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8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40
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包括:两组相对安装的摇臂部、与所述摇臂部固定连接的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坐垫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靠背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倾斜角内,所述支撑架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的座位结构更加稳定,在锻炼中不会损伤背部,而且能够检测人体的锻炼情况,防止锻炼过量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An intelligent leg tr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
技术介绍
蹬力训练器作为小区健身设备的一种,主要由立柱和吊设在立柱侧面的座椅组成,座椅的数量即运动位的数量,有双运动位、三运动位和四运动位几种,其使用方法都是使用者坐在器材的座椅上,脚置于踏板上,用力伸蹬,稍作停顿,缓慢收腿,反复循环进行蹬力训练,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蹬力训练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锻炼腿部各关节及相关肌群,增强心肺功能,目前蹬力训练器已经非常的普及,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每一种健身器材都有其针对性,尤其是老年人,由于体质原因,特别容易引发意外事故、缺少对锻炼情况的量化监测及显示,人们只能单纯凭自身的感觉来锻炼,客观上影响了锻炼者的锻炼效果,现有的自重蹬力器功能单一,缺少与使用者进行沟通交互,不能提高锻炼的趣味性,自重蹬力器一般设置于户外,下雨、下雪、夜晚等天气因素会造成不能使用自重蹬力器健身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不仅座位结构更加稳定,在锻炼中不会损伤背部,而且能够检测人体的锻炼情况,防止锻炼过量造成对人体的损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包括:两组相对安装的摇臂部、与所述摇臂部固定连接的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坐垫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靠背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倾斜角内,所述支撑架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摇臂部设有握杆、与所述握杆固定连接的挡块、与所述握杆固定连接的心率监测装置,两个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握杆的两端,所述心率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握杆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摇臂部活动连接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的一端设有转轴部,所述摇臂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部贯穿所述轴承座。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一加固部,所述定位臂远离转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加固部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定位臂与所述第一加固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定位臂垂直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有脚蹬部,所述脚蹬部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二加固部,所述定位杆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加固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部和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显示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感应探头,所述显示部能够显示所述电池的电力情况、所述感应探头的检测情况、和所述心率监测装置的监测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与所述电池电连接,通过所述太阳能装置能够给所述电池充电。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照明部、与所述照明部电连接的控制部,所述照明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照明部的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智能腿部训练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架的结构使所述座椅部结构更加稳定,在使用中不会产生晃动影响锻炼的效果,并且具有运动检测装置,能帮助人们更科学健康的训练腿部,降低训练时损伤人体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腿部训练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腿部训练器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2,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包括:两组相对安装的摇臂部10、与所述摇臂部10固定连接的座椅部11,所述座椅部11设有第一支撑柱111、第二支撑柱112、支撑架113、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1固定连接的坐垫部114、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12固定连接的靠背板115,所述第二支撑柱112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11上,所述支撑架113固定安装在倾斜角内,所述支撑架113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人使用传统腿部训练器时,常常因为座椅晃动造成训练的时候损伤腰部,造成训练的反效果,所述第一支撑柱111、第二支撑柱112和支架部通过互相固定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柱111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12的安装倾斜角度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使所述座椅部11更加稳定坚固,不仅保证了训练时的舒适性,也大大提高了对人体的保护,令使用者能够更加安全的锻炼。进一步的,所述摇臂部10设有握杆12、与所述握杆12固定连接的挡块122、与所述握杆12固定连接的心率监测装置121,两个所述挡块122设置在所述握杆12的两端,所述心率监测装置121设置在所述握杆12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122设置在所述握杆12的两端,用于遮挡人手,在使用时,所述挡块122能够防止人在训练时将手滑脱,防止对人体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指数,所述心率监测装置能够在训练时检测人的心跳指数,人们可以通过心跳指数判断自己的训练状况,保证身体不会过量训练,令使用者训练时更加放心安全的健身。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摇臂部10活动连接的定位臂20,所述定位臂20的一端设有转轴部22,所述摇臂部10设有轴承座13,所述转轴部22贯穿所述轴承座1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转轴部22和所述轴承座13进行配合,使所述摇臂部10与所述定位臂20活动连接,在使用时使所述摇臂部10摇动更加顺滑均匀,提高了训练时的体验,不会出现异响影响使用者的心情,也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在摇动时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一加固部60,所述定位臂20远离转轴部22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板21,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与所述第一加固部60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定位臂20与所述第一加固部6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定位臂20垂直固定连接的定位杆30,所述定位杆30设有脚蹬部31,所述脚蹬部31与所述定位杆3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二加固部70,所述定位杆30设有第二安装板32,所述第二加固部7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定位杆30与所述第二加固部7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臂20与所述定位杆30固定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一加固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包括:两组相对安装的摇臂部、与所述摇臂部固定连接的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坐垫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靠背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倾斜角内,所述支撑架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包括:两组相对安装的摇臂部、与所述摇臂部固定连接的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坐垫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靠背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倾斜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倾斜角内,所述支撑架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部设有握杆、与所述握杆固定连接的挡块、与所述握杆固定连接的心率监测装置,两个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握杆的两端,所述心率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握杆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摇臂部活动连接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的一端设有转轴部,所述摇臂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部贯穿所述轴承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第一加固部,所述定位臂远离转轴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加固部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定位臂与所述第一加固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腿部训练器设有与所述定位臂垂直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有脚蹬部,所述脚蹬部与所述定位杆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宇琪吴耀祝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伍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