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9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包括防锈蚀涂层、防滑纹、拆装螺丝、伸长管、密封圈和无影光源,所述防锈蚀涂层下方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拆装螺丝一侧安装有伸长管,所述密封圈外侧安装有无影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防锈蚀涂层提高了椎间孔镜的防锈蚀能力和使用寿命;设置有防滑纹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产生活滑落的现象;设置有拆装螺丝便于椎间孔镜的安装与拆卸,使其在使用后的清理和消毒更加彻底;设置有伸长管便于对椎间孔镜工作长度的调节,使其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液体等进入到摄像头内,造成损坏;设置有无影光源使摄像头在摄像过程中的呈像更加清晰明显。

A kind of one hole and two channel fora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用设备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现有的椎间孔镜的使用范围逐渐增大,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相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进行手术,然后使用各种抓钳摘除各种组织,实现对病人椎间进行微创治疗,传统的椎间孔镜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导致其在使用结束后,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时,因其不便拆卸,导致其内部易产生死角难以清理,降低了椎间孔镜的清洁消毒的效率,同时现有的椎间孔镜因其内部缺少光源,或只具备单一的光源,导致椎间孔镜内的摄像头在摄像过程中的摄像效果较低,另外现有的椎间孔镜均是固定长度的,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长度无法调节,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椎间孔镜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导致其在使用结束后,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时,因其不便拆卸,导致其内部易产生死角难以清理,降低了椎间孔镜的清洁消毒的效率,同时现有的椎间孔镜因其内部缺少光源,或只具备单一的光源,导致椎间孔镜内的摄像头在摄像过程中的摄像效果较低,另外现有的椎间孔镜均是固定长度的,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长度无法调节,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包括孔镜本体、防锈蚀涂层、操作手杆、紧固器、调节旋轮、把持器、防滑纹、拆装螺丝、连接部、工作套管、伸长管、夹持部、髓核钳、转轴、孔道工作端面、固定座、吸浆通道、灌注通道、微型摄像探头、密封圈和无影光源,所述孔镜本体外侧表面均涂覆有防锈蚀涂层,所述孔镜本体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杆,所述操作手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器,所述孔镜本体一侧端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旋轮,所述孔镜本体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持器,所述把持器外表面均刻蚀有防滑纹,所述把持器上方通过拆装螺丝与孔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把持器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部,所述孔镜本体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套管,所述工作套管一端活动套接有伸长管,所述伸长管一侧端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髓核钳,所述夹持部下方安装有孔道工作端面,所述孔道工作端面内侧中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下方开设有吸浆通道,所述吸浆通道一侧对称开设有灌注通道,所述吸浆通道与灌注通道内侧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微型摄像探头,所述微型摄像探头内侧端部通过密封圈与孔道工作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微型摄像探头外侧两边均安装有无影光源,所述微型摄像探头和无影光源的输入端均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持器和工作套管的端部均通过拆装螺丝与孔镜本体之间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髓核钳一端活动安装有转轴。优选的,所述无影光源在微型摄像探头两侧呈对称式安装。优选的,所述孔镜本体为一种合金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防锈蚀涂层提高了椎间孔镜的防锈蚀能力和使用寿命;设置有防滑纹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产生活滑落的现象;设置有拆装螺丝便于椎间孔镜的安装与拆卸,使其在使用后的清理和消毒更加彻底;设置有伸长管便于对椎间孔镜工作长度的调节,使其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液体等进入到摄像头内,造成损坏;设置有无影光源使摄像头在摄像过程中的呈像更加清晰明显。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孔道工作端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孔镜本体;2、防锈蚀涂层;3、操作手杆;4、紧固器;5、调节旋轮;6、把持器;7、防滑纹;8、拆装螺丝;9、连接部;10、工作套管;11、伸长管;12、夹持部;13、髓核钳;14、转轴;15、孔道工作端面;16、固定座;17、吸浆通道;18、灌注通道;19、微型摄像探头;20、密封圈;21、无影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包括孔镜本体1、防锈蚀涂层2、操作手杆3、紧固器4、调节旋轮5、把持器6、防滑纹7、拆装螺丝8、连接部9、工作套管10、伸长管11、夹持部12、髓核钳13、转轴14、孔道工作端面15、固定座16、吸浆通道17、灌注通道18、微型摄像探头19、密封圈20和无影光源21,孔镜本体1外侧表面均涂覆有防锈蚀涂层2,孔镜本体1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杆3,操作手杆3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器4,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旋轮5,孔镜本体1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持器6,把持器6外表面均刻蚀有防滑纹7,把持器6上方通过拆装螺丝8与孔镜本体1固定连接,把持器6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部9,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套管10,工作套管10一端活动套接有伸长管11,伸长管11一侧端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夹持部12,夹持部12一侧固定安装有髓核钳13,夹持部12下方安装有孔道工作端面15,孔道工作端面15内侧中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一侧下方开设有吸浆通道17,吸浆通道17一侧对称开设有灌注通道18,吸浆通道17与灌注通道18内侧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微型摄像探头19,微型摄像探头19内侧端部通过密封圈20与孔道工作端面15密封连接,微型摄像探头19外侧两边均安装有无影光源21,微型摄像探头19和无影光源21的输入端均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为了便于把持器6和工作套管10的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把持器6和工作套管10的端部均通过拆装螺丝8与孔镜本体1之间固定安装。为了使髓核钳13更具灵活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髓核钳13一端活动安装有转轴14。为了扩大无影光源21的照射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无影光源21在微型摄像探头19两侧呈对称式安装。为了提高孔镜本体1的自身机械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孔镜本体1为一种合金材质的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椎间孔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孔镜本体1通过连接部9与外接控制机器之间固定连接,把持器6和其外表面的防滑纹7使医护人员在操作时的拿捏更加稳定,不产生滑动的现象,操作手杆3和调节旋轮5便于对工作套管10、伸长管11、夹持部12和髓核钳13等的操作和调节,使医护人员在操作椎间孔镜时更加方便,紧固器4便于将调节后器件的工作位置进行固定,吸浆通道17和灌注通道18便于椎间孔镜在工作时一些液体的灌注和汲取,微型摄像探头19便于将病人椎间的病况及时成像,无影光源21使微型摄像探头19在探射时更加清晰明显,密封圈20防止椎间液体等进入到微型摄像探头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包括孔镜本体(1)、防锈蚀涂层(2)、操作手杆(3)、紧固器(4)、调节旋轮(5)、把持器(6)、防滑纹(7)、拆装螺丝(8)、连接部(9)、工作套管(10)、伸长管(11)、夹持部(12)、髓核钳(13)、转轴(14)、孔道工作端面(15)、固定座(16)、吸浆通道(17)、灌注通道(18)、微型摄像探头(19)、密封圈(20)和无影光源(2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镜本体(1)外侧表面均涂覆有防锈蚀涂层(2),所述孔镜本体(1)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杆(3),所述操作手杆(3)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器(4),所述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旋轮(5),所述孔镜本体(1)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持器(6),所述把持器(6)外表面均刻蚀有防滑纹(7),所述把持器(6)上方通过拆装螺丝(8)与孔镜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把持器(6)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部(9),所述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套管(10),所述工作套管(10)一端活动套接有伸长管(11),所述伸长管(11)一侧端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一侧固定安装有髓核钳(13),所述夹持部(12)下方安装有孔道工作端面(15),所述孔道工作端面(15)内侧中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6),所述固定座(16)一侧下方开设有吸浆通道(17),所述吸浆通道(17)一侧对称开设有灌注通道(18),所述吸浆通道(17)与灌注通道(18)内侧中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微型摄像探头(19),所述微型摄像探头(19)内侧端部通过密封圈(20)与孔道工作端面(15)密封连接,所述微型摄像探头(19)外侧两边均安装有无影光源(21),所述微型摄像探头(19)和无影光源(21)的输入端均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孔双通道型椎间孔镜,包括孔镜本体(1)、防锈蚀涂层(2)、操作手杆(3)、紧固器(4)、调节旋轮(5)、把持器(6)、防滑纹(7)、拆装螺丝(8)、连接部(9)、工作套管(10)、伸长管(11)、夹持部(12)、髓核钳(13)、转轴(14)、孔道工作端面(15)、固定座(16)、吸浆通道(17)、灌注通道(18)、微型摄像探头(19)、密封圈(20)和无影光源(2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镜本体(1)外侧表面均涂覆有防锈蚀涂层(2),所述孔镜本体(1)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杆(3),所述操作手杆(3)底部固定安装有紧固器(4),所述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旋轮(5),所述孔镜本体(1)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把持器(6),所述把持器(6)外表面均刻蚀有防滑纹(7),所述把持器(6)上方通过拆装螺丝(8)与孔镜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把持器(6)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部(9),所述孔镜本体(1)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套管(10),所述工作套管(10)一端活动套接有伸长管(11),所述伸长管(11)一侧端部上方固定安装有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一侧固定安装有髓核钳(13),所述夹持部(12)下方安装有孔道工作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程国李振琦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复兴风湿病颈腰椎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