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222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铅蓄电池为具有将多个正极板以及多个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极板组的铅蓄电池,所述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将隔离件加工成相互对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袋状的工序。将隔离件加工成袋状的工序包含形成接合部的工序,该接合部包含第一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在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形成接合部的工序包含,以至少一个第一凸条与至少一个第二凸条在接合部中交叉的方式,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a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除车载用、工业用外,还在各种用途中使用。铅蓄电池包含负极板、正极板、夹设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的隔离件以及电解液。电解液通常利用硫酸水溶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袋状的聚乙烯制隔离件中收容有负极板,且袋状的隔离件在负极板侧具有凸条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凸条形成于袋状的隔离件的内侧。在将隔离件形成为袋状的情况下,通常将隔离件折弯成U字状,并将两侧边缘部接合。作为两侧边缘部的接合的方法,可列举啮合密封、热密封以及超声波密封的方法,或使用粘接材料或粘接带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7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590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例示的在内侧形成有凸条的袋状的隔离件的制造中,在将隔离件的两侧边缘部接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在接合面上形成有凸条的隔离件。然而,若将在接合面上形成有凸条的隔离件重合而使两侧边缘部接合,则由于凸条的配置,有时不能获得充分的接合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铅蓄电池为具有将多个正极板以及多个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极板组的铅蓄电池,上述制造方法包含将上述隔离件加工成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袋状的工序,将上述隔离件加工成袋状的工序包含形成接合部的工序,该接合部包含上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在上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形成上述接合部的工序包含,以至少一个上述第一凸条与至少一个上述第二凸条在上述接合部交叉的方式,使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在铅蓄电池中使用的袋状隔离件的接合部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铅蓄电池用隔离件的外观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将铅蓄电池用隔离件加工成袋状前的隔离片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使隔离片材重合时的内凸条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的另外的形态的表示将铅蓄电池用隔离件加工成袋状前的隔离片材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图2的另外的形态的表示将铅蓄电池用隔离件加工成袋状前的隔离片材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2的另外的形态的表示将铅蓄电池用隔离件加工成袋状前的隔离片材的示意图。图7是对使用了袋状隔离件的铅蓄电池的一部分切开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为具有将多个正极板以及多个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极板组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含将隔离件加工成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袋状的工序。将隔离件加工成袋状的工序包含形成接合部的工序,该接合部包含第一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在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形成接合部的工序包含,以至少一个第一凸条与至少一个第二凸条在接合部中交叉的方式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在设置于第一区域内以及第二区域内的规定的区域内(优选为,内周缘部)形成有用于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订合为袋状的接合部。具体而言,例如将在相同的主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1个隔离片材对折,使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对置,由此能够形成接合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将1个隔离片材重合成U字形状,能够制造袋状隔离件,该袋装隔离件被折弯的部分成为下端部,在左侧端部侧以及右侧端部侧设置有接合部,在上端部具有开口。然而,也可以通过将隔离片材的右侧端部(或左侧端部)设为折弯部分,在左侧端部侧(或右侧端部侧)以及下端部侧形成接合部,来制造袋状隔离件。或者,也可以通过将在主面具有第一区域的第一半片材和在主面具有第二区域的第二半片材层叠,使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对置,来制造袋状隔离件。在该情况下,使半片材2片重合,在左侧端部侧、右侧端部侧以及下端部侧形成接合部,从而能够制造袋状隔离件。袋状隔离件用于收容铅蓄电池的正极板或负极板。这里,在袋状隔离件中,将用于插入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开口被设置的方向定义为隔离件的上侧(铅垂方向),将其相反的一侧定义为下侧。另外,在像这样定义隔离件的上下时,将朝向左的方向设为隔离件的左侧,将朝向右的方向设为隔离件的右侧。另外,凸条是指从隔离件的一面突出的突起部分,为了抑制隔离件与极板的紧贴,并抑制由隔离件的氧化劣化引起的破损以及/或渗透短路而设置。凸条以规定的图案设置在隔离件的表面。袋状隔离件的外形形状可形成为与第一区域的外形相似的形状。优选为,第一区域的外形为四边形形状。在该情况下,袋状隔离件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外形。通过在构成该四边形的至少2边的附近的区域设置有接合部,从而能够将隔离片材(或,半片材2片)加工成袋状。袋状隔离件的外形并不限定于四边形,也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例如,多角形或圆弧形状等)。构成多边形的边不需要精确的直线,也可以具有曲线部分或曲折的部分。例如,在通过折弯而制成外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的袋状隔离件的情况下,只要接合区域设置于与三角形的1边对应的一个端部侧即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构成袋状隔离件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优选为,隔离片材或半片材在第一区域内以及第二区域内具有接合区域和极板区域。对于接合区域而言,为包含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订合为袋状的接合部的区域,考虑接合所涉及的定位余量等,设定位比接合部更宽的区域。优选为,接合区域设置于隔离片材或半片材的端部侧,能够将到该端部为止的距离处于规定的距离内的周边区域设为接合区域。相对于此,极板区域为与接合区域隔离的区域,且在袋状隔离件收容了正极板或负极板时,为与该正极板或负极板对置的区域。在接合区域设置于隔离片材或半片材的端部侧的情况下,可以以包含该端部的方式设置接合部。或者,在接合区域内,对于接合部而言,也可以与袋状隔离件的端部的轮廓(即,隔离片材或者半片材的端部的轮廓)平行地延伸而形成,也可以为,以与袋状隔离件的端部的轮廓不同的任意的轮廓形状延伸而形成。在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在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将接合后的袋状隔离件的内表面设为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在接合后的袋状隔离件中,第一区域在第一面上,第二区域在第二面上。第一凸条形成于第一面上的第一区域内的极板区域,由此能够抑制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中的任一个极板与第一面紧贴。同样地,第二凸条形成于第二面上的第二区域内的极板区域,由此能够抑制上述任一个极板与第二面紧贴。设置于极板区域的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抑制在收容正极板或负极板时由隔离件的氧化劣化引起的破损以及/或渗透短路。在以下中,将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通称为“内凸条”。通常,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以线状的图案配置,使得多个凸条在规定的区域内分别与邻接的凸条平行地具有规定的间隔。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内凸条)也形成于第一区域内以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铅蓄电池具有将多个正极板以及多个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极板组,其中,/n所述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将所述隔离件加工成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袋状的工序,/n将所述隔离件加工成袋状的工序包含形成接合部的工序,所述接合部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n在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n在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n形成所述接合部的工序包含,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条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接合部中交叉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13631.一种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铅蓄电池具有将多个正极板以及多个负极板隔着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极板组,其中,
所述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将所述隔离件加工成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袋状的工序,
将所述隔离件加工成袋状的工序包含形成接合部的工序,所述接合部包含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
在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
形成所述接合部的工序包含,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条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接合部中交叉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接合部的工序包含,将在相同的主面具有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且具有平行的对边的四边形形状的一个隔离片材以从与所述对边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方向作为轴而进行对折,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对置的工序,
在所述隔离片材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凸条以及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主面上一同沿同一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隔离片材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凸条以及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主面上一同沿与所述对边平行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隔离片材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凸条以及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主面上一同沿与所述对边垂直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贤京真观和田秀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