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克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72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令克棒,包括:杆头和手柄;多个杆体,连接在杆头和手柄之间,其中,多个杆体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杆体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另一个为第二杆段;连接结构,设置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第一杆段上;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二杆段上,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插孔和插柱,相互插接配合,插孔和插柱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杆段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杆段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令克棒的两节对接缓慢,导致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Lingke st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令克棒
本技术涉及安全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令克棒。
技术介绍
令克棒又称拉闸杆、绝缘棒、绝缘拉杆,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供在闭合或拉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在相关技术中,令克棒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令克棒种类繁多、需要配备三种电压等级的令克棒,成本、费用增多,令克棒的日常维护比较繁琐。四类变电站涉及10kV、35kV和1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运维工作,在每次倒闸操作、事故处理中需携带的工器具数量较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时间较长,在装车、搬运,组装和拆卸时,工作量非常大,使用起来非常笨重。2)令克棒对接的螺纹共有7圈,对接宽度达1.5cm,令克棒的两节对接起来时,难以对正,使得对接非常缓慢,且螺纹容易咬死,拆卸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令克棒,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令克棒的两节对接缓慢,导致拆卸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令克棒,包括:杆头和手柄;多个杆体,连接在杆头和手柄之间,其中,多个杆体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杆体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另一个为第二杆段;连接结构,设置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第一杆段上;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二杆段上,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插孔和插柱,相互插接配合,插孔和插柱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杆段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杆段上。进一步地,插孔设置在第一杆段上,插柱设置在第二杆段上,第二杆段为空心结构,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插柱和第二杆段的连接板。进一步地,插柱和插孔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杆段为空心结构,第一杆段包括杆段本体和设置在杆段本体内的套管,套管的内孔形成插孔。进一步地,令克棒还包括警示环,警示环设置在与杆头连接的杆体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包括套设在第一杆段的外侧的第一连接段及沿第一连接段轴线方向凸出第一杆段的内螺纹段,第二筒体包括套设在第二杆段的外侧的第二连接段和沿第二连接段的轴线方向凸出第二杆段的外螺纹段。进一步地,杆头包括头部设置在头部上的挂钩。进一步地,挂钩包括钩体和与钩体连接的钩柄,钩体的口部朝上设置。进一步地,钩柄和头部通过焊接或者卡接或者螺接连接。进一步地,杆头还包括沿头部的轴线凸出于头部的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支撑臂,支撑臂和挂钩分别位于支撑柱的相对的两侧。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令克棒包括:杆头、手柄、多个杆体和连接结构。多个杆体,连接在杆头和手柄之间,其中,多个杆体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杆体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另一个为第二杆段;连接结构设置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插孔和插柱,第一筒体设置在第一杆段上,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二杆段上,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插孔和插柱相互插接配合,插孔和插柱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杆段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杆段上。在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连接的过程中,先将插柱顺着插孔插入,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拧动第一杆段或者第二杆段通过螺纹结构实现连接。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令克棒的两节对接缓慢,导致拆卸不方便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令克棒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令克棒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拆开后的局部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图1的令克棒的杆头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杆头;11、头部;12、挂钩;13、支撑柱;14、支撑臂;121、钩体;122、钩柄;20、手柄;30、杆体;31、第一杆段;311、杆段本体;312、套管;32、第二杆段;40、连接结构;41、第一筒体;411、第一连接段;412、内螺纹段;42、第二筒体;421、第二连接段;422、外螺纹段;43、插孔;44、插柱;45、连接板;50、警示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令克棒包括:杆头10、手柄20、三个杆体30和连接结构40。多个杆体30连接在杆头10和手柄20之间。在本实施中,三个杆体30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杆体30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31,另一个为第二杆段32。连接结构40设置第一杆段31和第二杆段32之间,连接结构40包括:第一筒体41设置在第一杆段31上。第二筒体42设置在第二杆段32上,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插孔43和插柱44相互插接配合。插孔43设置在第一杆段31上,插柱44设置在第二杆段32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令克棒包括:杆头10、手柄20、多个杆体30和连接结构40。连接结构40包括:第一筒体41、第二筒体42、插孔43和插柱44。第一筒体41设置在第一杆段31上。第二筒体42设置在第二杆段32上。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插孔43和插柱44相互插接配合。在第一杆段31和第二杆段32连接的过程中,先将插柱44顺着插孔43插入,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拧动第一杆段31或者第二杆段32通过螺纹结构实现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令克棒的两节对接缓慢,导致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令克棒,其特征在于,包括:/n杆头(10)和手柄(20);/n多个杆体(30),连接在所述杆头(10)和所述手柄(20)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杆体(30)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体(30)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31),另一个为第二杆段(32);/n连接结构(40),设置所述第一杆段(31)和所述第二杆段(32)之间,所述连接结构(40)包括:/n第一筒体(41),设置在所述第一杆段(31)上;/n第二筒体(42),设置在所述第二杆段(32)上,所述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n插孔(43)和插柱(44),相互插接配合,所述插孔(43)和所述插柱(44)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杆段(31)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杆段(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令克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头(10)和手柄(20);
多个杆体(30),连接在所述杆头(10)和所述手柄(20)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杆体(30)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体(30)中的一个为第一杆段(31),另一个为第二杆段(32);
连接结构(40),设置所述第一杆段(31)和所述第二杆段(32)之间,所述连接结构(40)包括:
第一筒体(41),设置在所述第一杆段(31)上;
第二筒体(42),设置在所述第二杆段(32)上,所述第一筒体(41)和第二筒体(42)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插孔(43)和插柱(44),相互插接配合,所述插孔(43)和所述插柱(44)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杆段(31)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杆段(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3)设置在所述第一杆段(31)上,所述插柱(44)设置在所述第二杆段(32)上,所述第二杆段(32)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结构(40)还包括连接所述插柱(44)和所述第二杆段(32)的连接板(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44)和所述插孔(43)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段(31)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杆段(31)包括杆段本体(311)和设置在所述杆段本体(311)内的套管(312),所述套管(312)的内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楠陈军强田洪滨马振刚余鑫昌张永海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