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90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装置、氨气分布器和控制器,釜盖位于釜体上端,釜盖上端设置有电机架、氨气注气口和注水口,搅拌装置位于釜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经釜盖位于釜体内部,搅拌轴外端设有搅拌叶片,氨气分布器位于釜盖的下端,其包括连接管、主管和布气管,连接管上端与氨气注气口连接,下端与主管连接,主管的两侧设有多个布气管,布气管的下端设有布气孔;釜体外部设有夹套,内壁上设有降温盘管,釜体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且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的优点。

A kind of aminoacetic acid ammon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
技术介绍
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胶糖,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工业级甘氨酸,是一种农药中间体,可作为除草剂草甘膦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氨基乙酸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氯乙酸氨解法,先将乌洛托品全部投入到反应釜内,然后通入液氨,再滴加氯乙酸,在50-60摄氏度下进行反应,在72-80℃下保温3小时,再经醇析,得到湿品,但是,采用该设备和工艺目前存在下列问题:反应时间长、终点不易判断、液氨消耗高、放料困难、稳定控制杆不易等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且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的氨基乙酸氨化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且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的氨基乙酸氨化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装置、氨气分布器和控制器,所述釜盖位于所述釜体上端,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釜盖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架,电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注气口和注水口,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釜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架上,所述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经釜盖位于釜体内部,搅拌轴下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所述氨气分布器位于所述釜盖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釜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氨气分布器包括连接管、主管和布气管,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氨气注气口连接,下端与主管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主管的两侧分别呈对称状设置有多个布气管,布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布气孔;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夹套,夹套上端设置于进气管,下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降温盘管,所述釜体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叶片a和叶片b,所述叶片a呈水平状,所述叶片b呈倾斜状。所述主管的中间位置呈圆形,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轴结构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布气管由主管的中间位置向外其长度逐渐减小。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密度测定仪,密度测定仪通过控制器与注水口上的阀门电连接。所述釜体内部还设置有pH自动测定仪。所述釜盖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釜体外部设置夹套,釜体的内壁上设置降温盘管,釜体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釜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传递给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过向夹套内注入蒸汽对釜体内部进行升温或通过向降温盘管内注入冷却水对釜体内部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釜体内部温度的控制;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度测定仪,用于控制釜盖上注水口处的补水阀,根据设定密度自动向釜体内部补水,使混合液的密度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反应和放料;并且,本技术通过设置pH自动测定仪,便于随时监控反应进度,能快速判断反应终点,防止氨气的浪费;本技术中主管的中间位置呈圆形,中心处设置有与搅拌轴结构相配合的通孔,采用此结构,在本技术使用时,可避免由于氨气分布器的存在而影响搅拌装置工作的问题发生;本技术中搅拌叶片包括叶片a和叶片b,叶片a呈水平状,叶片b呈倾斜状,采用此结构,搅拌无死角且增加搅拌的均匀性;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且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氨气分布器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釜体2、釜盖21、电机架22、氨气注气口23、注水口3、搅拌装置31、搅拌电机32、搅拌轴33、搅拌叶片331、叶片a332、叶片b4、氨气分布器41、连接管42、主管43、布气管44、布气孔45、通孔46、连接杆5、控制器6、夹套61、进气管62、出气管7、降温盘管8、温度传感器9、密度测定仪0、pH自动测定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包括釜体1、釜盖2、搅拌装置3、氨气分布器4和控制器5,所述釜盖2位于所述釜体1上端,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釜盖2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架21,釜盖2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电机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注气口22和注水口23,所述搅拌装置3位于所述釜盖2上,其包括搅拌电机31和搅拌轴32,所述搅拌电机31位于所述电机架21上,所述搅拌轴32上端与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经釜盖2位于釜体1内部,搅拌轴32下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33,所述氨气分布器4位于所述釜盖2的下端,通过连接杆46与釜盖2下表面固定连接,氨气分布器4包括连接管41、主管42和布气管43,所述连接管41上端与所述氨气注气口22连接,下端与主管4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主管42的两侧分别呈对称状设置有多个布气管43,布气管43由主管的中间位置向外其长度逐渐减小,且布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布气孔44;所述釜体1外部设置有夹套6,夹套6上端设置于进气管61,下端设置有出气管62,所述釜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降温盘管7,所述釜体1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搅拌叶片33包括叶片a331和叶片b332,所述叶片a331呈水平状,所述叶片b332呈倾斜状,采用此结构,可搅拌无死角且增加搅拌的均匀性;所述主管42的中间位置呈圆形,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轴32结构相配合的通孔45,采用此结构,在本技术使用时,可避免由于氨气分布器4的存在而影响搅拌装置3工作的问题发生。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密度测定仪9,密度测定仪9通过控制器5与注水口23上的阀门电连接,通过设置密度测定仪9,可用于控制釜盖2上注水口23处的补水阀,根据设定密度自动向釜体1内部补水,使混合液的密度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反应和放料;所述釜体1内部还设置有pH自动测定仪0,利用其可便于随时监控反应进度,快速判断反应终点,防止氨气的浪费。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乌洛托品加入至釜体1内部,而后,通过固定螺丝完成釜体1与釜盖2之间的连接,最后,开启搅拌电机31,搅拌电机31的转动通过搅拌轴32带动搅拌叶片33的转动,搅拌电机31在开启的同时,通过釜盖2上的氨气注气口22向氨气分布器4内注入氨气,氨气在进入至氨气分布器4内部后,经布气管43上的布气孔44均匀分布于釜体1内部,从而与乌洛托品在釜体1内部进行反应,釜体1内部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利用设置于釜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8对釜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传递给控制器5,当釜体1内部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通过向降温盘管7内注入冷却水从而对釜体1内部进行降温,当釜体1内部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通过向夹套6内注入蒸汽从而对釜体1内部进行升温,本技术采用此结构,可实现对釜体1内部温度的控制,使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本技术通过在釜体1内部设置密度测定仪9,利用其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装置、氨气分布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位于所述釜体上端,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釜盖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架,电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注气口和注水口,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釜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架上,所述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经釜盖位于釜体内部,搅拌轴下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所述氨气分布器位于所述釜盖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釜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氨气分布器包括连接管、主管和布气管,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氨气注气口连接,下端与主管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主管的两侧分别呈对称状设置有多个布气管,布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布气孔;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夹套,夹套上端设置于进气管,下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降温盘管,所述釜体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乙酸氨化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装置、氨气分布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位于所述釜体上端,相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釜盖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架,电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注气口和注水口,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釜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架上,所述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经釜盖位于釜体内部,搅拌轴下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所述氨气分布器位于所述釜盖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釜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氨气分布器包括连接管、主管和布气管,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氨气注气口连接,下端与主管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主管的两侧分别呈对称状设置有多个布气管,布气管的下端设置有布气孔;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夹套,夹套上端设置于进气管,下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降温盘管,所述釜体内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建陈伟韩志涛范红奎徐富娜俎国宇张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