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修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9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疝修补片,包括补片主体,所述补片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补片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缝合孔,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以所述补片主体的圆心为起点向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方向延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避免了用缝线进行缝合时造成的可能伤及神经分支、出现术后疼痛、对组织可能产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甚至出现疝复发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和抗扭曲能力,减少患者术后的异物感,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A hernia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疝修补片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疝修补片。
技术介绍
腹壁疝是腹腔脏器经由股腹沟管突出所致,腹壁疝的发病率高(男性约为27%,女性约为3%),且各种年龄均可能发生,传统的修复方法由于具有易复发、修复时间长、术后疼痛等确定而不被采用,采用补片方式的无张力修补手术应运而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用补片来修补疝缺口。现有的疝修补片需要缝线缝合固定,容易伤及神经分支、出现术后疼痛、对组织可能产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甚至出现疝复发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并且抗扭曲、变形的能力差,患者术后容易有异物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疝修补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缝线缝合固定,容易伤及神经分支、出现术后疼痛、对组织可能产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甚至出现疝复发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等问题;抗扭曲变形的能力差,术后容易有异物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疝修补片,包括补片主体,所述补片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补片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缝合孔,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以所述补片主体的圆心为起点向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补片主体、固定片和所述加强条均采用聚丙烯单丝和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丝混编而成的网片结构,所述聚丙烯单丝经纬交叉形成基础网架,所述聚乳酸单丝经纬交叉混编在所述基础网架的网隙之间,形成可降解网架。进一步的,所述补片主体与加强条之间沿所述补片主体的周向上分布有周向缝合线,所述补片主体和所述加强条之间沿所述加强条的方向上分布有径向缝合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呈扇状结构,所述固定片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所述固定片均布在补片主体的外圆周,十二个所述固定片构成与所述补片主体相契合的圆环。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加强条之间夹角为6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片和缝合孔,进行疝修补手术时,将补片主体放置到适当的位置后,通过固定片来固定补片主体,避免了用缝线进行缝合时造成的可能伤及神经分支、出现术后疼痛、对组织可能产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甚至出现疝复发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当有些部位难以用固定片固定时采用缝线穿过缝合孔来固定,而且使得手术操作时间更短,补片固定更牢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节省了手术时间;通过设置的加强条,保证了补片主体的强度均匀,具有足够的抗扭曲能力;通过设置的径向缝合线和周向缝合线,利用径向缝合线和周向缝合线将补片主体和加强条复合,连接牢固,并且径向缝合线和周向缝合线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了补片主体的抗扭曲能力;通过补片主体的中心部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使用时,将补片主体的中心部贴合待修补部位,由于中心部对待修补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接触性,因此对腹股沟疝的修补效果更好,无需在手术中进行补片的整形,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通过补片主体、固定片和加强条均采用聚丙烯单丝和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丝混编而成的网片结构,减少患者术后的异物感,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且具有防粘连和抗感染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侧视图;图中:1-补片主体;2-固定片;3-缝合孔;4-加强条;5-径向缝合线;6-周向缝合线;7-中心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疝修补片,包括补片主体1,补片主体1为圆形结构,补片主体1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片2,固定片2与补片主体1一体成型,固定片2上设置有缝合孔3,固定片2呈扇状结构,固定片2设置有十二个,十二个固定片2均布在补片主体1的外圆周,十二个固定片2构成与补片主体1相契合的圆环。补片主体1的中心部7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补片主体1的中心部7设置有加强条4,加强条4以补片主体1的圆心为起点向补片主体1的外圆周方向延伸。加强条4设置有六个,六个加强条4之间夹角为60°。补片主体1与加强条4之间沿补片主体1的周向上分布有周向缝合线6,补片主体1和加强条4之间沿加强条4的方向上分布有径向缝合线5。补片主体1、固定片2和加强条4均采用聚丙烯单丝和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丝混编而成的网片结构,聚丙烯单丝经纬交叉形成基础网架,聚乳酸单丝经纬交叉混编在基础网架的网隙之间,形成可降解网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片2和缝合孔3,进行疝修补手术时,将补片主体1放置到适当的位置后,通过固定片2来固定补片主体1,避免了用缝线进行缝合时造成的可能伤及神经分支、出现术后疼痛、对组织可能产生切割而失去有效的固定、甚至出现疝复发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当有些部位难以用固定片2固定时采用缝线穿过缝合孔3来固定,而且使得手术操作时间更短,补片固定更牢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节省了手术时间;通过设置的加强条4,保证了补片主体1的强度均匀,具有足够的抗扭曲能力;通过设置的径向缝合线5和周向缝合线6,利用径向缝合线5和周向缝合线6将补片主体1和加强条4复合,连接牢固,并且径向缝合线5和周向缝合线6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增强了补片主体1的抗扭曲能力;通过补片主体1的中心部7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使用时,将补片主体1的中心部7贴合待修补部位,由于中心部7对待修补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接触性,因此对腹股沟疝的修补效果更好,无需在手术中进行补片的整形,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通过补片主体1、固定片2和加强条4均采用聚丙烯单丝和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丝混编而成的网片结构,减少患者术后的异物感,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且具有防粘连和抗感染的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片主体,所述补片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补片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缝合孔,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以所述补片主体的圆心为起点向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片主体,所述补片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补片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缝合孔,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向外凸起呈草帽状结构,所述补片主体的中心部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以所述补片主体的圆心为起点向所述补片主体的外圆周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主体、固定片和所述加强条均采用聚丙烯单丝和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丝混编而成的网片结构,所述聚丙烯单丝经纬交叉形成基础网架,所述聚乳酸单丝经纬交叉混编在所述基础网架的网隙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霞珊巴嘎任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