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38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生产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包括主筒体、安装在主筒体内部的升降活塞、内置电加热丝的纵向铜管和内置电加热丝的环形铜管,主筒体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底置伸缩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通过底部活动调节机构带动外螺纹丝杆控制升降活塞在内部升降,在升降过程中利用纵向和环形铜管内部的电加热丝对主筒体进行辅助加热,从而避免内壁凝结,方便密封胶升降,同时利用环形铜管下端的金属导电块可以在装配固定的同时改变纵向铜管内部的电路连通状态,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Sealant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胶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密封胶生产制备
,尤其是一种密封胶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通常以沥青物、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滑石粉、白土、炭黑、钛白粉和石棉等惰性填料,再加入增塑剂、溶剂、固化剂、促进剂等制成。可分为弹性密封胶、液体密封垫料和密封腻子三大类。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及零部件的密封。目前市面上用于密封胶的制备设备大多结构简单固定,在制备中断过程中密封胶容易凝固,严重影响后期制备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解决目前市面上用于密封胶的制备设备大多结构简单固定,在制备中断过程中密封胶容易凝固,严重影响后期制备生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包括主筒体、安装在主筒体内部的升降活塞、内置电加热丝的纵向铜管和内置电加热丝的环形铜管,所述的主筒体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底置伸缩通孔,所述的底置伸缩通孔内部插接有用于控制升降活塞升降的外螺纹丝杆,所述的主筒体下端位于底置伸缩通孔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调节机构,所述的纵向铜管和环形铜管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丝的加热安装孔,所述的纵向铜管内部位于加热安装孔外侧开设有内置第一输电装置的第一安装孔和内置第二输电装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纵向铜管上端位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置导电片。进一步地,为了配合传动控制,所述的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主筒体下端的安装支架、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内侧的横向调节杆和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内侧的纵向联动丝杆,所述的纵向联动丝杆下端和横向调节杆内侧端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头,所述的纵向联动丝杆与外螺纹丝杆外侧面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的环形铜管下表面对应第一、第二安装孔位置均具有向下凸起的金属导电块,所述的环形铜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纵向铜管上端,所述的环形铜管通过螺栓固定在纵向铜管上端控制金属导电块分别与对应位置第一、第二输电装置相连接,所述的金属导电块通过向下挤压第一、第二输电装置控制第一、第二输电装置与顶置导电片分离。进一步地,为了配合连接和提升安全性,所述的第一输电装置和第二输电装置均为L型结构金属导电片,所述的第一、第二输电装置与纵向铜管内侧面连接端之间均通过绝缘层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装配固定和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所述的主筒体内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纵向铜管的侧向加热槽,所述的纵向铜管外侧面和主筒体内侧面位于同一弧形面。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装配牢固度,所述的纵向铜管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环形铜管的弧形装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通过底部活动调节机构带动外螺纹丝杆控制升降活塞在内部升降,在升降过程中利用纵向和环形铜管内部的电加热丝对主筒体进行辅助加热,从而避免内壁凝结,方便密封胶升降,同时利用环形铜管下端的金属导电块可以在装配固定的同时改变纵向铜管内部的电路连通状态,使用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纵向、环形铜管连接端的拆分图。图中:1.主筒体,2.升降活塞,3.纵向铜管,4.环形铜管,5.底置伸缩通孔,6.外螺纹丝杆,7.加热安装孔,8.第一输电装置,9.第一安装孔,10.第二输电装置,11.第二安装孔,12.顶置导电片,13.安装支架,14.横向调节杆,15.纵向联动丝杆,16.金属导电块,17.侧向加热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包括主筒体1、安装在主筒体1内部的升降活塞2、内置电加热丝的纵向铜管3和内置电加热丝的环形铜管4,主筒体1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底置伸缩通孔5,底置伸缩通孔5内部插接有用于控制升降活塞2升降的外螺纹丝杆6,主筒体1下端位于底置伸缩通孔5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调节机构,纵向铜管3和环形铜管4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丝的加热安装孔7,纵向铜管3内部位于加热安装孔7外侧开设有内置第一输电装置8的第一安装孔9和内置第二输电装置10的第二安装孔11,纵向铜管3上端位于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置导电片12。进一步地,为了配合传动控制,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主筒体1下端的安装支架13、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3内侧的横向调节杆14和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3内侧的纵向联动丝杆15,纵向联动丝杆15下端和横向调节杆14内侧端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头,纵向联动丝杆15与外螺纹丝杆6外侧面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控制,环形铜管4下表面对应第一、第二安装孔位置均具有向下凸起的金属导电块16,环形铜管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纵向铜管3上端,环形铜管4通过螺栓固定在纵向铜管3上端控制金属导电块16分别与对应位置第一、第二输电装置相连接,金属导电块16通过向下挤压第一、第二输电装置控制第一、第二输电装置与顶置导电片12分离,进一步地,为了配合连接和提升安全性,第一输电装置8和第二输电装置10均为L型结构金属导电片,第一、第二输电装置与纵向铜管3内侧面连接端之间均通过绝缘层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装配固定和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主筒体1内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纵向铜管3的侧向加热槽17,纵向铜管3外侧面和主筒体1内侧面位于同一弧形面,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装配牢固度,纵向铜管3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环形铜管4的弧形装配槽,本技术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通过底部活动调节机构带动外螺纹丝杆6控制升降活塞2在内部升降,在升降过程中利用纵向和环形铜管内部的电加热丝对主筒体1进行辅助加热,从而避免内壁凝结,方便密封胶升降,同时利用环形铜管4下端的金属导电块16可以在装配固定的同时改变纵向铜管3内部的电路连通状态,使用更加简单方便。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包括主筒体(1)、安装在主筒体(1)内部的升降活塞(2)、内置电加热丝的纵向铜管(3)和内置电加热丝的环形铜管(4),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筒体(1)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底置伸缩通孔(5),所述的底置伸缩通孔(5)内部插接有用于控制升降活塞(2)升降的外螺纹丝杆(6),所述的主筒体(1)下端位于底置伸缩通孔(5)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调节机构,所述的纵向铜管(3)和环形铜管(4)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丝的加热安装孔(7),所述的纵向铜管(3)内部位于加热安装孔(7)外侧开设有内置第一输电装置(8)的第一安装孔(9)和内置第二输电装置(10)的第二安装孔(11),所述的纵向铜管(3)上端位于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置导电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包括主筒体(1)、安装在主筒体(1)内部的升降活塞(2)、内置电加热丝的纵向铜管(3)和内置电加热丝的环形铜管(4),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筒体(1)下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底置伸缩通孔(5),所述的底置伸缩通孔(5)内部插接有用于控制升降活塞(2)升降的外螺纹丝杆(6),所述的主筒体(1)下端位于底置伸缩通孔(5)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调节机构,所述的纵向铜管(3)和环形铜管(4)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丝的加热安装孔(7),所述的纵向铜管(3)内部位于加热安装孔(7)外侧开设有内置第一输电装置(8)的第一安装孔(9)和内置第二输电装置(10)的第二安装孔(11),所述的纵向铜管(3)上端位于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置导电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主筒体(1)下端的安装支架(13)、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3)内侧的横向调节杆(14)和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3)内侧的纵向联动丝杆(15),所述的纵向联动丝杆(15)下端和横向调节杆(14)内侧端均具有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头,所述的纵向联动丝杆(15)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幸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