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则专利>正文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16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视镜视野小、存在较大盲区的技术问题。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控制部与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车辆后视镜的角度调节。

Mirror adjustment system and its mirr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视镜相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车辆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以及侧方车辆或障碍物的主要装置,对于驾驶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后视镜尺寸往往不会太大,以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这就导致后视镜的视野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存在一定范围的盲区,这就给车辆的行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车辆后视镜的镜片一般都可以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其适合不同身材的驾驶员使用,但角度调节都是在车辆行驶前进行调节,然后固定镜片角度,车辆行驶过程中镜片是固定的。这样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变道、转弯或掉头时驾驶员会有较大的盲区,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在人多、车多的复杂路况时,很容易发生车辆剐蹭事故,给驾驶员造成一定的损失,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为了减小盲区,充分利用后视镜,一些车辆上配置了智能调节后视镜,可根据驾驶员的动作或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自动控制后视镜调节角度。虽然可以通过调节后视镜角度减小盲区,给驾驶员带来更大的视野,但是智能系统可靠性不容易保证,并且,频繁的调节对后视镜的控制系统要求也会更高,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通过调节后视镜角度来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主要在一些复杂或不好的路况有需求,因此智能调节后视镜的实际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及包括其的后视镜,至少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视镜视野小、存在较大盲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设置在车辆上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后视镜的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车辆的转向灯开关上,通过所述转向灯开关控制所述调节开关的开闭。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控制左侧后视镜的左侧开关,和控制右侧后视镜的右侧开关,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左侧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随着所述转向灯开关的复位而关闭。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纵轴和横轴,所述纵轴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横轴水平设置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镜片连接到所述横轴上。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所述预定角度。优选地,还包括角度设定开关,所述角度设定开关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角度设定开关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对所述镜片的初始位置进行设定。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镜片、外壳和上述后视镜调节系统,所述后视镜调节系统的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镜片与所述驱动部相连。优选地,所述镜片的边缘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为柔性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构造为折叠结构,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镜片的整个周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了调节开关对镜片角度进行调节,驾驶员可以选择是否开启调节开关,从而使调节功能更加实用,例如,在路况较好,车辆较少时,行驶过程中的简单变道则可以不用开启后视镜调节的功能,省去了操作的麻烦,又不会影响驾驶安全。当路况比较复杂,车辆较多,或者车辆转弯等行驶方向改变较大时,则可以通过转向灯开关开启后视镜调节功能,从而在需要时通过调整镜片角度增大视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技术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示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驱动部;20、控制部;30、角度设定开关;40、镜片;50、传动机构;51、支架;52、纵轴;53、横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后视镜调节系统设置在车辆上,用于车辆后视镜的调节,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部10和控制部20,所述控制部20与所述驱动部10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10动作,所述驱动部10与后视镜的镜片40相连,并且所述驱动部10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以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所述驱动部10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40和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横向微型直流电机和竖向微型直流电机,分别用于在横向和竖向上对所述镜片40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传动机构为枢轴,两个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齿轮副与所述枢轴相连,所述镜片40连接到所述枢轴上。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50包括支架51和安装在所述支架51上的纵轴52和横轴53,所述纵轴52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51上,所述纵轴52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竖向微型直流电机可通过齿轮驱动所述纵轴52转动,所述纵轴52转动可带动所述支架51左右转动,并且所述纵轴52的两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后视镜外壳上。所述横轴53水平设置,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51上,所述镜片40连接在所述横轴53上,可随所述横轴53转动。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轴52转动带动所述支架51以及所述镜片40左右转动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所述横轴53转动带动所述镜片40转动上下调节所述镜片40的角度。所述传动机构50可以使所述镜片40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大,特别是左右调节范围可以更大,以增大车辆转向时镜片40的可调范围。并且传动机构50在车体较大的车辆上应用时效果更好,例如在越野车、货车、客车等。所述控制部20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调节开关能够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辆上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后视镜的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n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n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n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车辆上对后视镜角度进行调节,包括驱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并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所述驱动部与后视镜的镜片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镜片转动,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镜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
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开关和控制器,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信号,所述调节开关开启时所述镜片转动预定角度,所述调节开关关闭时,所述镜片恢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车辆的转向灯开关上,通过所述转向灯开关控制所述调节开关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控制左侧后视镜的左侧开关,和控制右侧后视镜的右侧开关,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左侧转向灯时所述左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所述转向灯开关开启右侧转向灯时所述右侧开关处于待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随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则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