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7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杯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降温保温杯。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外壁套设有至少一块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制成的环形相变材料块,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底部相变材料块,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夹层,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位于内胆外壁与夹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并且先将相变材料制成环状块,之后再将块状的相变材料套在杯子内胆外壁,此种采用粉末状的相变材料,且单独制成的相变材料整体密度均匀,吸热储热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影响杯体形状,提升产品合格率。

A cool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保温杯
本技术属于杯子
,特指一种降温保温杯。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日常生活用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譬如杯子,普遍的杯子主要分为普通杯子和保温杯,为了便于人们能够快速喝到温水,市面上也逐渐出现了降温杯,正如前几年在网上大火的“55度降温杯”,此种降温杯通过在杯体内胆与外壳之间添加相变材料(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使得在热水加入内胆之后,相变材料能够迅速吸热,从而达到降低水温的作用,使得水温能够在短时间内降温到“55度”的状态。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8692813U提出了一种冷却杯,该冷却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杯座设置在所述杯体的一端;所述杯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沿杯体轴向平行排列的至少一层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中充装有相变工质;所述杯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对所述散热管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该冷却杯通过内壁和外壁之间的散热管以及散热管中的相变工质,可使冷却杯中的液体快速散热,达到将热水冷却的目的,但是,此杯子由于要在内壁和外壁之间铺设沿杯体轴向平行排列的至少一层散热管,并在散热管中填充相变工质,为了避免相变工质露出,还要在杯体的两端设置用于对散热管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整个结构趋于复杂,因此加工难度较高,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并不够实用。为了简化工艺,现有的降温杯也有些是直接将相变材料放置在内胆与外壳之间,其在加工上,是在填充层内直接灌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的相变材料,之后再通过机器将填充层内的相变材料压实,由于杯体的限制,按压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造成杯体的变形;但按压力度一旦受到限制就不能将相变材料按压的很密,密度也不均匀,这样形成的相变材料之间会存在空隙,这些空隙就会影响降温杯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产制造方便,相变材料密度均匀,吸热储热效果好的降温保温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温保温杯,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内成型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腔,内胆上端与外壳相连形成杯口,内胆外壁套设有至少一块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制成的环形相变材料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为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的块状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夹层,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位于内胆外壁与夹层之间,所述夹层与外壳之间形成有真空区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两块环形相变材料块之间设有受热后可液化的低温相变材料层。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底部相变材料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相变材料块内设有金属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件及底部相变材料块通过高导热胶粘贴在所述内胆底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件为导热金属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金属块的材料为铝。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层底部向外凸出形成真空凸点,真空凸点内开设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外端通向所述真空区域,抽气通道内设有用于封堵抽气通道的堵块。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底座,底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环,连接环焊接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内侧或外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相变材料块边侧与夹层之间设置有形变区域,所述底部相变材料块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空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末状的相变材料为由脂类衍生物,石墨烯,交联剂,硅藻土,有机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并粉碎研磨形成的粉末状材料。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直接采用已经用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制好的环状块,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液体的相变材料,此种采用粉末状的相变材料,且单独进行压制出的相变材料整体密度均匀,紧实,吸热储热效果更好,使得降温迅速且能够保温,稳定性也更高,加工效率及质量大大提升。本技术是将相变材料利用压力机压制成环状块,之后再将块状的相变材料套在杯子内胆外壁,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杯子填充层内进行压实的方式,对杯子不会产生过大的压迫力,避免由于压制相变材料导致杯体崩坏的情况产生。本技术在相邻的环形相变材料块之间用低温的相变材料填充,低温相变材料的特性是受热能够液化,环形相变材料块在受热后会进行膨胀,低温相变材料受热液化后给环形相变材料块提供形变空间,冷却后又会重新固化,又能达到填缝的作用,使得相变材料区域无论是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状态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密封性和紧实度。本技术在杯体底部的底部相变材料块里设置有金属件,导热金属优选铝材料,同时,金属件及底部相变材料块是利用高导热胶粘贴在内胆底部的,通过高导热胶能够让内胆底部的热量快速传到金属件,而金属件和底部相变材料块紧贴在一起,所以温度又可以快速传到底部相变材料块上,增加金属件可以使杯内液体温度快速降下来,反之亦然,可以快速进行升温,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剖视图之一。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截面剖视图之二。图4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内胆;2-外壳;3-环形相变材料块;4-底部相变材料块;5-夹层;6-真空区域;7-低温相变材料层;8-金属件;81-高导热胶;9-底座;91-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降温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外壳2,所述内胆1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置腔,内胆1上端与外壳2相连形成杯口,内胆1外壁套设有若干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经过压制形成的环形相变材料块3(每个环形相变材料块的高度尺寸不唯一也可以不相同,环形相变材料块的数量按照实际杯子尺寸的大小来设定,普遍在1-25个之间),所述内胆1底部设有底部相变材料块4,所述内胆1和外壳2之间设有夹层5和真空区域6,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位于内胆1外壁与夹层5之间,如图2所示,底部相变材料块4边侧与夹层5之间留有形变区域41,为底部相变材料在吸热后进行膨胀形变提供空间,防止因底部相变材料受热膨胀,导致杯子整体破损,影响杯子的使用效果;所述真空区域6位于夹层5与外壳2之间。降温杯还包括底座9,具体的,如图2所示,底座9边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环91,所述外壳2底部向内或向外凸出形成与连接环91配合的连接台21,连接环91通过激光焊接于所述外壳2底部的连接台21上(图2中连接台21向内形成,使得连接环外扣在外壳上,反之连接台也可以外凸,使得连接环内扣在外壳上,优选连接方式为外扣,可以增强结构的密封性)。底座9中部向上凸起,但与底部相变材料块4之间还留有空隙42,便于为底部相变材料在吸热后进行膨胀形变提供空间。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夹层5底部向外凸出形成真空凸点51,该凸点51内开设有抽气通道53,抽气通道5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内成型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腔,内胆(1)上端与外壳(2)相连形成杯口,内胆(1)外壁套设有至少一块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制成的环形相变材料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保温杯,包括内胆(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内成型有可容纳液体的容置腔,内胆(1)上端与外壳(2)相连形成杯口,内胆(1)外壁套设有至少一块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制成的环形相变材料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为由粉末状的相变材料经压力机压制成型的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和外壳(2)之间设有夹层(5),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3)位于内胆(1)外壁与夹层(5)之间,所述夹层(5)与外壳(2)之间形成有真空区域(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环形相变材料块(3)之间设有受热后可液化的低温相变材料层(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底部设有底部相变材料块(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相变材料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奔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