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安装板、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锁紧部,固定架顶部安装第一移动部,第一移动部带上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一刀组,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部,第二移动部上安装第三移动部,第二刀组设置在第三移动部上,第三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沿固定架的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向第一刀组往复移动,第二移动部上设有锁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了加工效率高、刀具间的间距调整精度高、刀具间的间距调整迅速、开槽深度能够调节、使用寿命长的可调整的刀架组件。
Adjustable tool hold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的刀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刀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板材刨槽机通常采用刀架组件上设置的刀具组件一般只有一组,因此在对金属薄板进行开槽时只能够开一条槽,这样加工效率比较低,当然对机械的磨损依然存在的。在专利号为201820193321.1,专利名称为一种开槽机刀座调整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通过手动转轮对两组刀具进行调整,但是关于这样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的缺陷:1、调整效率低,由于以上技术方案采用的是手动调节两组刀具之间的间距以适用于不同的开槽要求,但是需要在同一块金属板上需要开不同间距的槽时,就需要经常进行手动调整,效率太低;2、对于需要开槽的间距调整的不精确,由于是手动调整,对于刀尖的间距的测量以及调整比较不精确,影响加工精度;3、对于两个刀组同时开槽的深度必须一致,开槽的深度不能够调整,使用范围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加工效率高、刀具间的间距调整精度高、刀具间的间距调整迅速、开槽深度能够调节、使用寿命长的可调整的刀架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安装板、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锁紧部,固定架顶部安装第一移动部,第一移动部带上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一刀组,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部,第二移动部上安装第三移动部,第二刀组设置在第三移动部上,第三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沿固定架的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向第一刀组往复移动,第二移动部上设有锁紧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架、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座、V形槽和V形板,第一连接架的底部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连接架的顶部,固定架内壁设有V形槽,V形板安装在V形槽内,V形板上固定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丝杆穿过V形板,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同步带、第二丝杆、第二螺母座和第一移动板,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轮,第二螺母座固定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二螺母座套设在第二丝杆上,同步带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移动板套设在安装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板上具有第一燕尾槽,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燕尾槽配合的第一凸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刀组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板上设有锁紧部,锁紧部将第一移动板限定在安装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部包括气缸和压头,第一移动板上设有安装孔,压头设在安装孔内,压头与气缸连接,气缸伸长时驱动压头压合在安装板上,所述气缸收缩时将压头移动至安装孔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部设有若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移动部包括第三电机、第二连接架、第二联轴器、第三丝杆、第二螺母座、第二移动板、第二燕尾槽和第二凸起,第二连接架安装在第一移动板的顶部,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二连接架的顶部,第二螺母座固定安装在第二移动板上,第二移动板上设有第二燕尾槽,第一移动板上设有与第二燕尾槽配合的第二凸起,第二螺母座套设在第三丝杆上,第三丝杆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本技术通过使用两组刀组,能够同时进行两条槽的开具,便于提高教工效率;通过第一移动部便于实现对两组刀组的升降,对金属薄板进行开槽;通过第二移动部便于实现对两组刀组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进而满足对不同间距槽的开具要求,通过第二移动部具有对刀组间距快速以及精确的调整;通过第三移动部便于实现对第二刀组下移,进而能够在开槽时实现开槽深度的不同;通过锁紧部便于对刀具的进一步固定防止刀具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调整的刀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调整的刀架组件的第一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调整的刀架组件的第二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调整的刀架组件的第三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可调整的刀架组件的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其包括固定架1、第一移动部2、第二移动部3、第三移动部8、安装板4、第一刀组5、第二刀组6和锁紧部7,固定架1顶部安装第一移动部2,第一移动部2带上固定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第一刀组5,安装板4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部3,第二移动部3上安装第三移动部8,第二刀组6设置在第三移动部8上,第三移动部8驱动第二刀组6沿固定架1的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第二移动部3驱动第二刀组6向第一刀组5往复移动,第二移动部3上设有锁紧部7。通过使用两组刀组,能够同时进行两条槽的开具,便于提高教工效率;通过第一移动部2便于实现对两组刀组的升降,对金属薄板进行开槽;通过第二移动部3便于实现对两组刀组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进而满足对不同间距槽的开具要求,通过第二移动部3具有对刀组间距快速以及精确的调整,通过锁紧部7便于对刀具的进一步固定防止刀具移动;通过第三移动部8便于实现对第二刀组6下移,进而能够在开槽时实现开槽深度的不同,调整不同的开槽深度,适用范围更广。如图2所示,第一移动部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连接架22、第一联轴器23、第一丝杆24、第一螺母座25、V形槽26和V形板27,第一连接架22的底部安装在固定架1的顶部,第一电机21固定在第一连接架22的顶部,固定架1内壁设有V形槽26,V形板27安装在V形槽26内,V形板27上固定第一螺母座25,第一螺母座25套设在第一丝杆24上,第一丝杆24穿过V形板27,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23连接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丝杆24转动,由于第一螺母座25固定在V形板27上,因此第一电机21带动V形板27在V形槽26内上下往复移动。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部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同步带34、第二丝杆35、第二螺母座36和第一移动板37,第二电机31固定在安装板4上,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轮32,第二螺母座36固定在第一移动板37上,第二螺母座36套设在第二丝杆35上,同步带34连接第一带轮32和第二带轮33,第一移动板37套设在安装板4上。通过第二电机31以及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和同步带34的配合进而代替第二丝杆3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板37移动,由于通过第二电机31进行控制,因此通过第二移动部3便于实现对两组刀组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进而满足对不同间距槽的开具要求,通过第二移动部3具有对刀组间距快速以及精确的调整。第一移动板37上具有第一燕尾槽38,安装板4上设有与第一燕尾槽38配合的第一凸起41。通过第一燕尾槽38以及第一凸起41的配合便于实现第一移动板37在安装板4上往复移动。第二刀组6安装在第一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安装板、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锁紧部,所述固定架顶部安装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带上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一刀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安装第三移动部,所述第二刀组设置在第三移动部上,所述第三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沿固定架的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向第一刀组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设有锁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安装板、第一刀组、第二刀组和锁紧部,所述固定架顶部安装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带上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第一刀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安装第三移动部,所述第二刀组设置在第三移动部上,所述第三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沿固定架的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移动部驱动第二刀组向第一刀组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设有锁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架、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座、V形槽和V形板,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连接架的顶部,所述固定架内壁设有V形槽,所述V形板安装在V形槽内,所述V形板上固定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套设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丝杆穿过V形板,所述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的刀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同步带、第二丝杆、第二螺母座和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螺母座固定在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二螺母座套设在第二丝杆上,所述同步带连接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移动板套设在安装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孝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