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化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9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化螺杆,该塑化螺杆包括机筒,机筒内设有螺杆,螺杆的后端与减速机连接,机筒从后向前依次分为送料区、压缩区和匀化区,机筒上设有与送料区连通的送料斗,机筒的前端设有多孔板,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化螺杆通过在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在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轴承连接,在螺杆旋转时,支撑杆为螺杆的前端提供支撑,避免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从而影响设备使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A plasticizing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化螺杆
本技术涉及塑料挤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塑化螺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化螺杆大多为后端与减速机连接,前端为悬空状态,而由于塑化螺杆大多长度较长,在长时间的高转速下,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端固定,避免出现弯曲的塑化螺杆。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化螺杆,其包括机筒,所述机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机筒从后向前依次分为送料区、压缩区和匀化区,所述机筒上设有与送料区连通的送料斗,所述机筒的前端设有多孔板,所述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所述轴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筒的前端设有容纳所述轴承的第一环状阶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状阶梯的前端还设有第二环状阶梯,所述第二环状阶梯内设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与所述轴承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孔板的边缘、抵接环、第二环状阶梯的底部均设有螺栓孔,螺栓依次贯穿所述多孔板和抵接环将所述多孔板和抵接环固定于所述第二环状阶梯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区和匀化区之间还设有排气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筒上设有与所述排气区连接的排气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匀化区的前端还设有出料区,所述螺杆在所述出料区的直径大于所述匀化区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在所述压缩区的直径逐渐变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塑化螺杆通过在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在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轴承连接,在螺杆旋转时,支撑杆为螺杆的前端提供支撑,避免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从而影响设备使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化螺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化螺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化螺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标记说明:10、机筒;11、轴承;12、第一环状阶梯;13、第二环状阶梯;14、抵接环;20、螺杆;21、支撑杆;30、减速机;40、送料区;41、送料斗;50、压缩区;60、排气区;62、排气口;70、匀化区;80、出料区;90、多孔板;9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塑化螺杆,该塑化螺杆包括机筒10,机筒10内设有螺杆20,螺杆20的后端与减速机30连接,机筒10从后向前依次分为送料区40、压缩区50、排气区60、匀化区70和出料区80,机筒10上设有与送料区40连通的送料斗41,机筒10的前端设有多孔板90,机筒10的内壁设有轴承11,螺杆20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21与轴承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1可焊接于轴承1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轴承上设有卡接槽,支撑杆21的一端卡接入卡接槽内,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螺杆20的前端端面上。如图2-3所示,机筒10的前端设有容纳轴承11的第一环状阶梯12,第一环状阶梯12的前端还设有第二环状阶梯13,第二环状阶梯13内设有抵接环14,抵接环14与轴承11抵接。多孔板90的边缘、抵接环14、第二环状阶梯13的底部均设有螺栓孔,螺栓91依次贯穿多孔板90和抵接环14将多孔板90和抵接环14固定于第二环状阶梯13内。在本实施例中,机筒10上设有与排气区60连接的排气口61。螺杆20在出料区80的直径大于匀化区70的直径。螺杆20在压缩区50的直径逐渐变大。安装时,先将轴承11装入第一环状阶梯12,将支撑杆21与轴承11固定,再将抵接环14装入第二环状阶梯13内,抵接环14与轴承11抵接,再通过螺栓91将多孔板90和抵接环14固定。本技术的塑化螺杆通过在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在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轴承连接,在螺杆旋转时,支撑杆为螺杆的前端提供支撑,避免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从而影响设备使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化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筒,所述机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机筒从后向前依次分为送料区、压缩区和匀化区,所述机筒上设有与送料区连通的送料斗,所述机筒的前端设有多孔板,所述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所述轴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化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筒,所述机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机筒从后向前依次分为送料区、压缩区和匀化区,所述机筒上设有与送料区连通的送料斗,所述机筒的前端设有多孔板,所述机筒的内壁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所述轴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的前端设有容纳所述轴承的第一环状阶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阶梯的前端还设有第二环状阶梯,所述第二环状阶梯内设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与所述轴承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化螺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禄孟凡宝刘士朝陆明明王海波于倩文徐昌明刘远贺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盛达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