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7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包括边框和栅线单元格,每个栅线单元格上固定有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包括弯部、接线端部和压接端部,栅线单元格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矩形状框体,栅线单元格对应于压接端部连接位置处为牵引部,牵引部设置在框体一角位置处包括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针对设计了呈十字交叉的牵引部,可针对矩形栅线单元格的设计,从角向对压接端部进行有效的十字牵引,减少压接端部沿平面发生位移,有效提高成板质量。

Angle stable traction FPC for mobile vibratio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
,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在手机振动马达的生产设计中,由于设计空间小,组件设计紧凑,同时需要提供可折叠的操作,柔性线路板由于其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柔性线路板生产厂商在制造柔性线路板时,通常将一批柔性线路板压接在一整块的板材上,柔性线路板的排布方式,则影响了板材的利用率。整块的板材通常包括边框和连接在边框内构成重复单元的栅线单元格,柔性线路板则对应排布在栅线单元格内。在压接如图1所示的柔性线路板时,柔性线路板的平面呈大致的C型结构,即由弯部和连接在弯部两端的端部组成,且C型结构一端具有圆环状的接线端部,另一段则通过压接端部与栅线单元格压接固定。在实际设计中,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通常可将栅线单元格设计为矩形,每个矩形的栅线单元格内压接一个C型结构的柔性线路板。C型结构通常成开口向左布置,同时接线端部位于上方,压接端部则位于左下角位置处。在这一结构设计中,柔性线路板本身需要占据单元格内的大部分空间,压接端部与栅线单元格的框线固定连接,无其他牵引设计,在实际生产运输过程中,接线端部及弯部可能发生变形并且牵引压接端部,使得压接端部受到平面方向上的牵引力,使压接端部与栅线单元格发生变形和连接不稳的情况,影响压接成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牵引压接端部,平衡平面上的牵引力,减少压接端部发生变形和连接不稳情况,提高成板质量的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包括边框和连接在边框内构型重复单元的栅线单元格,每个栅线单元格上固定有柔性线路板,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弯部、连接在弯部一端的接线端部和连接在弯部另一端的压接端部,所述接线端部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圆环状结构,所述的栅线单元格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矩形状框体,且框体内部镂空,所述栅线单元格对应于压接端部连接位置处为牵引部,所述牵引部设置在框体一角位置处包括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所述线材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框体连接,其中一条线材结构的端部为与对应框体一角的顶点连接,该线材结构远离顶点的另一端与两条交叉线材结构交点之间的段落上固定有内嵌钢板,所述压接端部与内嵌钢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嵌钢板两端与所在的线材结构的连接处具有撕裂线。在上述方案中,在原有的矩形的栅线单元格的基础上,针对压接端部在矩形一角设计了牵引部,通过牵引部的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为内嵌钢板提供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方向上交叉的牵引力,可有效减少压接端部沿平面发生位移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所成夹角为90°,即两条线材结构垂直交叉。进一步的,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中,不与对应框体一角顶点连接的线材结构,在其两端与框体连接的位置处沿柔性线路板平面,呈三角状结构,且三角状结构的一角顶点为线材结构的端部,该顶点对应的三角状结构的边与框体一体结构,即线材结构两端与框体连接处的面积逐渐增大,可有效增加线材结构与框体之间的稳固性,提高连接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栅线单元格在对应压接端部的角落,针对设计了呈十字交叉的牵引部,可针对矩形栅线单元格的设计,从角向对压接端部进行有效的十字牵引,减少压接端部沿平面发生位移,有效提高成板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去除柔性线路板后的示意图。图中1、边框2、框体3、接线端子4、弯部5、内嵌钢板6、压接端部7、线材结构8、三角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包括边框1和连接在边框1内构型重复单元的栅线单元格。每个栅线单元格上固定有如图1所示的柔性线路板,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弯部4、连接在弯部4一端的接线端部3和连接在弯部4另一端的压接端部6,所述接线端部3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圆环状结构,所述的栅线单元格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矩形状框体2,且框体2内部镂空。所述栅线单元格对应于压接端部6连接位置处为牵引部,所述牵引部设置在框体2一角位置处包括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7。所述的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7所成夹角为90°,即两条线材结构7垂直交叉。所述线材结构7的两端分别与框体2连接,其中一条线材结构7的端部为与对应框体2一角的顶点连接,该线材结构7远离顶点的另一端与两条交叉线材结构7交点之间的段落上固定有内嵌钢板5,所述压接端部6与内嵌钢板5固定连接,所述内嵌钢板5两端与所在的线材结构7的连接处具有撕裂线。在实际设计中,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7中,不与对应框体2一角顶点连接的线材结构7,在其两端与框体2连接的位置处沿柔性线路板平面,呈三角状结构8,且三角状结构8的一角顶点为线材结构7的端部,该顶点对应的三角状结构8的边与框体2一体结构,即线材结构7两端与框体2连接处的面积逐渐增大,可有效增加线材结构7与框体2之间的稳固性,提高连接强度。如此设计的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原有的矩形的栅线单元格的基础上,在对应压接端部6的角落,设计了呈十字交叉的牵引部,可针对矩形栅线单元格的设计,从角向对压接端部6进行有效的十字牵引,为内嵌钢板5提供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方向上交叉的牵引力,减少压接端部6沿平面发生位移,有效提高成板质量。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包括边框(1)和连接在边框(1)内构型重复单元的栅线单元格,每个栅线单元格上固定有柔性线路板,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弯部(4)、连接在弯部(4)一端的接线端部(3)和连接在弯部(4)另一端的压接端部(6),所述接线端部(3)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圆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线单元格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矩形状框体(2),且框体(2)内部镂空,所述栅线单元格对应于压接端部(6)连接位置处为牵引部,所述牵引部设置在框体(2)一角位置处包括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7),所述线材结构(7)的两端分别与框体(2)连接,其中一条线材结构(7)的端部为与对应框体(2)一角的顶点连接,该线材结构(7)远离顶点的另一端与两条交叉线材结构(7)交点之间的段落上固定有内嵌钢板(5),所述压接端部(6)与内嵌钢板(5)固定连接,所述内嵌钢板(5)两端与所在的线材结构(7)的连接处具有撕裂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振动马达用角向稳固牵引型柔性线路板,包括边框(1)和连接在边框(1)内构型重复单元的栅线单元格,每个栅线单元格上固定有柔性线路板,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弯部(4)、连接在弯部(4)一端的接线端部(3)和连接在弯部(4)另一端的压接端部(6),所述接线端部(3)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圆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线单元格沿柔性线路板平面成矩形状框体(2),且框体(2)内部镂空,所述栅线单元格对应于压接端部(6)连接位置处为牵引部,所述牵引部设置在框体(2)一角位置处包括两条交叉的线材结构(7),所述线材结构(7)的两端分别与框体(2)连接,其中一条线材结构(7)的端部为与对应框体(2)一角的顶点连接,该线材结构(7)远离顶点的另一端与两条交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