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6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墨机称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筒,所述称重筒左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部焊接固定有称重板,且所述称重板外壁周侧还粘固有紧贴于称重筒内壁的密封橡胶套,所述称重板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称重筒顶部卡接有顶盖,首先打开端盖通过进墨通道将油墨投放至称重筒内,通过半圆形过滤框内正对进墨通道的过滤网上进行杂质的过滤,从而有利于增加后续称重的准确性,同时借助插接板和插接孔位的配合便于将半圆形过滤框进行拆卸清理;通过重量传感器去感应落在称重板上油墨的重量。

An automatic weighing device of in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调墨机称重
,具体的说是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前油墨要混合调墨,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443778.5】提出的一种调墨装置,包括调墨桶,还包括设置在油墨桶下方的浴槽,浴槽内可注入热水,调墨桶放置在浴槽中,浴槽下方设有滚轮,调墨桶的底部中心区域向上凹陷形成凹腔,调墨桶下部还连通有出墨管,出墨管上装有开关阀。上述调墨装置方便调墨且调墨均匀,不仅可以在寒冷季节确保调墨均匀,而且方便将调和的油墨注入不同的凹印墨缸中。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缺陷:上述方案不能够对调墨机的原料进行自动称重,从而导致后续调墨浓度相差较大,同时上述方案还不能够在调墨之前对各种原料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滤除,从而导致后续调墨效果不太理想,因而还需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筒,所述称重筒左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部焊接固定有称重板,且所述称重板外壁周侧还粘固有紧贴于称重筒内壁的密封橡胶套,所述称重板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称重筒顶部卡接有顶盖,所述称重筒右内壁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隔板,所述称重筒左内壁开设有弧形开口,所述称重筒内部通过弧形开口插接有半圆形过滤框,所述半圆形过滤框内壁自带有过滤网,所述顶盖上部连通有位于过滤网正上方的进墨通道,所述隔板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气缸体,所述气缸体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刮条,所述刮条的长度与称重筒的直径长度相同。此项设置中伺服电机、重量传感器和气缸体整体连接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称重的准确度可以达到克度以下,对调墨机的原料进行自动称重,再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自动配比、混合,有效保证调墨机调墨精度,从而有效保证地板膜生产加工质量和精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具体而言,首先打开端盖通过进墨通道将油墨投放至称重筒内,通过半圆形过滤框内正对进墨通道的过滤网上进行杂质的过滤,从而有利于增加后续称重的准确性,同时借助插接板和插接孔位的配合便于将半圆形过滤框进行拆卸清理;通过重量传感器去感应落在称重板上油墨的重量,同时通过称重板周侧粘附有的密封橡胶套能够使得其在称重过程中油墨产生外漏的情况,进而保持称重的准确性,当重量传感器感应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候,则借助伺服电机将转轴上外壁焊接的称重板旋转至竖直的位置处,再借助气缸体带动刮条将称重板上的油墨进行刮除,从而减少称重板上油墨残渣影响后续其他原料的称重处理,称重完成后的原料会直接从称重筒内下落至外置的调配混合机构中。优选的,所述半圆形过滤框左外壁焊接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通过螺钉与称重筒左外侧安装固定,所述过滤网为漏斗状设置且其中心部位正对进墨通道的轴心部位。此项设置抽拉板通过螺钉与称重筒左外侧安装固定,从而便于拆卸抽拉板,进而便于将半圆形过滤框从称重筒内拆卸出去。优选的,所述半圆形过滤框右侧成对整体化设有插接板,所述隔板左侧边成对开设有与插接板相匹配的插接孔位。此项设置借助插接板和插接孔位的配合便于将半圆形过滤框进行拆卸清理。优选的,所述称重板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部周侧粘附有聚氨酯橡胶垫,所述聚氨酯橡胶垫紧贴于称重板底部,所述防护罩还覆盖于重量传感器。此项设置借助防护罩和聚氨酯橡胶垫的配合能够减少圆挡板底部的重量传感器在使用时被污染的情况,从而间接增加重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进墨通道进墨通道上部螺纹安装有端盖,所述称重筒底部为敞开状设置,所述称重筒为圆筒状设置。此项设置借助端盖的设置能够倒入原料后将进墨通道封闭,减少灰尘落入的可能性。优选的,处于竖直状的所述称重板的右端面与刮条的左端面位于同一纵垂线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称重筒和半圆形过滤框以及隔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1、称重筒;2、伺服电机;3、转轴;4、称重板;5、密封橡胶套;6、重量传感器;7、顶盖;8、隔板;801、插接孔位;9、弧形开口;10、半圆形过滤框;1001、过滤网;1002、插接板;11、进墨通道;12、气缸体;13、刮条;14、抽拉板;15、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4可知,本技术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筒1,所述称重筒1左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部焊接固定有称重板4,且所述称重板4外壁周侧还粘固有紧贴于称重筒1内壁的密封橡胶套5,所述称重板4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6,所述称重筒1顶部卡接有顶盖7,所述称重筒1右内壁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隔板8,所述称重筒1左内壁开设有弧形开口9,所述称重筒1内部通过弧形开口9插接有半圆形过滤框10,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内壁自带有过滤网1001,所述顶盖7上部连通有位于过滤网1001正上方的进墨通道11,所述隔板8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气缸体12,所述气缸体12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刮条13,所述刮条13的长度与称重筒1的直径长度相同。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左外壁焊接有抽拉板14,所述抽拉板14通过螺钉与称重筒1左外侧安装固定,所述过滤网1001为漏斗状设置且其中心部位正对进墨通道11的轴心部位。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右侧成对整体化设有插接板1002,所述隔板8左侧边成对开设有与插接板1002相匹配的插接孔位801。所述称重板4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15上部周侧粘附有聚氨酯橡胶垫,所述聚氨酯橡胶垫紧贴于称重板4底部,所述防护罩15还覆盖于重量传感器6。所述进墨通道11上部螺纹安装有端盖,所述称重筒1底部为敞开状设置,所述称重筒1为圆筒状设置。处于竖直状的所述称重板4的右端面与刮条13的左端面位于同一纵垂线上。需要说明的是:伺服电机2、重量传感器6和气缸体12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为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打开端盖通过进墨通道11将油墨投放至称重筒1内,通过半圆形过滤框10内正对进墨通道11的过滤网1001上进行杂质的过滤,从而有利于增加后续称重的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筒(1)左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部焊接固定有称重板(4),且所述称重板(4)外壁周侧还粘固有紧贴于称重筒(1)内壁的密封橡胶套(5),所述称重板(4)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6),所述称重筒(1)顶部卡接有顶盖(7),所述称重筒(1)右内壁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隔板(8),所述称重筒(1)左内壁开设有弧形开口(9),所述称重筒(1)内部通过弧形开口(9)插接有半圆形过滤框(10),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内壁自带有过滤网(1001),所述顶盖(7)上部连通有位于过滤网(1001)正上方的进墨通道(11),所述隔板(8)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气缸体(12),所述气缸体(12)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刮条(13),所述刮条(13)的长度与称重筒(1)的直径长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筒(1)左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部焊接固定有称重板(4),且所述称重板(4)外壁周侧还粘固有紧贴于称重筒(1)内壁的密封橡胶套(5),所述称重板(4)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6),所述称重筒(1)顶部卡接有顶盖(7),所述称重筒(1)右内壁上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隔板(8),所述称重筒(1)左内壁开设有弧形开口(9),所述称重筒(1)内部通过弧形开口(9)插接有半圆形过滤框(10),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内壁自带有过滤网(1001),所述顶盖(7)上部连通有位于过滤网(1001)正上方的进墨通道(11),所述隔板(8)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气缸体(12),所述气缸体(12)活动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刮条(13),所述刮条(13)的长度与称重筒(1)的直径长度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墨机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过滤框(10)左外壁焊接有抽拉板(14),所述抽拉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纪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保税区长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