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6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包括产品前盖、与产品前盖固定连接的产品后壳,所述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形成一个整体,其内部设置有产品电路板、内部电池、传感器芯体、传感器导气管、导气管固定板,所述产品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产品后壳的内壁上,所述产品电路板左侧设置有内部电池,所述产品电路板的下方且在产品后壳的底部上设置有导气管固定板,所述导气管固定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导气管,所述传感器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上,所述产品电路板的表面靠近传感器导气管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芯体,所述产品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芯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能够适应在不同地方进行安装使用,安装简单,维修方便,确保使用安全。

A micro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差压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差压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行业里的产品很多产品由于连接安装环境,安装方式等原因造成成产品导气管损坏,安装固定困难,连接电源线等原因,导致产品损坏无法修复,维护不方便,定期更换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种微差压传感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包括产品前盖、与产品前盖固定连接的产品后壳,所述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形成一个整体,其内部设置有产品电路板、内部电池、传感器芯体、传感器导气管、导气管固定板,所述产品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产品后壳的内壁上,所述产品电路板左侧设置有内部电池,所述产品电路板的下方且在产品后壳的底部上设置有导气管固定板,所述导气管固定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导气管,所述传感器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上,所述产品电路板的表面靠近传感器导气管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芯体,所述产品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芯体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产品后壳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后壳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安装耳的下方在所述产品后壳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处设置有产品天线。优选的,所述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固定连接,两者接触部位通过密封条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导气管包括导气管和外壳壁,所述导气管外部安装有外壳壁,所述导气管中间部位的外部形状为六方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壳壁与产品后壳接触部位设置有O型橡胶圈。优选的,所述产品后壳的下部设置有橡胶孔,所述橡胶孔处设置有橡胶孔堵。优选的,所述产品后壳的背面设置有螺母工艺孔,所述螺母工艺孔位置设置有吸附固定磁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产品通过改变产品内部结构构造使传感器导气管得到加强起到良好的安装效果更易于产品安装。2、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设置有密封条使产品整体密封效果更好。3、通过硬插板方式将传感器导气管有效固定在产品后壳上,导气管中间部位的外部形状为六方型并通过与外壳壁连接使导气管在外壳壁内不会旋转且外壳壁与产品壳体接触部位设置的O型橡胶圈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阻止灰尘,蒸汽等进入壳体内部。4、橡胶孔堵的使用可以使产品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同时可以变化使用的类型切换无线与有线产品,方便了生产不同型号的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微差压传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微差压传感器外部结构图及结构剖视图;图3是所述导气管外部示意图;图4是所述导气管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微差压传感器外部示意图;图6是所述微差压传感器的后视图;图中各部件为:1、前盖螺钉;2、产品前盖;3、密封条;4、产品后壳;5、内部电池;6、传感器导气管;7、导气管固定板;8、固定螺钉;9、O型橡胶圈;10、产品电路板;11、产品天线;12、传感器芯体;13、橡胶孔堵;14、吸附固定磁钢;15、安装耳;16、安装孔;17、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包括产品前盖2、与产品前盖2固定连接的产品后壳4,所述产品后壳4的两侧凸出产品后壳4部位设置有安装耳15,所述安装耳15内设置有安装孔16,所述产品后壳4可以通过安装孔16进行固定,所述产品后壳4的右侧靠近安装耳15的下方设置一开孔,所述开孔处固定安装有产品天线11。如图1所示,所述产品前盖2和所述产品后壳4通过前盖螺钉1紧固,二者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产品前盖2的端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3,所述密封条3设置在所述产品前盖2端面的四周,并通过所述前盖螺钉1与产品后壳4内对应的螺纹孔拧紧紧密压在所述产品前盖2和所述产品后壳4的结合面上,所述密封条3用于所述产品前盖2和所述产品后壳4的整体密封。如图1所示,所述产品前盖2和产品后壳4形成的整体内部设置有产品电路板10、内部电池5、传感器芯体12、传感器导气管6、导气管固定板7,所述产品电路板10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4的的内壁,所述产品电路板10的左侧设置有内部电池5,所述产品电路板的下方且在产品后壳的底部上设置有导气管固定板。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气管固定板7上方并列设置有2个传感器导气管6,所述传感器导气管6与导气管固定板7采用插紧方式固定,采用此结构的好处是通过硬插板方式将传感器导气管有效固定在产品后壳4上;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传感器导气管6包括导气管17和和外壳壁,所述导气管17中间部位的外部形状为六方型结构,所述导气管17外部安装有外壳壁,采用此结构的好处是导气管17与外壳壁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旋转,所述外壳壁通过导气管固定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4的上,所述外壳壁与产品后壳4接触部位设置有O型橡胶圈9,所述O型橡胶圈9起到密封作用,阻止灰尘,蒸汽等进入产品内部。所述2个传感器导气管6的上方在所述产品电路板10的表面下侧设置有传感器芯体12,所述传感器芯体12一端与产品电路板10连接,另一端通过气管与两支传感器导气管6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导气管固定板7的右侧在所述产品壳后壳4上设置有橡胶孔,所述橡胶孔处设置有橡胶孔堵13,所述橡胶孔堵13的使用可以使产品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同时可以变化使用的类型切换无线与有线产品,方便了生产不同型号的切换。如图6所示,所述产品后壳4的背部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母工艺孔,所述螺母工艺孔位置胶粘固定有吸附固定磁钢14,且所述吸附固定磁钢14的端面与所述产品后壳4的端面齐平,采用此种结构的好处是通过产品背面螺母工艺孔上粘贴的吸附固定磁钢14可以直接固定在铁质的柜体上。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前盖、与产品前盖固定连接的产品后壳,所述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形成一个整体,其内部设置有产品电路板、内部电池、传感器芯体、传感器导气管、导气管固定板,所述产品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产品后壳的内壁上,所述产品电路板左侧设置有内部电池,所述产品电路板的下方且在产品后壳的底部上设置有导气管固定板,所述导气管固定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导气管,所述传感器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上,所述产品电路板的表面靠近传感器导气管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芯体,所述产品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芯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前盖、与产品前盖固定连接的产品后壳,所述产品前盖和产品后壳形成一个整体,其内部设置有产品电路板、内部电池、传感器芯体、传感器导气管、导气管固定板,所述产品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产品后壳的内壁上,所述产品电路板左侧设置有内部电池,所述产品电路板的下方且在产品后壳的底部上设置有导气管固定板,所述导气管固定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导气管,所述传感器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产品后壳上,所述产品电路板的表面靠近传感器导气管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芯体,所述产品电路板与所述传感器芯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后壳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后壳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差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的下方在所述产品后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