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旨在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它包括壳体,进气阀组件,活塞机构,以及第一弹簧;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导杆及第一活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制动气道、出气道及进气道;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的面积;所述进气道与进气阀组件连接;制动气道与制动气室连通;出气道与出气室连通;所述导杆的上端与壳体间设置增压气室,所述增压气室通过增压通道与出气室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具有气垫室;所述出气室通过调压气道与气垫室连通;其还包括调压机构。
A kind of supercharged multifunctional rela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
技术介绍
继动阀属于汽车气刹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在载重汽车的制动系统里,继动阀起缩短反应时间和压力建立时间的作用。继动阀用于长管路的末端,使储气筒的压缩空气快速充满制动气室。目前继动阀广泛使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尤其是在主车、挂车或半挂车制动系统中使用更加普遍。现有的单活塞结构的继动阀在使用过程中,其制动力曲线无法进行调节,因此适用的车辆规格单一,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动力曲线调节范围大的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下部的进气阀组件,用于驱动进气阀组件的活塞机构,以及用于复位活塞机构的第一弹簧;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导杆,以及设置于导杆上的第一活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制动气道、出气道及进气道;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的面积;所述进气道与进气阀组件连接;所述制动气道与制动气室连通;所述出气道与出气室连通;所述导杆的上端与壳体间设置增压气室,所述增压气室通过增压通道与出气室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具有气垫室;所述出气室或制动气室通过调压气道与气垫室连通;其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压气道通断的、且为常开状态的调压机构。<br>优选的是,所述调压机构包括具有控制腔的外壳,设置于控制腔内的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二活塞一端的第二弹簧,设置于第二活塞另一端的阀体,以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长度的调节螺杆;当第二弹簧未完全被压缩时,阀体处于开启位置,调压气道连通;当第二弹簧完全被压缩时,阀体处于关闭位置,调压气道断开。优选的是,所述调压气道采用内置气道或外置气道。优选的是,所述增压通道采用内置气道或外置气道。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及进气阀组件均采用主车用的继动阀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及进气阀组件均采用挂车用的继动阀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能够调节制动力曲线的调压机构,使其能够根据车辆的载重规格进行制动力曲线的调节,能够确保车辆全状态使用时的刹车平稳性,使车辆的刹车更易于控制。由于本技术的制动力曲线的调节范围大,因此可满足不同载重规格的车辆使用,通用性更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中B-B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A-A的剖视图。图9为图5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实施例1图1-4所示的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本实施中的继动阀用于主车使用,其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下部的进气阀组件2,用于驱动进气阀组件2的活塞机构4,以及用于复位活塞机构4的第一弹簧3;所述活塞机构4包括导杆41,以及设置于导杆41上的第一活塞4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制动气道5、出气道6及进气道7;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上端与壳体1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8,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1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9;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8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9的面积;所述进气道7与进气阀组件2连接;所述制动气道5与制动气室8连通;所述出气道6与出气室9连通;所述导杆41的上端与壳体1间设置增压气室10,所述增压气室10通过增压通道11与出气室9连通;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下端与壳体1间具有气垫室12;所述出气室9通过调压气道13与气垫室12连通;其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压气道13通断的、且为常开状态的调压机构14。具体的是,所述调压机构14包括具有控制腔15的外壳16,设置于控制腔15内的第二活塞17,设置于第二活塞17一端的第二弹簧18,设置于第二活塞17另一端的阀体19,以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18长度的调节螺杆20;当第二弹簧18未完全被压缩时,阀体19不与控制腔内壁接触,阀体处于开启位置,调压气道13连通;当第二弹簧18完全被压缩时,阀体19与控制腔内壁接触形成气密封,阀体处于关闭位置,调压气道13断开。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压气道13及增压通道11均采用制造成本低、不增加体积的内置气道,显然也可采用外置气道。由于本实施例用于主车,相应的,所述壳体1及进气阀组件2也均采用主车用的继动阀结构。实施例2图5-9所示的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本实施中的继动阀用于挂车带驻车使用,其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下部的进气阀组件2,用于驱动进气阀组件2的活塞机构4,以及用于复位活塞机构4的第一弹簧3;所述活塞机构4包括导杆41,以及设置于导杆41上的第一活塞4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制动气道5、出气道6及进气道7;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上端与壳体1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8,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1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9;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8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9的面积;所述进气道7与进气阀组件2连接;所述制动气道5与制动气室8连通;所述出气道6与出气室9连通;所述导杆41的上端与壳体1间设置增压气室10,所述增压气室10通过增压通道11与出气室9连通;所述第一活塞42的下端与壳体1间具有气垫室12;所述出气室9通过调压气道13与气垫室12连通;其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压气道13通断的、且为常开状态的调压机构14。具体的是,所述调压机构14包括具有控制腔15的外壳16,设置于控制腔15内的第二活塞17,设置于第二活塞17一端的第二弹簧18,设置于第二活塞17另一端的阀体19,以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18长度的调节螺杆20;当第二弹簧18未压缩时,阀体19不与控制腔内壁接触,阀体处于开启位置,调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下部的进气阀组件,用于驱动进气阀组件的活塞机构,以及用于复位活塞机构的第一弹簧;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导杆,以及设置于导杆上的第一活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制动气道、出气道及进气道;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的面积;所述进气道与进气阀组件连接;所述制动气道与制动气室连通;所述出气道与出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杆的上端与壳体间设置增压气室,所述增压气室通过增压通道与出气室连通;/n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具有气垫室;/n所述出气室或制动气室通过调压气道与气垫室连通;/n其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压气道通断的、且为常开状态的调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下部的进气阀组件,用于驱动进气阀组件的活塞机构,以及用于复位活塞机构的第一弹簧;所述活塞机构包括导杆,以及设置于导杆上的第一活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制动气道、出气道及进气道;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制动气室,所述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的空腔称为出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位于制动气室的面积大于其下端位于出气室的面积;所述进气道与进气阀组件连接;所述制动气道与制动气室连通;所述出气道与出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的上端与壳体间设置增压气室,所述增压气室通过增压通道与出气室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与壳体间具有气垫室;
所述出气室或制动气室通过调压气道与气垫室连通;
其还包括用于控制调压气道通断的、且为常开状态的调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多功能继动阀,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彪,陈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应彪,陈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