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0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2
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结构,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平板型结构,壳体底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第一搅拌轴一侧固定连接有底部刮板,底部刮板底部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贴合;底部刮板为倾斜设置;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两侧,第二搅拌杆呈倾斜装置,位置高的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位置低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侧部刮板,侧部刮板为L型结构,侧部刮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倾斜面。采用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结构,能够对壳体内部的搅拌料做到充分混合,使用效果好,通过多个侧部刮板结构,能够提升混合均匀的效果。

A special mixing equipment for deodorizing stone added with gangue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目前的混合设备在混合时,容易发生物料与混合设备底部黏合,不容易混合均匀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能够高效混合均匀的混合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顶部伸入至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平板型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底部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底部刮板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杆呈倾斜装置,位置高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位置低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为L型结构,所述侧部刮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杆与所述侧部刮板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为梯形棱台结构,所述连接台与所述第二搅拌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部刮板与所述连接台固定连接;一个连接台上连接三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底部贴合于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弧形结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喷洒机构,用于喷淋混合溶剂。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两侧,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固定板、喷淋头以及进水管,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喷淋头,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壳体连接水管,另一端进入壳体内部与喷淋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底部为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出料口上固定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底部刮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结构,能够对壳体内部的搅拌料做到充分混合,且底部刮板能够对壳体底部进行有效搅拌,避免物料沉积在底部,且避免物料与壳体内部底板粘接,使用效果好,通过多个侧部刮板结构,能够提升混合均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图2为第一搅拌杆与底部刮板的俯视图;图3为第二搅拌杆与侧部刮板的俯视图;图4为底部刮板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胶粘、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支撑脚2、旋转电机3、搅拌轴4、入料口5、出料口6、阀门61、第一搅拌杆7、底部刮板8、第二搅拌杆9、连接台10、侧部刮板11、喷洒机构12、固定板121、喷淋头122、进水管123。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顶部伸入至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平板型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底部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底部刮板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杆呈倾斜装置,位置高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位置低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为L型结构,所述侧部刮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杆与所述侧部刮板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为梯形棱台结构,所述连接台与所述第二搅拌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侧部刮板与所述连接台固定连接;一个连接台上连接三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底部贴合于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弧形结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喷洒机构,用于喷淋混合溶剂。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机构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两侧,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固定板、喷淋头以及进水管,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喷淋头,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壳体连接水管,另一端进入壳体内部与喷淋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底部为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出料口上固定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底部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顶部伸入至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平板型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n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底部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底部刮板为倾斜设置;/n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杆呈倾斜装置,位置高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位置低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为L型结构,所述侧部刮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倾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部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顶部伸入至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结构,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为平板型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
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数量为两个,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搅拌轴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底部与壳体内部底面相贴合;所述底部刮板为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搅拌杆数量为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两侧,所述第二搅拌杆呈倾斜装置,位置高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位置低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侧部刮板,所述侧部刮板为L型结构,所述侧部刮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倾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礌石粉的除臭石专用的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杆与所述侧部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宝盈联华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