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64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弯管、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弯管,包括管体,管体内部具有中空的管腔,且管腔的中心轴线为空间曲线,这有利于提升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的场地通行能力。

Bends, material conveyors and engineering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弯管、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中,受底盘车桥以及上料高度等的影响,一般物料输送装置倾斜布置,且料斗出口与输送管入口之间设置弯管予以连接,弯管的最低点形成物料输送装置的最低点。现有技术中,弯管管腔的中心轴线通常为平面曲线,这种情况下,弯管的最低点离地面较近,不仅影响车辆的场地通行能力,还易造成物料在弯管中的堆积,影响物料输送的平顺性,甚至引发堵管及爆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为:提升工程车辆的场地通行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弯管,其包括管体,管体内部具有中空的管腔,且管腔的中心轴线为空间曲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管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相对于第一管段弯折,且第一管段的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为管体的第一端,第二管段的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为管体的第二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段相对于第一管段弯折90°。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本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物料输送件和第二物料输送件,并且还包括本技术的弯管,第一物料输送件、弯管和第二物料输送件沿着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物料输送件和第二物料输送件连接,且管体的第二端高于管体的第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的第一端端面的法线垂直于第一物料输送件的用于与管体连接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料输送件为料斗;和/或,第二物料输送件为输送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弯管与第一物料输送件和第二物料输送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其包括底盘,并且其还包括本技术的物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车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为混凝土泵车或喷浆车。本技术所提供的弯管,其管腔的中心轴线不再为平面曲线,而为空间曲线,这使得将该弯管应用于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的物料输送装置上时,弯管的最低点可以被升高,从而有利于提升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的场地通行能力。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示出图1中弯管的主视图。图3示出图2的仰视图。图4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混凝土泵车的结构示意简图。图5示出图4中弯管的主视图。图6示出图5的仰视图。图中:1’、油缸;3’、输送缸;4’、料斗;5’、弯管;5a’、第一端;5b’、第二端;5c’、中心轴线;6’、输送管;7’、底盘;1、油缸;3、输送缸;4、料斗;5、弯管;51、第一管段;52、第二管段;5a、第一端;5b、第二端;5c、中心轴线;6、输送管;7、底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在本技术中,工程车辆可以为混凝土泵车及喷浆车等,而为了描述方便,以下仅以工程车辆为混凝土泵车的情况为例予以说明。混凝土泵车是利用压力实现混凝土连续输送的一种工程车辆,其一般在汽车底盘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通常包括汽车底盘以及集成于汽车底盘上的物料输送装置和臂架系统等。除了能够现场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泵车同时还能通过臂架系统完成布料作业,在臂架的工作范围内均可随意改变混凝土的浇注点。混凝土泵车一般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配套使用,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布料高度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地,混凝土泵车的高度也受到限制。图1-3示出了现有混凝土泵车的物料输送装置及其弯管结构。如图1-3所示,混凝土泵车的物料输送装置设置在底盘7’上,并包括沿着物料(即混凝土)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并连接的油缸1’、输送缸3’、料斗4’、弯管5’和输送管6’。工作时,油缸1’正推和反推输送缸3’的活塞,实现对料斗4’中混凝土的正向泵送和反向吸收,其中被正向泵送的混凝土从料斗4’经由弯管5’流入输送管6’中,实现对混凝土的正向输送。由图1可知,油缸1’、输送缸3’、料斗4’和弯管5’均沿着物料输送方向向下倾斜布置,而输送管6’则由弯管5’向上延伸,因此,弯管5’形成物料输送装置的最低处,弯管5’的最低点形成物料输送装置的最低点。实际上,弯管5’的最低点也是整个上车系统的最低点。这种情况下,弯管5’的最低点的离地高度,对于整车的通过性能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弯管5’,如图2和图3所示,其管腔的中心轴线5c’为平面曲线,这种情况下,弯管5’为一种直线式弯管,其管体的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彼此共面,第一端5a’的中心与第二端5b’的中心的连线沿着第一端5a’端面的法向,换句话说,第一端5a’的中心与第二端5b’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一端5a’端面的法线共线,使得如图1所示,当弯管5’被安装于物料输送装置中后,其第一端5a’的中心与第二端5b’的中心的连线沿着安装平面(即料斗4’的用于与弯管5’连接的表面)的法向,造成弯管5’的最低点的离地高度h较小,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5),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具有中空的管腔,且所述管腔的中心轴线(5c)为空间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5),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部具有中空的管腔,且所述管腔的中心轴线(5c)为空间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5),其特征在于,所管体包括第一管段(51)和第二管段(52),所述第二管段(52)相对于所述第一管段(51)弯折,且所述第一管段(51)的远离所述第二管段(52)的一端为所述管体的第一端(5a),所述第二管段(52)的远离所述第一管段(51)的一端为所述管体的第二端(5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52)相对于所述第一管段(51)弯折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横截面呈圆形。


5.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物料输送件和第二物料输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弯管(5),所述第一物料输送件、所述弯管(5)和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件沿着物料输送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超波曹富龙王友刚庄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