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性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9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渗透性排水沟,包括梯形主体,所述梯形主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互相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侧板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板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连接,而设置的梯形主体,由于梯形主体的结构特性,使得梯形主体的承重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而设置的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以及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

A kind of permeable drainage d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性排水沟
本技术涉及雨水排放
,具体涉及一种渗透性排水沟。
技术介绍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排水沟设计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现有技术中很多排水沟均为雨水排泄流动所应用,排水沟主要安装于地面,所用材料均为金属制格栅盖,土烧制沟体,铁质沟体,质量重,抗压性不强,金属制格栅盖容易变形,土烧制沟体压力过大易碎,且现有传统技术均为普通雨水流动的通道,尚未做到雨水排放与渗透,这样水流过大时会产生阻塞,造成洪涝灾害。而现有技术采用的材质,为了考虑成本,通用件基本均为劣质塑料或金属制成,耐用性低,设计均为直角较多,水流量减少,阻力增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渗透性排水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性排水沟,具备使得产品耐腐蚀性好、强度高、内阻小、抗拉、抗弯,寿命长渗透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直角较多,水流量减少,水流阻力增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包括梯形主体,所述梯形主体的顶部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互相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侧板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侧板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凹槽处卡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板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且所述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的大小直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的直径,且所述梯形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扣,且所述第一连接插扣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梯形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插扣,所述第二连接插扣与第一连接插扣相适配。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连接板的夹角为90-16°,且所述梯形主体为PP聚丙烯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其中梯形主体的外侧设有土工布,且所述土工布的中部与梯形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土工布的内侧填充有碎石。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其中梯形主体的内侧设有两组加固板,两组所述加固板互相远离,且所述加固板的顶部一侧与梯形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其中加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板的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其中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连接板的螺纹凹槽处与固定板的螺纹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连接板的螺纹凹槽处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板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连接,而设置的梯形主体,由于梯形主体的结构特性,使得梯形主体的承重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而设置的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以及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使得雨水能够快速的进入排水沟渠,极大的减少了雨水过滤时的阻力,且能够使得雨水快速的进行流通,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连接板的夹角,减少了阻塞现象的产生,降低了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通过设置的填充碎石,能够配合土工布,能够配合梯形主体,使得梯形主体连接的排水渠,能够稳定的连接在地面之下。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加固板与梯形主体的配合,能够使得连接板与梯形主体进行稳定的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螺栓,可以配合设置的加固板,能够使得加固板可以更加稳定的连接在连接板上,通过设置的连接板与加固板以及固定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强连接板的抗压能力,减弱整体装置的抗压应力,使得整体装置整体的抗压应力分布能够较为均匀,有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土工布与梯形主体连接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梯形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出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形主体;2、第一侧板;3、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4、第二侧板;5、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6、连接板;7、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8、第一连接插扣;9、第二连接插扣;10、土工布;11、碎石;12、加固板;13、连接螺栓;14、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渗透性排水沟,包括梯形主体1,梯形主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4,且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4互相远离,第一侧板2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第一侧板2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3,第二侧板4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第二侧板4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5,且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4的凹槽处卡合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连接板6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7,且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5的大小直径均相等,且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7的直径大于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5的直径,且梯形主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扣8,且第一连接插扣8位于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4之间,梯形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插扣9,第二连接插扣9与第一连接插扣8相适配,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4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板6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连接,而设置的梯形主体1,由于梯形主体1的结构特性,使得梯形主体1的承重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而设置的第一长方椭圆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性排水沟,包括梯形主体(0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主体(01)的顶部设有第一侧板(02)和第二侧板(04),且所述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互相远离,所述第一侧板(02)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侧板(02)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所述第二侧板(04)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侧板(04)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且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的凹槽处卡合有连接板(06),所述连接板(06)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板(06)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07),且所述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的大小直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07)的直径大于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的直径,且所述梯形主体(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扣(08),且所述第一连接插扣(08)位于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之间,所述梯形主体(0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插扣(09),所述第二连接插扣(09)与第一连接插扣(08)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性排水沟,包括梯形主体(0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主体(01)的顶部设有第一侧板(02)和第二侧板(04),且所述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互相远离,所述第一侧板(02)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侧板(02)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所述第二侧板(04)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侧板(04)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且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的凹槽处卡合有连接板(06),所述连接板(06)的顶部开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板(06)的椭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07),且所述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的大小直径均相等,且所述第三长方椭圆渗水孔(07)的直径大于第一长方椭圆渗水孔(03)与第二长方椭圆渗水孔(05)的直径,且所述梯形主体(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扣(08),且所述第一连接插扣(08)位于第一侧板(02)与第二侧板(04)之间,所述梯形主体(0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插扣(09),所述第二连接插扣(09)与第一连接插扣(08)相适配。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积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竞舟雨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