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19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包括一个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阀芯机构,所述阀体的内部对应阀芯机构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进出管机构,所述阀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二把手来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通过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上升,进而与转动杆相脱离来解除对转动杆的固定,然后再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阀芯进行转动来控制内部流量的大小,再使用完毕后在转动第二把手,使得螺纹杆与转动杆相抵,来防止球阀会进行转动。

Self compensating sealed control bal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控制球阀,特别涉及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属于球阀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控制球阀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容易产生松动,使得其在内部水流的冲击下,不能很好的对球阀内部流量大小进行控制,对此需要设计一种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包括一个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阀芯机构,所述阀体的内部对应阀芯机构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进出管机构,所述阀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端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芯机构包括一个呈圆型设置的阀腔,所述阀腔开设在阀体内部的中心处,所述阀腔的上下两端腔壁之间均通过转轴共同制定连接有一个阀芯,所述阀芯上贯穿开设有一个通道,所述阀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一层密封圈,其中一个转轴的上端贯穿阀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驱动机构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出管机构包括一根进水管与一根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固定套接在阀体对应通道位置的其中一侧侧壁上,所述出水管固定套接在阀体对应通道位置的另一侧侧壁上,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相向的一端均与阀腔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阀腔的一端均贯穿阀体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阀体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固定连接在阀体的上表面,所述防护外壳内部的相对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端贯穿防护外壳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防护外壳外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把手,位于所述防护外壳内的转动杆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防护外壳内的转轴顶端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开设在防护外壳对应转动杆位置的顶端侧壁上,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贯穿螺纹孔的上端开口并延伸至防护外壳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把手,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贯穿螺纹孔的下端开口并延伸至防护外壳内且与转动杆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外壳对应第一把手位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环形设置的指示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通过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上升来解除对转动杆的固定,然后再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阀芯进行转动来控制内部流量的大小,再使用完毕后在转动第二把手,使得螺纹杆与转动杆相抵,来防止球阀会进行转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芯机构;21、阀腔;22、阀芯;23、通道;24、密封圈;3、进出管机构;31、进水管;32、出水管;4、驱动机构;41、防护外壳;42、转动杆;43、第一把手;44、第一锥齿轮;45、第二锥齿轮;5、固定机构;51、螺纹孔;52、螺纹杆;53、第二把手;6、指示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包括一个阀体1,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阀芯机构2,阀体1的内部对应阀芯机构2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进出管机构3,阀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顶端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5。其中,阀芯机构2包括一个呈圆型设置的阀腔21,阀腔21开设在阀体1内部的中心处,阀腔21的上下两端腔壁之间均通过转轴共同制定连接有一个阀芯22,阀芯22上贯穿开设有一个通道23,阀芯2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一层密封圈24,其中一个转轴的上端贯穿阀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驱动机构4内。其中,进出管机构3包括一根进水管31与一根出水管32,进水管31固定套接在阀体1对应通道23位置的其中一侧侧壁上,出水管32固定套接在阀体1对应通道23位置的另一侧侧壁上,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相向的一端均与阀腔21相连通,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远离阀腔21的一端均贯穿阀体1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阀体1外。其中,驱动机构4包括一个防护外壳41,防护外壳41固定连接在阀体1的上表面,防护外壳41内部的相对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42,转动杆42的其中一端贯穿防护外壳41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防护外壳41外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把手43,位于防护外壳41内的转动杆42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44,位于防护外壳41内的转轴顶端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二锥齿轮45,第一锥齿轮44与第二锥齿轮45相啮合。其中,固定机构5包括一个螺纹孔51,螺纹孔51贯穿开设在防护外壳41对应转动杆42位置的顶端侧壁上,螺纹孔51内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52,螺纹杆52的上端贯穿螺纹孔51的上端开口并延伸至防护外壳41外且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把手53,螺纹杆52的下端贯穿螺纹孔51的下端开口并延伸至防护外壳41内且与转动杆42相抵。其中,防护外壳41对应第一把手43位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环形设置的指示区6,通过指示区6来显示阀腔21内部阀芯22转动的角度。具体的,本技术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二把手53来带动螺纹杆52进行转动,螺纹杆52通过与螺纹孔51的配合可以进行上升,进而与转动杆42相脱离来解除对转动杆42的固定,然后再通过转动第一把手43带动转动杆42进行转动,转动杆42通过第一锥齿轮44与第二锥齿轮45的啮合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阀芯22进行转动来控制内部流量的大小,再使用完毕后在转动第二把手53,使得螺纹杆52与转动杆42相抵,来防止阀腔21内部的阀芯22会进行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阀体(1),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阀芯机构(2),所述阀体(1)的内部对应阀芯机构(2)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进出管机构(3),所述阀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顶端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阀体(1),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阀芯机构(2),所述阀体(1)的内部对应阀芯机构(2)的位置上固定套接有进出管机构(3),所述阀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顶端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机构(2)包括一个呈圆型设置的阀腔(21),所述阀腔(21)开设在阀体(1)内部的中心处,所述阀腔(21)的上下两端腔壁之间均通过转轴共同制定连接有一个阀芯(22),所述阀芯(22)上贯穿开设有一个通道(23),所述阀芯(2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一层密封圈(24),其中一个转轴的上端贯穿阀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驱动机构(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补偿密封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管机构(3)包括一根进水管(31)与一根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固定套接在阀体(1)对应通道(23)位置的其中一侧侧壁上,所述出水管(32)固定套接在阀体(1)对应通道(23)位置的另一侧侧壁上,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相向的一端均与阀腔(2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远离阀腔(21)的一端均贯穿阀体(1)的对应侧壁并延伸至阀体(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尚丁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斯沃特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