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13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源小区的邻区;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实现提高邻区切换的效率。

A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figure neighborhood before cell hand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本案是以申请号为201710195422.2,申请日为2017年3月29日,名称为《一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为母案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几代的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应用最广的通信方式。以LTE网络为代表的全球4G网络持续增加,用户稳步增长,全球4G市场已经从起步期进入到迅速发展期。随着LTE的发展,基站越来越多,复杂的邻区关系会导致漏小区和错小区,进而导致切换小区时失败而掉话,因此准确的邻区关系配置是保证移动网络性能的基本要求。现有的配置邻区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为人工维护,即通过人工手动添加源小区周围的邻区。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小基站的部署,该方式将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第二种为通过ANR方式自动配置邻区,即通过终端切换测量漏配邻区,并通过终端上报的方式获取漏配的邻区信息,并将漏配的邻区信息添加至邻区列表中。但是,ANR方式有诸多限制,如必须是支持CGI上报的终端才可检测漏配的邻区信息,测量是基于频点而不是基于邻区列表,只能测量预先配置频点的邻区,这些限制导致邻区信息收集不完整;更重要的是,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里不包括基站类型和源小区对应的基站与邻区对应的基站间包含的链路类型;当进行小区切换时,需尝试配置目标小区对应基站的类型,若基站类型配置错误,则小区切换失败,造成掉话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此外,X2链路可使相邻的基站间直接通信,从而保证用户在整个网络中无缝切换,而S1链路可使基站与核心网通信,核心网再将数据转发至其它基站,因此S1链路的通信效率低于X2链路;由于每个LTE基站都包含S1链路,但不一定包含X2链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源基站一般先尝试与目标基站建立X2连接,通过X2链路将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若X2连接建立失败,再通过S1链路与目标基站通信。因此,在进行小区切换前若不知源小区对应的基站和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间是否包含X2链路,会降低小区切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及系统,实现提高邻区切换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包括:检测源小区的邻区;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系统,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源小区的邻区;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标记模块,用于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配置邻区对应的基站类型和与邻区对应基站的连接方式,使得小区切换时可根据正确的且最优的配置信息进行切换操作,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站分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基站连接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标号说明:1、检测模块;11、第一检测单元;12、第二检测单元;2、识别模块;3、建立模块;4、标记模块;5、设置模块;6、更新模块;7、发送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配置邻区对应的基站类型和与邻区对应基站的连接方式,实现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请参照图1至图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包括:检测源小区的邻区;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进一步地,检测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进一步地,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所述第二基站启动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在所述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检测邻区。由上述描述可知,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有利于提高检测到的邻区信息的完整性,当进行小区切换时,可直接根据已有的邻区配置信息切换小区,从而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具体为: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得到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码;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包括基站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收集的频点和根据通信运营商常用的频点信息配置的频点;获取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码对应的LTE小区系统信息;解析所述LTE小区系统信息,得到所述邻区的信息。由上述描述可知,可快速检测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绝大部分邻区,且准确率高。进一步地,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具体为:在与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搜索所述邻区的IP地址,得到搜索结果;所述预设基站类型包括微站和宏站;若所述搜索结果为所述核心网中存在所述IP地址,则设置所述第一基站的类型为所述预设基站类型。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邻区的阶位。由上述描述可知,邻区的阶位可用于优化邻区间的物理小区标识,提高切换成功率。进一步地,还包括:更新所述邻区至邻区列表;发送所述邻区列表至所述邻区对应的基站。由上述描述可知,有利于提高获取邻区信息的效率及完整性。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源小区的邻区;识别模块2,用于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建立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标记模块4,用于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源小区的邻区;/n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n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n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n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n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具体为:/n在与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搜索所述邻区的IP地址,得到搜索结果;所述预设基站类型包括微站和宏站;/n若所述搜索结果为所述核心网中存在所述IP地址,则设置所述第一基站的类型为所述预设基站类型;/n若在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均搜索不到所述IP地址,则比较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的频段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与第二基站的类型相同,否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为与第二基站类型不同的基站类型;同时设置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为failur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切换之前配置邻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源小区的邻区;
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
根据所述类型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源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建立X2连接;
若所述X2连接建立成功,则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2链路通信;否则:
标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过S1链路通信;
识别所述邻区对应的第一基站的类型,具体为:
在与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搜索所述邻区的IP地址,得到搜索结果;所述预设基站类型包括微站和宏站;
若所述搜索结果为所述核心网中存在所述IP地址,则设置所述第一基站的类型为所述预设基站类型;
若在预设基站类型对应的核心网中均搜索不到所述IP地址,则比较第二基站和第一基站的频段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与第二基站的类型相同,否则,预设置第一基站的类型为与第二基站类型不同的基站类型;同时设置邻区的基站类型属性为failur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邻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
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邻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检测所述源小区的邻区,具体为:
所述第二基站启动时,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
在所述第二基站运行过程中,采用预设时间间隔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方法,终端上报测量信息方法,解析S1切换信令方法,解析X2接口信令方法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检测邻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邻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扫频频点检测邻区,具体为:
根据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得到对应的物理小区标识码;所述预设的扫频频点包括基站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收集的频点和根据通信运营商常用的频点信息配置的频点;
获取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码对应的LTE小区系统信息;
解析所述LTE小区系统信息,得到所述邻区的信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尧
申请(专利权)人: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