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所述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支架(1)包括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之间,所述限位件(13)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1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2)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通过在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设置限位件,避免了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器支架的主体上冷凝水的形成。
An air conditioning evaporator bracket and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空调各部分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除了对产品的性能、外观以及功能有较高的要求外,对空调器舒适性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其中,随着空调器功能的逐步增多,空调器内的零部件设置也在逐步的增加,如何有效利用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空间,并且保证其装配的牢靠性,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尤其是随着空调器功率需求的提高,蒸发器的重量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蒸发器支架的强度,及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装配的牢靠性,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由于空调通过蒸发器支架对蒸发器进行固定,而在装配、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碰触以及贴合的情况,一方面不利于提高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若在空调制冷阶段,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贴合会使得蒸发器支架表面形成冷凝水,无法确保冷凝水能够全部进入接水盘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容易发生碰触或贴合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所述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支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蒸发器抵接;从而通过设置限位件,避免了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器支架的主体上冷凝水的形成。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板、止抵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蒸发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止抵板与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止抵板与蒸发器抵接;从而通过连接板的支撑,以及止抵板对蒸发器的止抵作用,能够有效地对蒸发器进行限位,避免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进一步的,在靠近蒸发器的一侧,蒸发器支架上设置多个引水筋,一方面用于对蒸发器支架上形成的冷凝水进行引流,使其流入接水盘中,另一方面起到加强作用,能够提高蒸发器支架的机械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筋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限位件固定连接,从而一方面能够对蒸发器支架上形成的冷凝水进行引流,使冷凝水通过限位件流到蒸发器上,然后随着蒸发器上形成的冷凝水一同进入接水盘中,另一方面能够分散限位件上的应力,以改善限位件上的受力分布情况,有利于提高限位件的机械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筋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引水筋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从而蒸发器支架上形成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引水筋向下流动,并在流到连接板后,通过止抵板流到蒸发器上,随着蒸发器上形成的冷凝水一同进入接水盘中。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支架为一体成型,且所述连接板、止抵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蒸发器支架的机械性能,以确保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确保了限位件的承压能力,能够有效地对蒸发器进行限位,同时便于生产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蒸发器支架;从而一方面避免了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另一方面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器支架上冷凝水的形成,同时能够将蒸发器支架上形成的冷凝水引流到接水盘中。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器、接水盘,所述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支架与空调的接水盘卡接,以用于对蒸发器、蒸发器支架上形成的冷凝水进行盛装,并通过接水盘将冷凝水排除空调外部,避免冷凝水在空调内部聚集。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及空调,通过在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设置限位件,避免了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器支架的主体上冷凝水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整机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蒸发器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后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后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后面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整机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的轴测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与后面板装配时的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与后面板的装配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图1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蒸发器支架,11-避让段,12-导向段,13-限位件,131-连接板,132-止抵板,14-引水筋,2-蒸发器,3-后面板,31-进风口,32-第一格栅,33-第二格栅,34-装配开口,35-连接件,4-过滤网,41-防护板,411-进风孔,42-把手,43-柔性格栅,44-槽轨,5-接水盘,6-避让通道,7-导向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前面板、顶盖、电控盒、蒸发器等结构,鉴于其具体结构以及装配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在现有技术中,蒸发器往往通过蒸发器支架进行固定,而在空调的装配、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碰触以及贴合的情况,一方面不利于提高蒸发器支架与蒸发器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若在空调制冷阶段,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贴合会使得蒸发器支架表面形成冷凝水,无法确保冷凝水能够全部进入接水盘中。因此,为了解决蒸发器与蒸发器支架容易发生碰触或贴合的问题,本实施例对空调以及蒸发器支架进行改进;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器支架1、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支架1包括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之间,且所述限位件13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1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2抵接,用于对蒸发器2进行限位,避免蒸发器2与蒸发器支架1的主体直接碰触以及贴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蒸发器2与蒸发器支架1之间装配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器支架1的主体上冷凝水的形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所述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支架(1)包括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之间,所述限位件(13)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1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2)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所述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支架(1)包括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蒸发器支架(1)与蒸发器(2)之间,所述限位件(13)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1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包括连接板(131)、止抵板(132),所述连接板(131)的一端与蒸发器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止抵板(132)与连接板(1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止抵板(132)与蒸发器(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蒸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蒸发器(2)的一侧,蒸发器支架(1)上设置多个引水筋(14)。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恒,李文豪,李颂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