分配板下端面与滑落带上端面相贴合,该设计方便将电子元器件进行快速分配,因滑落带内部开设有通轴孔,且通轴孔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直径,该设计方便传动轴穿过滑落带,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电子元器件快速分配,省时省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中快速分配机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中快速分配机构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中固定杆的正视图;图中:1-挡板、2-滑落带、3-快速分配机构、31-接料盒、32-下料斗、33-分配板、34-螺纹套、35-传动轴、36-安装杆、37-安装板、38-固定螺母、39-减速电机、311-海绵软胶垫、351-通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包括挡板1、滑落带2以及快速分配机构3,挡板1对称安装在滑落带2上端面前后两侧,快速分配机构3设置在滑落带2前侧。快速分配机构3包括接料盒31、下料斗32、分配板33、螺纹套34、传动轴35、安装杆36、安装板37、固定螺母38以及减速电机39,滑落带2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杆36,安装杆36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安装板37,安装板37与安装杆36连接处安装有固定螺母38,安装板37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减速电机39,减速电机39上端面连接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穿过滑落带2,传动轴35环形侧面安装有螺纹套34,螺纹套34环形侧面固定有分配板3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子元器件生产传送时不方便快速分配的问题。接料盒31内壁粘贴有海绵软胶垫311,避免电子元器件跌落损坏,分配板33外侧呈尖头状,分配板33下端面与滑落带2上端面相贴合,方便电子元器件进行快速分配,滑落带2内部开设有通轴孔351,且通轴孔351孔径略大于传动轴35直径,方便传动轴35穿过滑落带2,减速电机39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方便减速电机39接收外界电能,减速电机39设有两组,且两组减速电机39规格相同,两组减速电机39异步同向转动,异步同向转动方便电子元器件的分配,安装杆36设有多组,且多组安装杆36规格相同,分配板33设有多组,且多组分配板33规格相同,方便电子元器件的快速分配。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减速电机39通过安装杆36、安装板37以及固定螺母38装配在滑落带2下侧,当生产完毕的电子元器件通过滑落带2下落时,减速电机39通电带动传动轴35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套34和分配板33转动,当电子元器件滑落至分配板33处时,在分配板33的带动下,电子元器件进入下料斗32中,而后经下料斗32滑落至接料盒31中,即可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快速分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包括挡板、滑落带以及快速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对称安装在滑落带上端面前后两侧,所述快速分配机构设置在滑落带前侧;/n所述快速分配机构包括接料盒、下料斗、分配板、螺纹套、传动轴、安装杆、安装板、固定螺母以及减速电机,所述滑落带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杆连接处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滑落带,所述传动轴环形侧面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环形侧面固定有分配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包括挡板、滑落带以及快速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对称安装在滑落带上端面前后两侧,所述快速分配机构设置在滑落带前侧;
所述快速分配机构包括接料盒、下料斗、分配板、螺纹套、传动轴、安装杆、安装板、固定螺母以及减速电机,所述滑落带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环形侧面下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杆连接处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端面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滑落带,所述传动轴环形侧面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环形侧面固定有分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电子元器件生产线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盒内壁粘贴有海绵软胶垫。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娴,恩格瓦里约尔根,丹尼尔费古拉,任建芹,莫杰,李顺节,
申请(专利权)人:益盟电子元器件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