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14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04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利用所述PRACH时频资源传输所述前导序列,并利用所述前导序列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的PUSCH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监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B。本公开将前导序列与数据同时发送,在发送前导序列及数据后可以对基站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MsgB进行监听并接收,可以实现终端与基站两步交互即实现随机接入,缩小的时延。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预见,随着海量的IoT设备逐渐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IoT设备数将更加惊人。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5GNR)。IoT设备需要基站建立连接,IoT设备在完成小区搜索实现下行同步后,需要进行上行同步或传输数据,这个过程通常称为随机接入过程。在相关技术中,NR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随机接入:步骤1: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Msg1);步骤2:基站向终端返回随机接入响应(Msg2);步骤3:终端向基站发送消息3(Msg3);步骤4:基站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Msg4)。然而,相关技术需要终端与基站交互4步才能完成随机接入过程,这对时延要求敏感的终端来说,时延太长。3GPP工作组织提出终端与基站交互2步完成随机接入过程,上行消息定义为MsgA,至少包含原4步中的Msg1和Msg3内容,下行消息定义为MsgB,至少包含原4步中的Msg2和Msg4内容。因此,如何进行MsgA数据的传输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利用所述PRACH时频资源传输所述前导序列,并利用所述前导序列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的PUSCH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监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B。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包括PUSCH时域资源集合及PUSCH频域资源集合,所述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包括: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PUSCH时域资源集合,包括: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包括: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确定为所述起始时隙,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确定为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以及时域连续占用的数量,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第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确定为所述结束时隙,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第一个时域符号确定为所述结束时域符号;根据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和连续占用的数量,以及所述结束时隙确定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和连续占用的数量,以及所述结束时域符号确定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时隙偏移量和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根据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量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将与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隙符号所在的时隙邻近的上行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间隔时隙数目及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将与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隙符号所在的时隙偏移所述间隔时隙数目个时隙的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将相同时隙内的前一个相邻PRACH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符号所在的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将所述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符号作为所述起始时域符号,或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与所述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符号确定所述起始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PUSCH时域资源长度及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包括:根据所述起始时隙、所述起始时域符号,以及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确定所述时域资源集合结束时隙和结束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前导序列的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及频域连续占用的数量、PUSCH时域资源长度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包括:根据所述前导码序列的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及频域连续占用的数量、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所述前导序列集合中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结束时隙及所述结束时域符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包括: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频域偏移和/或频域参考点,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包括:根据PRACH频域资源集合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或所述频域参考点及所述频域偏移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包括:将前一个频域临近的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确定为频域临近的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n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n利用所述PRACH时频资源传输所述前导序列,并利用所述前导序列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的PUSCH时频资源传输数据;/n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监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
利用所述PRACH时频资源传输所述前导序列,并利用所述前导序列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的PUSCH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监听随机接入响应消息Msg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包括PUSCH时域资源集合及PUSCH频域资源集合,所述根据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前导序列、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频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集合及所述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
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PUSCH时域资源集合,包括:
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
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包括:
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确定为所述起始时隙,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确定为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以及时域连续占用的数量,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
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第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确定为所述结束时隙,将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第一个时域符号确定为所述结束时域符号;
根据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和连续占用的数量,以及所述结束时隙确定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长度和连续占用的数量,以及所述结束时域符号确定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时隙偏移量和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
根据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以及所述时隙偏移量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
将与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隙符号所在的时隙邻近的上行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间隔时隙数目及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
将与所述PRACH时频资源中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时隙符号所在的时隙偏移所述间隔时隙数目个时隙的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确定在所述起始时隙中的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起始符号索引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起始时隙、起始时域符号,还包括:
将相同时隙内的前一个相邻PRACH时域资源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隙作为所述起始时隙,将所述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域符号作为所述起始时域符号,或根据所述起始符号索引与所述对应的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符号确定所述起始时域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PUSCH时域资源长度及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包括:
根据所述起始时隙、所述起始时域符号,以及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确定所述时域资源集合结束时隙和结束时域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前导序列的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及频域连续占用的数量、PUSCH时域资源长度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所述PUSCH时域资源集合的结束时隙、结束时域符号,包括:
根据所述前导码序列的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及频域连续占用的数量、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所述前导序列集合中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的映射关系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结束时隙及所述结束时域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包括:
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
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频域偏移和/或频域参考点,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PRACH频域资源集合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或所述频域参考点及所述频域偏移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包括:
将前一个频域临近的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确定为频域临近的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前导码序列数量、PUSCH频域资源长度、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所述映射关系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连续占用的数量及所述PRACH频域资源数量,所述确定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PUSCH频域资源长度、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连续占用的数量,多个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PUSCH频域资源大集合的结束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数量、所述PUSCH频域资源的长度、PUSCH时域资源长度及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的至少一种,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结束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起始位置、前导码序列数量、PUSCH频域资源长度、PUSCH时域资源长度及所述PUSCH时域资源长度的时域连续占用的数目、所述映射关系的至少一种,和所述PRACH频域资源数量确定包括多个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的PUSCH频域资源大集合的结束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包括波束与所述PRACH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所述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还包括:
根据所选波束及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所述PRACH时频资源;
根据所述时频资源以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PUSCH频域资源集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集合,所述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前导序列集合中的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SCH时频资源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前导序列集合中的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多个PUSCH时频资源具有一对多的映射关系;或
所述前导序列集合中的多个前导序列与所述PUSCH时频资源集合中的P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兴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