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69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包括: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呈现成中空的半柱体,并包括半圆形的前壁、半圆形的后壁及连接前壁和后壁的拱形壁,前壁、后壁和拱形壁均包括里层、外层及与里层和外层相连并将里层、外层之间的内腔分隔为多个隔腔的多个隔条,其中前壁的隔腔自该前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前壁的弧形顶边,后壁的隔腔自该后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后壁的弧形顶边,拱形壁的隔腔沿该拱形壁的一个平直底边延伸到该拱形壁的另一个平直底边,且为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没有使用骨架并能够在充气后依旧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

A framework free inflatable 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
本技术涉及野营帐篷
,具体涉及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型帐篷已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逐渐被户外充气帐篷所代替,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中国技术CN201258605Y揭露了一种双压式大型充气帐篷,其包括高压充气骨架和包被于骨架上的低压密闭篷布。虽然该双压式大型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以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但是其低压密闭篷布必须依靠高压充气骨架来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没有使用骨架并能够在充气后依旧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包括:所述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呈现成中空的半柱体,并包括半圆形的前壁、半圆形的后壁及连接所述前壁和后壁的拱形壁,所述前壁、后壁和拱形壁均包括里层、外层及与所述里层和外层相连并将所述里层、外层之间的内腔分隔为多个隔腔的多个隔条,其中所述前壁的隔腔自该前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前壁的弧形顶边,所述后壁的隔腔自该后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后壁的弧形顶边,所述拱形壁的隔腔沿该拱形壁的一个平直底边延伸到该拱形壁的另一个平直底边,且为拱形。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壁、后壁和/或拱形壁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充气的充气嘴和用以释放其内部气体的放气嘴。进一步地,所述前壁、后壁和拱形壁三者为一体式结构,所有的所述隔腔顺序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壁和/或后壁上设有门口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拱形壁上设有窗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里层和外层的材料均为聚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隔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和牛津布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隔条与里层之间的连接和所述隔条与外层之间的连接均为粘接或熔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拉环、缆绳和地钉,所述拉环的数量为多个,全部或部分所述拉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拱形壁上。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壁、后壁和/或拱形壁上设置有挂钩。本技术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呈现成半柱体状,且因半柱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导流效果,所以能提高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的抗变形能力,尤其是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主要由前壁、后壁及拱形壁构成,其中前壁、后壁和拱形壁都具有增加各自刚度的隔腔,并按照各壁的结构特点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隔腔以促使各壁的刚度最大化,以大幅度提高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保证其可以更好地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此外,隔腔还能够降低热传导,提高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的保温效果。本技术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简单、紧凑,质量较轻,制造成本较低,尺寸拓展性好(尤其是长度尺寸不受限制),使用方便可靠,折叠性好,保温效果好,空投损坏率低,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无骨架式充气帐篷的局部截面图。如图1所示,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包括在充气后呈现成中空的半柱体,并包括半圆形的前壁1031、半圆形的后壁(未示出)及连接前壁1031和后壁的拱形壁1032,前壁1031、后壁和拱形壁1032均包括里层101、外层102及与里层101和外层102相连并将里层101、外层102之间的内腔分隔为多个隔腔1051的多个隔条1041,其中前壁1031的隔腔1051自该前壁1031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前壁1031的弧形顶边,后壁的隔腔1051自该后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后壁的弧形顶边,拱形壁1032的隔腔1051沿该拱形壁1032的一个平直底边延伸到该拱形壁1032的另一个平直底边,且为拱形。其中,里层101和外层102的材料优选为聚氯乙烯(PVC)和聚偏氟乙烯(PVDF)中的一种,隔条1041的材料优选为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和牛津布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在充气后呈现成半柱体状,且因半柱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导流效果,所以能提高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在充气后的抗变形能力,尤其是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主要由前壁1031、后壁及拱形壁1032构成,其中前壁1031、后壁和拱形壁1032都具有增加各自刚度的隔腔1051,并按照各壁的结构特点设置了不同形式的隔腔1051以促使各壁的刚度最大化,以大幅度提高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在充气后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保证其可以更好地抵御风、雨、雪等恶劣环境。此外,隔腔1051还能够降低热传导,提高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的保温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前壁1031、后壁和/或拱形壁1032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充气的充气嘴和用以释放其内部气体的放气嘴。为了方便充气和放弃操作的实施,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的前壁1031、后壁和拱形壁1032三者可为一体式结构,所有的隔腔1051顺序连通。当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内所有的隔腔1051构建为顺序连通时,只要操控一个第一充气嘴或第一放气嘴,就能对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的整体进行充气或放气。优选地,每个隔条1041与其所在壁的底边在垂直方向上还有一定距离,比如150~350mm,使得相邻的隔腔1051在靠近地面处连通。其中,第一充气嘴和第一放气嘴优选为1~3个。在本实施例中,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的隔条1041与里层101和外层102粘接或熔接。如果隔条1041与里层101或外层102为一体式结构,那么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的制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采用粘接或熔接的方式来实施隔条1041与里层101和外层102的连接,这一做法的好处是方便改变隔条1041的数量和尺寸,通过微调制作工艺便可获得不同成本和刚度(充气后)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对于风力较大的使用地区,建议增加隔条1041的数量,对于风力较小的使用地区,建议减少隔条1041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还包括门口结构2和窗口结构3,其中门口结构2设于前壁1031或后壁上,而窗口结构3设在拱形壁1032上。更优选地,窗口结构3中可设有纱网或者窗帘,门口结构2中可设有门帘。该无骨架式充气帐篷100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呈现成中空的半柱体,并包括半圆形的前壁、半圆形的后壁及连接所述前壁和后壁的拱形壁,所述前壁、后壁和拱形壁均包括里层、外层及与所述里层和外层相连并将所述里层、外层之间的内腔分隔为多个隔腔的多个隔条,其中所述前壁的隔腔自该前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前壁的弧形顶边,所述后壁的隔腔自该后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后壁的弧形顶边,所述拱形壁的隔腔沿该拱形壁的一个平直底边延伸到该拱形壁的另一个平直底边,且为拱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在充气后呈现成中空的半柱体,并包括半圆形的前壁、半圆形的后壁及连接所述前壁和后壁的拱形壁,所述前壁、后壁和拱形壁均包括里层、外层及与所述里层和外层相连并将所述里层、外层之间的内腔分隔为多个隔腔的多个隔条,其中所述前壁的隔腔自该前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前壁的弧形顶边,所述后壁的隔腔自该后壁的平直底边垂直延伸到该后壁的弧形顶边,所述拱形壁的隔腔沿该拱形壁的一个平直底边延伸到该拱形壁的另一个平直底边,且为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壁、后壁和/或拱形壁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充气的充气嘴和用以释放其内部气体的放气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后壁和拱形壁三者为一体式结构,所有的所述隔腔顺序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骨架式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纲姜松柏韩玉维白云峰朱海燕张杰江浩裴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中电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