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37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下过滤室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及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A phosphate slag remover with two-way slag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表面磷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技术介绍
金属磷化处理过程中,根据磷化膜生成的机理,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的同时也产生了磷化渣沉淀物。磷化渣沉淀物附着于工件表面不仅影响磷化膜的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工件的涂装质量,因此,在金属磷化处理过程中,必须对产生的磷化渣沉淀物进行有效控制与清除。现有技术中,对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通过沉淀槽与纸袋过滤机的结合实现对磷化槽中磷化液内的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磷化槽内的磷化液进入沉淀槽内,自然沉降,沉降后沉淀槽内的上清液回流至磷化槽内继续使用,沉淀槽内底部的沉淀渣输送至纸袋过滤机,磷化液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滤纸后进入纸袋过滤机的水箱内,磷化渣沉淀物被滤纸截留,纸袋过滤机的水箱内的磷化液通过回流泵返回至磷化槽内回用。通过沉淀槽与纸袋过滤机的结合处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的方式,处理效率低,且滤纸上截留的磷化渣沉淀含水量大,处理困难,自动化程度低。2、通过磷化正压过滤机对磷化槽中磷化液内的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主要有FK型磷化压滤机和ALSI型压滤机;现有技术中的磷化正压过滤机主要有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组成,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之间放置有滤纸或滤布,磷化槽内含有磷化渣沉淀物的磷化液通过抽吸泵抽吸至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上过滤室,磷化液通过滤纸或滤布从上过滤室内进入下过滤室内,磷化渣被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下过滤室内的磷化液通过回流泵返回至磷化槽内回用。通过磷化正压过滤机处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的方式,具有自动吹干、自动排渣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与沉淀槽和纸袋过滤机结合的方式相比,处理效率高,且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的磷化渣沉淀物含水量低,容易后续对磷化渣沉淀物的进一步处理。但是:(1)由于磷化液温度高且具有腐蚀性,采用抽吸泵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进行抽吸的模式时,需要抽吸泵能够耐高温和耐腐蚀,且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容易堵塞抽吸泵,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2)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中的磷化渣沉淀具有很强的附着性,磷化池与抽吸泵进液口之间的管道、抽吸泵出液口与磷化正压过滤机之间的管道以及抽吸泵内部结构都很容易被磷化渣沉淀附着,导致管道的堵塞和水泵的损坏,磷化渣阻塞厚极难进行清除,如果管道被堵塞,就相当于被堵塞的管道报废,因此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3)现有技术中的磷化正压过滤机是通过抽吸泵对磷化液进行正压过滤,对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密封性需要大于抽吸泵的扬程,否则会导致磷化液在过滤过程中出现渗漏或喷液的情况发生,随着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的磷化渣沉淀越来越多,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有磷化渣正压过滤机均采用液压缸顶压下过滤室,使得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组成的密封空间内的巨大压力就会传递至液压缸上,因此,即使上过滤室或下过滤是内设置有压力开关,仍然会出现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密封不严的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磷化液渗流的问题,不仅导致了磷化液的浪费,而且污染了车间地面;(4)现有磷化正压过滤机采用正压过滤,对滤纸质量要求较高,因为需要保证滤纸不能因为压力过高而破裂,增加了磷化正压过滤机的生产成本;(5)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都为单向排渣,滤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因而造成了滤纸的浪费,增加了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使用成本;(6)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滤纸更换麻烦,需要工作人员手工通过螺丝或夹片对滤布卷进行固定,增加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和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所述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所述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缸用于驱动所述下过滤室上下垂直运动;所述下过滤室位于所述上过滤室正下方,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液压升降缸驱动所述下过滤室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腔体;所述进液管一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过滤室的封闭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内腔,所述进液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吹扫气动球阀;所述下过滤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隔膜泵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隔膜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隔膜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二气胀轴、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所述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所述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一气胀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气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且所述第一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刮渣板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所述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刮渣板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和第二接料箱,所述第一接料箱与所述第二接料箱均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底部,所述第一接料箱和所述第二接料箱均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料箱位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所述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所述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缸用于驱动所述下过滤室上下垂直运动;所述下过滤室位于所述上过滤室正下方,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液压升降缸驱动所述下过滤室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腔体;/n所述进液管一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过滤室的封闭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内腔,所述进液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吹扫气动球阀;所述下过滤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隔膜泵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隔膜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隔膜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n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二气胀轴、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所述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所述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一气胀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气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n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且所述第一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胀轴正上方;/n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刮渣板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n所述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刮渣板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n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和第二接料箱,所述第一接料箱与所述第二接料箱均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底部,所述第一接料箱和所述第二接料箱均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方,所述第二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方;/n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到位检测块,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链两端;/n所述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还包括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走纸接近开关、负压感应开关及控制箱;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固定于所述机架内,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一侧,且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位置相对应;所述机架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上过滤室的内腔内或所述下过滤室的内腔内;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膜泵、所述液压升降缸、所述进水气动球阀、所述吹扫气动球阀、所述第一气胀轴、所述第二气胀轴、所述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所述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所述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所述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缸用于驱动所述下过滤室上下垂直运动;所述下过滤室位于所述上过滤室正下方,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液压升降缸驱动所述下过滤室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腔体;
所述进液管一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过滤室的封闭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内腔,所述进液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吹扫气动球阀;所述下过滤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隔膜泵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隔膜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隔膜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二气胀轴、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所述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所述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一气胀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气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且所述第一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胀轴正上方;
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刮渣板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刮渣板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杨外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沃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