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95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25
一种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其中该按键装置,包括底板、键帽及复位件。底板包括一顶面,顶面凸设有二枢接座,这些枢接座彼此间隔配置,且各枢接座的顶端横向延伸出檐部,檐部具有一底缘。键帽设置于顶面上方。键帽包括一侧边,侧边延伸出二延伸臂,各延伸臂的末端设有枢接部,各枢接部分别顶抵枢接于各檐部之底缘但不接触于底板的顶面。复位件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复位件顶抵于键帽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输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技术介绍
按键为目前电子装置十分常见的输入设备之一,例如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或触控面板上一般都具有按键,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键以产生相应信号。目前市面上的按键的种类繁多,对于摆动式的按键来说,其结构一般包括键帽与基板,键帽具有一枢接侧并以枢接侧枢设固定于基板上,当键帽远离枢接侧的部位受力时,键帽能以枢接侧为轴相对于基板摆动下降而产生相应的信号。然而,用户在操作按键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都会准确的按压键帽远离枢接侧的部位,当使用者按压到键帽的枢接侧或邻近于枢接侧的区域或角落时,会导致键帽无法顺利受力下降而无法产生相应信号,且造成操作上的困扰与影响操作手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包括底板、键帽及复位件。底板包括一顶面,顶面凸设有二枢接座,这些枢接座彼此间隔配置,且各枢接座的顶端横向延伸出檐部,檐部具有一底缘。键帽设置于顶面上方。键帽包括一侧边,侧边延伸出二延伸臂,各延伸臂的末端设有枢接部,各枢接部分别顶抵枢接于各檐部的底缘但不接触于顶面。复位件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复位件顶抵于键帽的底部。于一实施例中,键帽的侧边更延伸出一支撑件,支撑件位于二延伸臂之间,且支撑件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凸部抵靠于底板的顶面。于一实施例中,凸部具有一弧状底面,凸部以弧状底面抵靠于底板的顶面。于一实施例中,底板的顶面更凸设有一枢接卡勾对应于支撑件,支撑件更具有一组接部顶抵枢接于枢接卡勾但不接触于底板的顶面。于一实施例中,键帽的侧边更延伸出一支撑件,支撑件位于二延伸臂之间,支撑件具有至少一凸部,底板的顶面更设有一薄膜电路板,凸部抵靠于薄膜电路板上。于一实施例中,底板更开设有一槽孔,槽孔对应于凸部。于一实施例中,各枢接部具有一弧状顶面,各枢接部以弧状顶面顶抵于檐部的底缘。于一实施例中,键帽包括一相对边,相对边与侧边彼此位于键帽的相对二侧,复位件邻近于相对边。于一实施例中,底板的顶面更设有一第一卡勾件,键帽底部更设有一第二卡勾件,第一卡勾件与第二卡勾件彼此对应勾合。于一实施例中,各枢接座由底板一体向上弯折形成。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多个上述按键装置。借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装置,通过键帽的侧边延伸出二延伸臂以分别枢设于底板上的枢接座,使按键装置在操作过程中,键帽的任意部位(例如键帽的各个角落或各个边缘)受压时,都能顺利旋摆下降而产生相应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5-5剖视图。图6为图4的6-6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未受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受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受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按键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键盘装置2、3按键装置4触控面板10底板11顶面111第一卡勾件12枢接座13檐部131底缘14薄膜电路板15槽孔16枢接卡勾161挡板20、30键帽201第二卡勾件202~205角落21、31侧边22、32延伸臂23枢接部231弧状顶面24、34支撑件241凸部242弧状底面243组接部25相对边40复位件L1箭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装置2包括底板10、键帽20及复位件40。按键装置2可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例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的输入设备),以供使用者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信号。如图1所示,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装置1可包括多个按键装置2,也就是说,各按键装置2可为键盘装置1的字母键、数字键或空格键等,以供用户按压输入文字、符号或指令。或者,按键装置2也可为笔记本电脑的触控面板4的按键,以供用户按压进行点选或开启功能选单等动作。如图2与图3所示,按键装置2的底板10具有一顶面11,顶面11凸设有二枢接座12用以供键帽20枢接,且二枢接座12彼此间隔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二枢接座12是沿如图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配置而位于同一轴在线,但亦可位于不同轴在线。此外,各枢接座12的顶端横向(在此为沿X轴方向)延伸出一檐部13,且檐部13具有一底缘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0可为金属(例如铁、铝或合金等)或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硬质板体。各枢接座12可为由底板10一体向上弯折延伸的卡勾(在此为L型卡勾,但亦可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状的卡勾),但此并不局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枢接座12也可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0上。如图2与图3所示,键帽20设置于底板10的顶面11上方,键帽20具有邻近于二枢接座12的侧边21,且侧边21延伸出二延伸臂22。在本实施例中,二延伸臂22分别位于侧边21的相对两端并沿X轴方向延伸而出,且各延伸臂22的末端设有枢接部23,二延伸臂22的二枢接部23分别顶抵枢接于二枢接座12的二檐部13的底缘131,但二枢接部23不接触于底板10的顶面11而与底板10之间保持间隙,借此,键帽20能以二枢接部23为轴相对于底板10旋摆。在本实施例中,二枢接部23是位于同一轴在线以对应于二枢接座12,但此并不局限,二枢接部23亦可位于不同轴在线,例如其中一个枢接部23相较于另一个枢接部23靠近键帽20的侧边21的边缘。如图4与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键帽20的各枢接部23可具有一弧状顶面231,各枢接部23是以弧状顶面231顶抵于各枢接座12的檐部13的底缘131,使键帽20以枢接部23为轴相对于底板10旋摆时,弧状顶面231能够降低枢接部23与枢接座12之间的干涉,而使键帽20在摆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此外,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键帽20的侧边21更延伸出一支撑件24,其中支撑件24为沿X轴方向延伸出侧边21的板体,且支撑件24位于二延伸臂22之间,较佳地,支撑件24位于二延伸臂22的正中间,但此并不局限。支撑件24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凸部241(在此为沿Y轴方向间隔配置的两个凸部241),各凸部241抵靠于底板10的顶面11以达到支撑键帽20的作用。如图4与图6所示,支撑件24的各凸部241具有一弧状底面242,且凸部241是以弧状底面242抵靠于底板10的顶面11。借此,弧状底面242使键帽20以枢接部23为轴相对于底板10旋摆时,能够降低凸部241与底板10之间的干涉,而使键帽20在摆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板,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凸设有二枢接座,所述枢接座彼此间隔配置,且各所述枢接座的顶端横向延伸出一檐部,所述檐部具有一底缘;/n一键帽,设置于所述顶面上方,所述键帽包括一侧边,所述侧边延伸出二延伸臂,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分别顶抵枢接于所述檐部的所述底缘但不接触于所述顶面;以及/n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且所述复位件顶抵于所述键帽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包括一顶面,所述顶面凸设有二枢接座,所述枢接座彼此间隔配置,且各所述枢接座的顶端横向延伸出一檐部,所述檐部具有一底缘;
一键帽,设置于所述顶面上方,所述键帽包括一侧边,所述侧边延伸出二延伸臂,各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设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分别顶抵枢接于所述檐部的所述底缘但不接触于所述顶面;以及
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且所述复位件顶抵于所述键帽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所述侧边更延伸出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二延伸臂之间,且所述支撑件具有至少一凸部,所述凸部抵靠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一弧状底面,所述凸部以所述弧状底面抵靠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顶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顶面更凸设有一枢接卡勾对应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更具有一组接部顶抵枢接于所述枢接卡勾但不接触于所述底板的所述顶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欣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