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装置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969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2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及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电能,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本公开提供的光电转换装置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了终端设备无充电接口化设计,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用户需要将USB线插入智能设备的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现象,从而简化了用户对终端设备充电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转换装置及终端设备
本公开涉及光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在智能设备领域中,特别是对通过储电模块来供电的智能设备,随着人们对智能设备的待机时长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储电模块能够长时间或持续的为智能设备进行供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关技术中,智能设备通常通过预先存储在储电模块中的电能来供电,具体的,智能设备中包括有储电模块,智能设备的储电模块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在需要对智能设备充电时,一般先需要通过USB线接头或充电线接头插入智能设备的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USB线或充电线的另一端直接接通电源来进行储能,以达到给智能设备充电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及终端设备,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终端设备无充电接口化设计,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用户需要将USB线插入智能设备的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现象,从而简化了用户对终端设备充电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电能,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光电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层包括PN结。可选的,所述PN结包括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光学薄膜层,所述光学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光电转换层的N型半导体层之间,所述光学薄膜层用于吸收光能。可选的,所述PN结的厚度为1μm-50μm。可选的,所述PN结为硅基掺杂的非晶或微晶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同质结,或者为由硅基P型掺杂的非晶或微晶半导体和碳化硅N型掺杂的非晶或微晶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或者为由硅基N型掺杂的非晶或微晶半导体和碳化硅P型掺杂的非晶或微晶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可选的,所述光学薄膜层包括抗反射膜层和/或聚光膜层。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银电极、铝电极或银铝电极中的一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光电转换模块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且光电转换模块与连接模块电连接,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另储能模块与连接模块电连接,储能模块用于存储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电能,并为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由于光电转换装置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终端设备无充电接口化设计,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用户需要将USB线插入智能设备的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现象,从而简化了用户对终端设备充电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电转换装置的框图。图2是图1中光电转换模块的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光电转换的装置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1:光电转换模块;12:连接模块;13:储能模块;111:光电转换层;111a:P型半导体层;111b:N型半导体层;112:第一电极;113:第二电极;114:光学薄膜层;a:电流方向。300:光电转换的装置302:处理组件;304:存储器;306:电力组件;308:多媒体组件;310:音频组件;312:输入/输出(I/O)的接口;314:传感器组件;316:通信组件;320: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电转换装置框图,参考图1,该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1,连接模块12和储能模块13,其中光电转换模块11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111,光电转换模块11与连接模块12电连接,光电转换层111(图2中示出)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储能模块13与连接模块12电连接,储能模块13用于存储光电转换模块11传输的电能,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11主要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光电转换模块11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和输出电压可以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合理选择,另外还可以采用多块太阳能电池板组合方式输出稳定的电能,易使能够适应终端设备的使用,当然光电转换模块11也可以为其它的光电转换设备。另外,光电转换模块11可以与终端设备的外壳一体化设置,也可以设置为独立于终端设备外壳的外部元件,其中,外部元件设置在该外壳上。另外,光电转换模块11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111,主要用于将光电转换模块11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光电转换模块11与连接模块12电连接,连接模块12主要用于连接光电转换模块11与储能模块13,具体的,根据光电转换模块11中光电转换层111转换的电能,通过连接模块12将电能传输给储能模块13,以供终端设备使用。另外,储能模块13与连接模块12电连接,储能模块13用于储存经光电转换模块11转换的电能,并释放储存电能以为终端设备供电。具体的,储能模块13可以为蓄电池组,也可以为其他的储能设备,蓄电池组内可以包括多个(至少2个)蓄电池单体,可以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蓄电池单体之间采用多种串并组合方式。储能模块13与终端设备电连接,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光电转换模块11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储能模块13能够持续为终端设备提供电能,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用户需要将USB线插入智能设备的USB储能接口或充电接口,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现象,从而简化了用户对终端设备充电的操作,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的为终端设备充电,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n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n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电能,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涂覆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连接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电能,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存储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光电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层包括PN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包括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光学薄膜层,所述光学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心驰熊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