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6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包括模板、阀芯、丝杆、驱动机构、安装架。模板设置有螺纹孔,模板内设置有流道,螺纹孔一端与流道的中部连通,且另一端贯穿模板的侧表面,丝杆的一端插入螺纹孔、且与阀芯连接,阀芯用于受丝杆驱动伸入或抽离流道,以调节流道的流通截面的大小;安装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侧板,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均固定连接于模板的外侧,且相互平行,侧板与模板外表面相对,侧板一端连接于第一支臂,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臂,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侧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丝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流量调节实现自动化,提升了流量调节效率;2、流量调节精准;3、整个机构工作稳定。

A mold with adjustable injection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包括型芯与型腔,型芯与型腔相互组合形成模腔,流体塑胶通过模板上的主流道再经过数个分支流道,最终注入每个模腔,经过冷却后得到相应的塑料制件。塑料制件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因此每个模腔的布局往往并不对称,进而不同的分流道的长度并不相同,这造成流道及模腔中流体塑胶的流速、流量不均匀,现有的模具一般在模板设置可调节流量的外挂装置,以调节流道内塑胶流体的流量大小。专利申请号为201520416839.3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硅胶产品成型用可调节硅胶流量的模具,其技术要点是:硅胶流道中设有调节阀,在该调节阀所在的组板中设有螺杆通道,通道中设有一根与调节阀连接的螺杆,且丝杆穿出于模板侧表面,在模板的该侧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一螺杆限位板,丝杆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在丝杆传出端设有调节螺母。采用手动调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转动带动丝杆朝丝杆通道方向往复运动,丝杆上的调节阀改变注胶流道口径塞堵从而改变硅胶流量,控制硅胶流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人工调节的操作方式,往往会浪费大量调试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流量调节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包括模板、阀芯、丝杆、驱动机构和安装架;所述模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模板内设置有流道,所述螺纹孔一端与所述流道的中部连通,且另一端贯穿所述模板的侧表面,所述丝杆的一端插入螺纹孔、且与阀芯连接,所述阀芯用于受丝杆驱动伸入或抽离所述流道,以调节流道的流通截面的大小;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侧板,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的外侧,且相互平行,所述侧板与所述模板外表面相对,所述侧板一端连接于第一支臂,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臂,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侧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螺纹与螺纹孔的螺纹产生相对转动,丝杆旋转方向不同,则丝杆移动方向不同,使得丝杆相对于螺纹孔往复移动,连接于丝杆一端的阀芯运动相对流道伸入或抽离,改变流道截面大小,进而起到控制塑胶流体流速及流量的作用。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实现了控制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道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阀芯截面均呈圆形,且直径尺寸相同,所述螺纹孔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段相对,所述阀芯用于经由所述开口伸入或抽离所述第一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芯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阀芯可伸入或抽离第一段流道,阀芯伸入第一段流道时完全关闭流道,阀芯抽离第一段流道时可打开流道,当阀芯不完全闭合时,也可以限制流体流经流道。通过增大或减小截面的面积,进而控制流道中塑胶流体的流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滚珠丝杆螺母,所述滚珠丝杆螺母上固定地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还包括均套设在输出轴上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第一挡圈与滚珠丝杆螺母的一侧相抵;第二挡圈与滚珠丝杆螺母的另一侧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在旋转时,与其相互固定的滚动丝杆螺母转动时会产生轴向推力,导致第二齿轮相对第一齿轮产生轴向移动,从而发生脱离啮合的情况,在输出轴上设置第一挡圈与第二挡圈可将第二齿轮进行轴向的限位,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在转动时不会相互脱离啮合状态,使传动机构工作更加稳定;伺服电机具有可控性好,位置精度高,可平稳启动等优点,选用伺服电机可更精准地对流量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呈平面板状,且垂直于所述模板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上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均设置为平面板状,平面板装结构可延伸出较多的架体面积,使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具有较高的强度,进而提高安装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臂一端设置有第一底座,且所述第二支臂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通过螺丝与所述模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底座,第一底座通过螺丝将第一支臂固定在模板,使得第一支臂与模板间连接牢固,且第一支臂可相对模板拆卸;设置第二底座,第二底座通过螺丝将第二支臂固定在模板,使得第二支臂与模板间连接牢固,且第二支臂可相对模板拆卸。以上设置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可使整个安装架的安装更加牢固,进而使得在安装架上的零部件能在稳定的工作平台进行工作,进而提高了整个机构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设有导向通孔,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通孔可对丝杆滑移进行导向,同时限制丝杆运动时伸出端的晃动,起到稳定传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模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模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可使丝杆的移动距离得到限制,从而不会因丝杆的过度移动,而出现损害流道或塑料流体流入丝杆通道等不利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设有刻度条,所述刻度条位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丝杆伸出端设有刻度条可以记录丝杆的伸入或抽离的距离,更直观地反映阀芯的开合程度,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流道流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流量调节实现自动化,提升了流量调节效率;2、流量调节精准;3、整个机构工作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模板;1a、螺纹孔;1b、流道;2、阀芯;3、丝杆;3a、第一限位板;3b、第二限位板;4、伺服电机;4a、第一挡圈;4b、第二挡圈;5、安装架;51、第一支臂;52、第二支臂;53、侧板;511、第一底座;521、第二底座;531、导向通孔;6、滚珠丝杆螺母;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刻度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包括模板1、阀芯2、丝杆3、驱动机构和安装架5。模板1设置有螺纹孔1a,模板1内设置有流道1b,模板1及流道1b的形状为常见的模板形状及流道形状,在此处不再赘述,螺纹孔1a一端与流道1b的中部连通,且另一端贯穿模板1的侧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1)、阀芯(2)、丝杆(3)、驱动机构和安装架(5);/n所述模板(1)设置有螺纹孔(1a),所述模板(1)内设置有流道(1b),所述螺纹孔(1a)一端与所述流道(1b)的中部连通,且另一端贯穿所述模板(1)的侧表面,所述丝杆(3)的一端插入螺纹孔(1a)、且与阀芯(2)连接,所述阀芯(2)用于受丝杆(3)驱动伸入或抽离所述流道(1b),以调节流道(1b)的流通截面的大小;所述安装架(5)包括第一支臂(51)、第二支臂(52)、侧板(53),所述第一支臂(51)和所述第二支臂(5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1)的外侧,且相互平行,所述侧板(53)与所述模板(1)外表面相对,所述侧板(53)一端连接于第一支臂(51),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臂(52),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侧板(53),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杆(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1)、阀芯(2)、丝杆(3)、驱动机构和安装架(5);
所述模板(1)设置有螺纹孔(1a),所述模板(1)内设置有流道(1b),所述螺纹孔(1a)一端与所述流道(1b)的中部连通,且另一端贯穿所述模板(1)的侧表面,所述丝杆(3)的一端插入螺纹孔(1a)、且与阀芯(2)连接,所述阀芯(2)用于受丝杆(3)驱动伸入或抽离所述流道(1b),以调节流道(1b)的流通截面的大小;所述安装架(5)包括第一支臂(51)、第二支臂(52)、侧板(53),所述第一支臂(51)和所述第二支臂(5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1)的外侧,且相互平行,所述侧板(53)与所述模板(1)外表面相对,所述侧板(53)一端连接于第一支臂(51),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臂(52),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侧板(53),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杆(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b)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阀芯(2)截面均呈圆形,且直径尺寸相同,所述螺纹孔(1a)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段相对,所述阀芯(2)用于经由所述开口伸入或抽离所述第一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注胶流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4),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在所述侧板(53)上,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设置有第一齿轮(7),所述丝杆(3)上设置有滚珠丝杆螺母(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捷盈精密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