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99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包括底座、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引出端、弹簧片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一容腔中,引出端包括内接部分和外接部分,弹簧片与外接部分配合,以将插入的外导线压紧于外接部分,输入夹簧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二容腔中;内导线两端分别通过激光熔焊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激光熔焊代替焊接工艺实现内导线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能够避免引入焊接污染,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输入夹簧、引出端的原有形貌及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
技术介绍
直插式继电器插座是继电器的外部附件,其具有输入夹簧、用于插入外部导线(简称外导线)的引出部分,二者通过内导线连接,安装继电器时,只需将继电器的引出脚插入输入夹簧中,即可实现继电器与外导线的连接。现有技术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其输入夹簧与引出部分有的采用导电板条进行连接,但导电板条不是市场化的标准件,成本较高。为此,目前多采用圆铜导线连接输入夹簧与引出部分,以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导线与输入夹簧、引出部分采用锡焊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导致继电器插座内部存在焊接污染问题,并且,焊接容易改变输入夹簧、引出部分原有的样貌和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避免焊接污染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包括底座、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引出端、弹簧片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一容腔中,引出端包括内接部分和外接部分,弹簧片与外接部分配合,以将插入的外导线压紧于外接部分,输入夹簧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二容腔中;内导线两端分别通过激光熔焊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引出端的内接部分和输入夹簧分别设有夹口,内导线一端卡于内接部分的夹口,另一端卡于输入夹簧的夹口,且内导线两端分别具有高于相应的夹口的预留部,该预留部通过激光熔焊将内导线与所述内接部分或输入夹簧熔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的导线通道,所述内导线两端分别向上折弯,且所述内导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压入该导线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外接部分为一侧板,该侧板底端与所述内接部分一体相连;侧板内侧面一体成型有凸条,该凸条与弹簧片开设的缺口对应,并将插入的两根外导线隔开。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顶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卡入所述第一容腔侧壁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中;所述限位部包括若干分立的限位块,各限位块分别向所述侧板外侧折弯。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内侧面设有向下倾斜的两斜块,该两斜块位于所述凸条相对的两侧,该两斜块底端分别一一压向插入的两根外导线。进一步的,所述引出端的内接部分为一底板,该底板设有所述夹口,且该底板一端与所述外接部分一体相连接,另一端顶面和/或底面设有凸部,底板另一端及该凸部置入所述第一容腔侧壁底部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槽,并呈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夹簧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二容腔中;所述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呈倒置的V字形,且其一边抵于所述第一容腔侧壁,另一边与所述外接部分配合;还包括外壳,该外壳罩住所述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底座结构相同,并拼接在一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激光熔焊代替焊接工艺实现内导线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能够避免引入焊接污染,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输入夹簧、引出端的原有形貌及属性。2、所述引出端的内接部分和输入夹簧分别设有夹口,利用夹口对内导线端部进行预定位,使内导线端部更便于进行后续的激光熔焊工艺。3、所述内导线采用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压入的方式装入底座的导线通道中,使内导线的装入操作较为便捷,也使底座内部更为简洁、紧凑。4、所述凸条的设置,使本专利技术免于设置隔板即可保证两根外导线分别具有独立的安装空间,避免外导线插入时可能滑到弹簧片的中间缺口处,导致不能被弹簧片有效压接,也避免了由于外导线相互干扰引起的连接不安全。本专利技术与设置隔板的继电器插座相比,显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安装工序更为简单,成本更低。5、所述侧板顶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卡入所述第一容腔侧壁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中,能够对引出端横向提供限位,避免引出端出现横向晃动,从而提高引出端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本专利技术工作的稳定性。特别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若干分立的限位块,各限位块分别向所述侧板外侧折弯,不仅使限位块的形成工艺更为简单,还可以对外导线进行避让,避免限位块对外导线的插入造成干涉。所述凸部的设置,能够对引出端竖向提供限位,避免引出端出现竖向晃动,从而提高引出端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本专利技术工作的稳定性6、所述斜块的设置,能够提高外导线的抗拔出能力。7、所述底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底座结构相同,并拼接在一起,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路的继电器进行配合,从而拓宽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不含外壳和另一底座);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出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与底座在组装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底座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与底座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包括底座1、引出端2、弹簧片3、输入夹簧4、内导线5,引出端2、弹簧片3装在底座1设置的第一容腔11中,引出端2包括内接部分和外接部分,弹簧片3与外接部分配合,以将插入的两根外导线压紧于外接部分,输入夹簧4过盈配合在底座1设置的第二容腔12中。内导线5两端分别通过激光熔焊与引出端2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4电连接。所述内导线顾名思义,为位于底座中的导线,此命名是为了便于与插座所连接的外部导线(简称外导线)区分,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出端2的内接部分和输入夹簧4分别设有U字形夹口221、41,内导线5一端卡于内接部分的夹口221,另一端卡于输入夹簧4的夹口41,且内导线5两端分别具有高于相应的夹口的预留部51(该预留部51顶端与相应夹口的高度差为h,如图5所示),该预留部51通过激光熔焊将内导线5与所述内接部分或输入夹簧4熔接在一起。所述激光熔焊是指激光高温融化内导线的预留部51,使融化的铜液将内导线与输入夹簧或引出端的熔接在一起。所述夹口的设置,能够对内导线5端部提供预定位,使内导线5端部更便于进行后续的激光熔焊工艺。此外,夹口的结构设计,还使内导线5的预定位操作非常便捷。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11、第二容腔12的导线通道13,所述内导线5两端分别向上折弯,所述内导线5的其余部分位于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且所述内导线5沿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压入该导线通道13。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接部分为一侧板21,内接部分为一底板22,该侧板21底端与底板22一端一体相连。侧板21顶端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卡入所述第一容腔11侧壁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111中,如图5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包括底座、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引出端、弹簧片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一容腔中,引出端包括内接部分和外接部分,弹簧片与外接部分配合,以将插入的外导线压紧于外接部分,输入夹簧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二容腔中;其特征在于:内导线两端分别通过激光熔焊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包括底座、引出端、弹簧片、输入夹簧、内导线,引出端、弹簧片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一容腔中,引出端包括内接部分和外接部分,弹簧片与外接部分配合,以将插入的外导线压紧于外接部分,输入夹簧装在底座设置的第二容腔中;其特征在于:内导线两端分别通过激光熔焊与引出端的内接部分、输入夹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端的内接部分和输入夹簧分别设有夹口,内导线一端卡于内接部分的夹口,另一端卡于输入夹簧的夹口,且内导线两端分别具有高于相应的夹口的预留部,该预留部通过激光熔焊将内导线与所述内接部分或输入夹簧熔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的导线通道,所述内导线两端分别向上折弯,且所述内导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压入该导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分为一侧板,该侧板底端与所述内接部分一体相连;侧板内侧面一体成型有凸条,该凸条与弹簧片开设的缺口对应,并将插入的两根外导线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插式继电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顶端设有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春芳鲁道夫·美科尔曹宏江李志坚成常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远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