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60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斜顶、与所述斜顶一端相连的斜顶座、设于所述斜顶另一端上的弯形浇口、以及形成于模具内的冷流道,所述冷流道与所述弯形浇口连通,所述弯形浇口的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通过斜顶进胶方式,设置一弯形浇口,减降了注塑压力,避免了喷痕的出现,并将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避免了塑胶产品外观上的进胶点痕迹,同时弯形浇口的料头在斜顶的作用下与塑胶产品一起顶出,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ind of oblique jacking structure for plastic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塑胶模具技术的发展,客户对于塑胶产品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产品的外观面不设置进胶口,则只能采用传统的转接进胶方式,如图3所示,5为塑胶产品,6为流道,此进胶方式的流道6与塑胶产品5在同一平面,生产时容易在塑胶产品5的表面产生喷痕,给后期的处理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因此亟需一种既能解决进胶口问题又不出现喷痕的进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包括:斜顶、与所述斜顶一端相连的斜顶座、设于所述斜顶另一端上的弯形浇口、以及形成于模具内的冷流道,所述冷流道与所述弯形浇口连通,所述弯形浇口的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斜顶座内设有一T形槽,所述斜顶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两固定块,所述两固定块分别嵌入至所述T形槽两侧壁上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弯形浇口呈U形,一端设有浇口,另一端与所述冷流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斜顶另一端的一侧对应所述弯形浇口设有一安装卡块,所述弯形浇口套设于所述安装卡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弯形浇口包括一弯型管道和一浇口,所述弯形浇口通过所述弯形管道与所述冷流道相连接,所述浇口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弯形管道的横截面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浇口的横截面尺寸为所述弯形管道的横截面尺寸的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卡块为一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斜顶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通过斜顶进胶方式,设置一弯形浇口,减降了注塑压力,避免了喷痕的出现,并将浇口设于塑胶产品的背面,避免了塑胶产品外观上的进胶点痕迹,同时弯形浇口的料头在斜顶的作用下与塑胶产品一起顶出,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弯形浇口处的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塑胶模具进胶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该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包括:斜顶1、与所述斜顶1一端相连的斜顶座2、设于所述斜顶1另一端上的弯形浇口3、以及形成于模具内的冷流道4,所述冷流道4与所述弯形浇口3连通,所述弯形浇口3的浇口31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具体的,所述斜顶座2内设有一T形槽(未图示),所述斜顶1穿越B板到顶针板将T形槽套入斜顶座2内,具体的,所述斜顶1一端通过轴承23连接两固定块22,所述两固定块22分别嵌入至所述T形槽两侧壁上的凹槽中,由此,所述斜顶1可绕轴承23转动,以满足脱模或调整角度的需求。所述弯形浇口3呈U形,一端设有浇口31,另一端与所述冷流道连通,所述弯形浇口3套设于所述斜顶1的另一端,具体的,所述斜顶1另一端的一侧对应所述弯形浇口3设有一安装卡块11,所述安装卡块11为一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斜顶1一体成型。所述弯形浇口3套设于所述安装卡块11上,所述斜顶1与所述斜顶座2在顶出一定行程时,弯形浇口3倒扣位完全脱离,使塑胶产品可以取出。弯形浇口3的料头在斜顶1的作用下可以与塑胶产品一起顶出,省去了人工去除浇口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出塑胶产品后,人工再将浇口削除。优选的,所述弯形浇口3包括一弯型管道32和一浇口31,所述弯形浇口3通过所述弯形管道31与所述冷流道4相连接,所述浇口3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弯形管道32的横截面尺寸,所述浇口31相对弯型管道32横截面尺寸进行减小,减缓了进胶口的胶料流速,配合所述弯形浇口3的弯形设计,有效减降了注塑压力,避免了在塑胶产品的外观面上产生喷痕,经反复实践证明,更优选的,所述浇口31的横截面尺寸为所述弯形管道32的横截面尺寸的1/3,所述浇口3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其在斜顶一端设置一弯形浇口,并对浇口进行设计,减降了注塑压力,避免了喷痕的出现,并将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避免了塑胶产品外观上的进胶点痕迹,同时弯形浇口的料头在斜顶的作用下与塑胶产品一起顶出,减少了后期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与所述斜顶一端相连的斜顶座、设于所述斜顶另一端上的弯形浇口、以及形成于模具内的冷流道,所述冷流道与所述弯形浇口连通,所述弯形浇口的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与所述斜顶一端相连的斜顶座、设于所述斜顶另一端上的弯形浇口、以及形成于模具内的冷流道,所述冷流道与所述弯形浇口连通,所述弯形浇口的浇口对应型腔中成型的塑胶产品的背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座内设有一T形槽,所述斜顶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两固定块,所述两固定块分别嵌入至所述T形槽两侧壁上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形浇口呈U形,一端设有浇口,另一端与所述冷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广黄学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