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31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只通过驱动压紧轮与从动支撑轮即可实现灯体的固定与柔性光源条的自动贴附,适配于几乎所有尺寸规格的圆形吸顶灯的柔性光源条贴附工序,大大提高的空间利用率。通过驱动压紧轮与从动支撑轮夹紧灯体,对灯体形成双面支撑,灯体在贴附过程中更稳定,避免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光源条贴附工序的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驱动驱动压紧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和驱动从动支撑轮运动的位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方的部件更少,结构更简洁。导向块在更靠近驱动压紧轮与灯体的位置对柔性光源条进行限位与导向,最大程度上保证柔性光源条在贴附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驱动压紧轮的范围内。

An automatic attaching device for flexible light source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
技术介绍
圆形吸顶灯的柔性光源条需贴附在灯体的内壁,传统的流水线采用人工手压的方法进行贴附,不仅容易贴歪,导致品质问题,并且手指需要接触柔性光源条,容易造成柔性光源条的表面污染。手工生产的方法还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导致人工成本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610051799.6公开了一种灯条贴附设备,用于对灯体进行LED灯条贴附,灯体具有用于贴附灯条的内环壁,灯条贴附设备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上的转盘和压紧机构;基座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转盘,以驱动转盘转动;转盘背对基座的一面设有用于安装灯体的安装位,压紧机构位于安装位的内侧,用于将LED灯条抵压于灯体的内环壁上。上述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不足:1、转盘通过不同尺寸的环形卡槽适配不同尺寸的灯体,而不同尺寸的环形卡槽之间不能形成重叠,则适配的灯体尺寸之间的跨度较大,而且每增加一级尺寸,转盘的面积将大大增加;2、在灯条的贴附过程中,仅通过环形卡槽对灯体形成支撑,压紧机构的抵压件从灯体的内侧单点施力,灯体在贴附灯条的过程中,存在侧翻的风险;3、灯体通过多个固定压扣压紧于转盘的安装位,操作繁琐;如果固定压扣的性能失效,则在灯条的贴附过程中,灯体在环形卡槽中存在打滑的风险,一旦发生打滑,则会影响贴附的顺利进行;4、压紧机构的抵压件与限位机构的限位件实施为滚轮,抵压件水平放置,限位件竖直放置,则限位件之间的距离较难实现即贴合灯体的内环壁,又靠近抵压件,对灯条的限位效果存在提升空间;5、为了方便灯体的放放置,需要分别通过两个气缸驱动压紧机构的抵压件和限位机构的限位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灯体的尺寸进行无级适配、对灯体进行稳定的双面撑、且导向效果好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包括底座、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大致呈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驱动压紧轮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转动,用于带动灯体转动并将柔性光源条贴附于灯体的内壁;从动支撑轮通过位移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靠近或远离驱动压紧轮,用于压紧或释放灯体的侧壁,从动支撑轮跟随灯体的转动而转动。作为优选,底座上方靠近驱动压紧轮设置有导向块,在驱动压紧轮带动灯体转动的方向上,导向块位于驱动压紧轮的后方;导向块对应驱动压紧轮的轮廓形成圆弧侧壁,圆弧侧壁朝向驱动压紧轮与灯体接触的位置延伸。作为优选,驱动压紧轮的轮面沿周圈开设有让位槽,用于贴附过程中对柔性光源条上的LED芯片形成让位;导向块朝向柔性光源条的一端,下表面高于让位槽。作为优选,转动驱动机构为设置于底座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出底座,与驱动压紧轮连接。作为优选,驱动压紧轮包覆软质层。作为优选,从动支撑轮转动设置于安装座,安装座与位移驱动机构相连;安装座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从动支撑轮通过转轴设置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从动支撑轮朝向驱动压紧轮的一端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外。作为优选,安装座还包括安装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设置于安装板的一面,安装板的另一面与位移驱动机构相连;安装板的两端宽于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驱动压紧轮与安装板之间对应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用于对安装座形成限位,灯体放置于驱动压紧轮与限位块之间。作为优选,位移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驱动安装座带动从动支撑轮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作为优选,还包括脚踏开关,通过脚踏开关控制转动驱动机构与位移驱动机构工作,位移驱动机构带动从动支撑轮朝向驱动压紧轮运动,从动支撑轮与驱动压紧轮夹紧灯体后,转动驱动机构再控制驱动压紧轮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只通过驱动压紧轮与从动支撑轮即可实现灯体的固定与柔性光源条的自动贴附,适配于几乎所有尺寸规格的圆形吸顶灯的柔性光源条贴附工序,在有限的小空间内均可放置适配的圆形吸顶灯的灯体,大大提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驱动压紧轮与从动支撑轮夹紧灯体,对灯体形成双面支撑,灯体在贴附过程中更稳定,避免发生侧翻。本技术涉及柔性光源条贴附工序的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驱动驱动压紧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和驱动从动支撑轮运动的位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方的部件更少,结构更简洁。本技术的导向块尽可能地填满驱动压紧轮与灯体之间的空间,导向块在更靠近驱动压紧轮与灯体的位置对柔性光源条进行限位与导向,最大程度上保证柔性光源条在贴附过程中保持位于预设的位置,能够顺利进行驱动压紧轮的范围内。驱动压紧轮包覆软质层,一方面避免在贴附过程中对柔性光源条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具有缓冲作用,使得驱动压紧轮与从动支撑轮夹紧灯体时形成缓冲效果,避免灯体损坏;而且软质层在压力下变形,能够提供更大摩擦力,更有利于带动灯体转动。本技术的导向块不仅能限制从动支撑轮过度位移,而且能够指示灯体的放置位置,由于限位块与驱动压紧轮之间存在间隔,灯体不必严格就定位放置,随着从动支撑轮的运动,即可将灯体推动至目标位置,操作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是底座,11是驱动压紧轮,111是让位槽,12是导向块,121是圆弧侧壁,13是从动支撑轮,14是安装座,141是上支撑板,142是下支撑板,143是安装板,15是限位块,16是位移驱动机构,17是电磁阀,18是脚踏开关,20是灯体,21是柔性光源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尺寸受限、侧翻风险、结构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以更简洁的结构实现更优异的效果,达到以尺寸无级适配、灯体稳固、操作简化等效果。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包括底座10、驱动压紧轮11、从动支撑轮13,驱动压紧轮11、从动支撑轮13大致呈水平设置于底座10上方;驱动压紧轮11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转动,用于带动灯体20转动并将柔性光源条21贴附于灯体20的内壁;从动支撑轮13通过位移驱动机构16进行驱动而靠近或远离驱动压紧轮11,用于压紧或释放灯体20的侧壁,从动支撑轮13跟随灯体20的转动而转动。初始状态下,驱动压紧轮11与从动支撑轮13分离,从动支撑轮13处于释放灯体20的位置。接着,将灯体20的侧壁放置于驱动压紧轮11与从动支撑轮13之间,从动支撑轮13通过位移驱动机构16进行驱动而靠近驱动压紧轮11,将灯体20压紧于驱动压紧轮11,即驱动压紧轮11与从动支撑轮13夹紧灯体20的侧壁。此时,柔性光源条21一端预先贴附于灯体20的侧壁内表面,驱动压紧轮11压紧于柔性光源条21。然后,转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压紧轮11转动,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大致呈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驱动压紧轮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转动,用于带动灯体转动并将柔性光源条贴附于灯体的内壁;从动支撑轮通过位移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靠近或远离驱动压紧轮,用于压紧或释放灯体的侧壁,从动支撑轮跟随灯体的转动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驱动压紧轮、从动支撑轮大致呈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驱动压紧轮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转动,用于带动灯体转动并将柔性光源条贴附于灯体的内壁;从动支撑轮通过位移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靠近或远离驱动压紧轮,用于压紧或释放灯体的侧壁,从动支撑轮跟随灯体的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方靠近驱动压紧轮设置有导向块,在驱动压紧轮带动灯体转动的方向上,导向块位于驱动压紧轮的后方;导向块对应驱动压紧轮的轮廓形成圆弧侧壁,圆弧侧壁朝向驱动压紧轮与灯体接触的位置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压紧轮的轮面沿周圈开设有让位槽,用于贴附过程中对柔性光源条上的LED芯片形成让位;导向块朝向柔性光源条的一端,下表面高于让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驱动机构为设置于底座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出底座,与驱动压紧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光源条自动贴附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亮刘万全龙威王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