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6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用于对被测点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同时将温度信号转为电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设定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点对应的电压值,比较两电压值后输出合适的电压信号;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决定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监测温度的高低,对温度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比较,接着进行合理的参数设计,最后确定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动速度,使对风扇的控制更加合理与可靠。

A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电源中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今,对电源功率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应的,对电源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大功率的开关电源一般都是通过风扇转动进行散热的,目前对风扇的控制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分为两种实施方式:1.通过设置温度高于阈值风扇就转动,且全速转动,温度低于阈值风扇就不转动;2.电源一开机就控制风扇转动。这些控制方法对电能的损耗较大,未有效、充分地利用电能;另外,当产品内部温度不高或者刚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风扇就全速转动散热时,产品的工作效率、风扇的使用寿命都会受影响。第二大类也有两种具体实施方式:1.通过微处理器的模数转换检测温度,然后输出PWM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扇的关断或转速或供电电压。该实施方式需要单片机或数字控制芯片来实现控制,而单片机性能易受高温影响,可靠性会变差;同时还需软件编程实现处理功能,程序漏洞会致使失效的风险。另外,该方式控制较复杂,成本较高;2.通过热敏电阻阻值变化感测温度,同时调节风扇的供电电压,达到控制风扇的目的。但该方式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风扇控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供电控制电路,无需单片机进行处理和控制,可通过监测产品内部的温度来控制风扇的供电电压,从而控制风扇转速,实现风扇的转速随产品内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端、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输入电压VI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的地端都接参考地;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用于对被测点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同时将温度信号转为电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设定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点对应的电压值,比较两电压值后输出合适的电压信号;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决定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速。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阻R1;热敏电阻Rntc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地端。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A;热敏电阻Rntc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接入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负相输入端,其连接点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地端。优选地,热敏电阻Rntc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MOS管Q1、二极管D1;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B的负相输入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C的负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C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10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MOS管Q1的源级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地端。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电阻R7一端连接基准电压Verf,电阻R10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级管Q4、电阻R11、电容C1;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阻R11一端与三级管Q4的发射极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级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级管Q4的集电极、电容C1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1另一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地端。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级管Q4、电阻R11、电容C1、电阻R12;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阻R12一端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三级管Q4的发射极;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级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级管Q4的集电极、电容C1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1另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供电控制模块的地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此处不赘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检测产品内部的温度,通过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温度的高低,控制供给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速,减少风扇因不合理控制产生的损耗,提高产品的平均效率;2、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纯硬件化的处理,设定所需温度点的阈值,使对风扇转动的控制,更合理,更可靠;3、对于本技术,由简单电路组合,能经过简便的计算,设计出合理的参数,便于设计,易于调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包括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端、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输入电压VI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端、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输入电压VI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的地端都接参考地;/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用于对被测点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同时将温度信号转为电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设定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点对应的电压值,比较两电压值后输出合适的电压信号;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决定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
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作为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端、供电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输入电压VIN;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的地端都接参考地;
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用于对被测点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同时将温度信号转为电压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设定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点对应的电压值,比较两电压值后输出合适的电压信号;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决定风扇的供电电压,控制风扇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阻R1;
热敏电阻Rntc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ntc、电阻R1、运算放大器U1A;
热敏电阻Rntc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VIN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接入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负相输入端,其连接点作为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温度采集及处理模块的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敏电阻Rntc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MOS管Q1、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朋李钱挺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