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09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倾转包以及驱动倾转包旋转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倾转包呈扇形,倾转包的外壁一侧固定第一圆直管、另一侧固定第二圆直管,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均位于倾转包的扇形圆心处且同轴,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均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第一圆直管用于进液,第二圆直管用于出液。通过在倾转包内设置两个腔体,当向倾转包补铁水时,通过旋转扇形的倾转包使从第二腔体流出的铁水流量降低,同时实时控制补充铁水的流量,使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从浇口流出的总流量与未补液时倾转包的浇注流量大致相同,从而实现铁水包补液时保持浇注流量平稳的目的。

A continuous operation pou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
技术介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铸件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随着铸件产量的日益扩大,以及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铸造厂开始关注铸造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铁液浇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铸造厂靠手工操作浇包来完成铁液浇注,不仅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而且安全性也差。随着高效造型设备的广泛使用,生产节拍越来越快,人工操作非常紧张,往往由于浇注环节的问题使造型线生产能力受到牵制,而且铸件废品率居高不下,铁液浪费严重,浇注工烧伤现象时有发生。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浇注机。生产球铁时,由于防止球化衰退,每8分钟必须补充一次铁水,每次补充铁水时,必须首先停止浇注,然后将铁水包转回原位补充铁水,最后还需要将铁水包转回浇注位置准备浇注,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分钟左右,导致产品不能一次浇铸成型,影响产品质量。理论上铁水包上可以开设补液口,只需保证补充的铁水温度与铁水包内的铁水温度一致,即可在浇注的同时从补液口注入铁水,但是补液时会造成浇注流量瞬间增大,不符合保持浇注流量稳定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具有对铁水包补液时保持浇注流量平稳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倾转包以及驱动倾转包旋转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倾转包呈扇形,倾转包的外壁一侧固定第一圆直管、另一侧固定第二圆直管,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均位于倾转包的扇形圆心处且同轴,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均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第一圆直管用于进液,第二圆直管用于出液,第一圆直管内穿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第一圆直管的配合间隙内设有轴承,进液管的一端伸至倾转包内,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圆直管外;倾转包内设有钢板,钢板将倾转包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一圆直管、第二圆直管均相通,第二腔体仅与第二圆直管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液管与第一圆直管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圆直管跟随倾转包旋转时,可以保持进液管不动,从而方便通过进液管向倾转包内输入铁水。倾转包内原有铁水容纳于第二腔体内,从进液管补充的铁水直接从第二圆直管(即为浇口)流出,第二腔体内的铁水也从第二圆直管流出,两股铁水汇流后浇注入模具中。当向倾转包补铁水时,通过旋转扇形的倾转包使从第二腔体流出的铁水流量降低,同时实时控制补充铁水的流量,使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从浇口流出的总流量与未补液时倾转包的浇注流量大致相同,从而实现铁水包补液时保持浇注流量平稳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钢板远离倾转包的扇形圆心的一端与倾转包的弧形内壁具有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倾转包旋转至一定角度,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铁水均因重力影响而无法从浇口流出时,第一腔体内的铁水会顺着钢板流至第二腔体内,方便了倾转包后续浇注铁水时对浇注流量的控制。优选的,所述钢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弧形钢板、第二弧形钢板,第一弧形钢板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弧形钢板向第一腔体内外凸,第二弧形钢板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二弧形钢板向第二腔体内外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钢板和第二弧形钢板加固了钢板,使钢板与第一弧形钢板、第二弧形钢板组合成的整体不易受高温影响而变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的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一齿轮,减速机通过一对斜齿轮驱动连接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驱动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同步旋转,降低了第一圆直管和第二圆直管所受的扭力,使第一圆直管与倾转包的连接处、第二圆直管与倾转包的连接处不易变形。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编码器、气缸及控制器,编码器和气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编码器的旋转轴与转轴通过同步带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用于卡住第一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编码器获知转轴的实时转速,编码器通过电信号将转轴的转速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中比较接收的转速与预设转速,若接收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代表驱动倾转包的动力失效(倾转包受重力作用而快速摆动),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伸出活塞杆卡住第一齿轮,从而阻止倾转包自由摆动;若接收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代表驱动倾转包的动力正常,控制器不做任何动作。优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插块,插块用于插入第一齿轮的齿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插入第一齿轮的齿槽,防止了气缸的活塞杆在第一齿轮上打滑,可使倾转包迅速停止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直管的外壁与倾转包的外壁之间、第二圆直管的外壁与倾转包的外壁之间均固定设有若干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圆直管与倾转包连接处、第二圆直管与倾转包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直管内壁的最低处固定有U形的拦渣板,拦渣板的U形开口朝向倾转包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渣板阻挡铁水中的氧化皮,提高了浇注铁水的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倾转包内设置两个腔体,当向倾转包补铁水时,通过旋转扇形的倾转包使从第二腔体流出的铁水流量降低,同时实时控制补充铁水的流量,使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从浇口流出的总流量与未补液时倾转包的浇注流量大致相同,从而实现铁水包补液时保持浇注流量平稳的目的;2.利用弧形钢板加固钢板的两侧,使钢板与两块弧形钢板组合成的整体不易受高温影响而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倾转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倾转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图7是图1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倾转包;3、伺服电机;4、减速机;5、第一圆直管;6、第二圆直管;7、轴承座;8、进液管;9、轴承;10、钢板;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一弧形钢板;14、第二弧形钢板;15、第一齿轮;16、斜齿轮;17、转轴;18、第二齿轮;19、编码器;20、气缸;21、控制器;22、同步带;23、插块;24、加强板;25、拦渣板;26、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同轴地固定两个轴承座7,两个轴承座7之间设置倾转包2,倾转包2的外壁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圆直管5、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圆直管6,第一圆直管5与第二圆直管6同轴且分别设于两个轴承座7内,第一圆直管5的外壁与倾转包2的外壁之间、第二圆直管6的外壁与倾转包2的外壁之间均固定设有若干加强板24。倾转包2呈扇形,第一圆直管5和第二圆直管6均位于倾转包2的扇形圆心处,第一圆直管5用于进液,第二圆直管6用于出液(第二圆直管6相当于浇口)。第二圆直管6内壁的最低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倾转包(2)以及驱动倾转包(2)旋转的伺服电机(3)和减速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包(2)呈扇形,倾转包(2)的外壁一侧固定第一圆直管(5)、另一侧固定第二圆直管(6),第一圆直管(5)和第二圆直管(6)均位于倾转包(2)的扇形圆心处且同轴,第一圆直管(5)和第二圆直管(6)均通过轴承座(7)与机架(1)连接,第一圆直管(5)用于进液,第二圆直管(6)用于出液,第一圆直管(5)内穿设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与第一圆直管(5)的配合间隙内设有轴承(9),进液管(8)的一端伸至倾转包(2)内,进液管(8)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圆直管(5)外;倾转包(2)内设有钢板(10),钢板(10)将倾转包(2)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与第一圆直管(5)、第二圆直管(6)均相通,第二腔体(12)仅与第二圆直管(6)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倾转包(2)以及驱动倾转包(2)旋转的伺服电机(3)和减速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包(2)呈扇形,倾转包(2)的外壁一侧固定第一圆直管(5)、另一侧固定第二圆直管(6),第一圆直管(5)和第二圆直管(6)均位于倾转包(2)的扇形圆心处且同轴,第一圆直管(5)和第二圆直管(6)均通过轴承座(7)与机架(1)连接,第一圆直管(5)用于进液,第二圆直管(6)用于出液,第一圆直管(5)内穿设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与第一圆直管(5)的配合间隙内设有轴承(9),进液管(8)的一端伸至倾转包(2)内,进液管(8)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圆直管(5)外;倾转包(2)内设有钢板(10),钢板(10)将倾转包(2)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与第一圆直管(5)、第二圆直管(6)均相通,第二腔体(12)仅与第二圆直管(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0)远离倾转包(2)的扇形圆心的一端与倾转包(2)的弧形内壁具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0)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弧形钢板(13)、第二弧形钢板(14),第一弧形钢板(13)位于第一腔体(11)内,第一弧形钢板(13)向第一腔体(11)内外凸,第二弧形钢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求虎王伟张超产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远景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