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雨花专利>正文

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164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其中成像检测系统包括照射天线、接收天线阵、发射机、接收机、显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阵列3‑D成像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系统参数;步骤二,确定天线单元的间距;步骤三,确定阵列形状;步骤四,确定FFT运算长度;步骤五,确定系统采样频率;步骤六,确定调频连续波照射源的调频斜率;步骤七,提供阵列3‑D成像检测;步骤八,提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步骤九,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步骤十,精确测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优化选择合适的阵列参数,以较小的阵列规模实现宽视角、高精度的目标探测与成像识别。

Array 3-D imaging detection system and ima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目标探测与成像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标探测与成像识别领域,现有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基于可见光、红外、激光的光学探测与成像系统,如摄像头、夜视仪、激光雷达等,该类系统往往会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在复杂天气情况或有遮挡的情况下会造成系统失效,此外,强激光还会危害人身安全,这使得该类系统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类为基于电离辐射的探测与成像系统,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系统,该类设备能够对遮挡目标进行探测与成像,但往往设备笨重、体积庞大,且高剂量照射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第三类为基于非电离辐射的探测与成像系统,如雷达、B超、核磁共振、微波CT等,该类设备往往工作频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并且往往设备笨重、价格昂贵。综上所述,在目标探测与成像识别领域,现有技术在成本和普适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特别在微波成像方面,需要开发低成本、高可行性、高精度的探测与成像识别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成像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目标探测与成像识别,又结构简单、成本低、非接触式的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以及成像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系统基本参数,系统基本参数包括工作频率、探测空域远界、探测视角范围、距离分辨率、角度分辨率、目标最大轴向速度;步骤二、确定天线单元的基准间距,根据探测视角确定天线单元的最大间距,对于最远处的目标,系统探测视角范围为β,则天线单元最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λ为波长;步骤三、确定阵列形状及规模,根据分辨率选择阵列的等效焦距或配置探测远界来压缩阵列孔径,当天线单元的最大间隔确定后,根据横向距离成像分辨率或角度分辨率确定阵列规模,若满足有效分辨最远处两个横向间距为D的目标,则接收阵列的横向最小单元数为:其中,γ为透镜焦距F与目标最远轴向距离Rmax的比值,即:γ=F/Rmax。γ<Rmin/Rmax,其中Rmin为最小检测距离,虚拟透镜的焦距值为:F=γRmax阵列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阵列为均匀阵列或非均匀阵列;步骤四、确定FFT运算长度;当探测远界为Rmax,距离分辨率为ΔR时,对每个距离单元进行频率抽取,选择最小FFT运算长度Nfft为:步骤五、确定系统采样频率,最小采样频率为:其中,v为目标的最大轴向运动速度;步骤六、确定调频连续波照射源的调频斜率,最小的线性调频斜率为:步骤七、提供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步骤八、提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步骤九、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采用数字成像算法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形成一系列成像切片;步骤十、精确测距。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方法,其中,所述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采用数字成像算法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形成一系列成像切片包括:分步骤一:计算天线单元相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天线阵的法线方向为-z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天线阵中心,每个天线单元的坐标为(Xmn,Ymn,0),其中m,n为天线单元的横向与纵向编号,计算天线单元对应虚拟透镜的移相量:其中RL为天线阵列的有效半径,dmn为天线单元距离天线阵中心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分步骤二:计算通道信号的频谱,对每个通道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求出其频谱分布,分步骤三:恒虚警检测与测频,选取一个通道的FFT数据进行目标检测,检测门限采用单元平均法进行计算:其中,NCFAR不大于Nfft,当频谱幅度超过上述门限时,确认该频率通道存在目标,从而确定目标对应的频率;分步骤四:频率抽取,根据所述分步骤三确定存在目标的频率通道,依次串行抽取相应的频率通道FFT数据送后级进行处理;分步骤五:计算目标距离并离散化目标所在球面区域,根据频率抽取对应的频率值,计算目标的距离:最大频偏为fs/2,对应着目标最远距离,当目标出现在频率为f的位置时,对应的目标距离为:目标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对此球面区域按p行q列进行剖分和离散化,剖分单元的立体角应满足关系式:进而求出离散化球面区域的坐标值(xu,yu,zu);分步骤六:计算像场区域并离散化,将目标所在球面区域映射到像场区域,获得离散化的像场区域坐标,成像区域所在的位置坐标为:从而获得成像区域每个剖分节点的坐标(xpq,ypq,zpq),其中p、q为剖分节点的横向与纵向编号;分步骤七:计算传播相移,计算天线单元到像场网格节点的传播路程:计算传播相移:分步骤八:计算像场值,像场计算公式如下:其中,Pmn为抽取出的频率为f的频谱数据,Γmn,pq为传播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在简化条件下可直接选取Γmn,pq=1;分步骤九:像场反演与坐标测量,将三维立体像进行坐标变换,使得像与真实目标的尺寸、方向一致,坐标为(xv,yv,zv)的像,其反演公式为:得出目标坐标后求得目标的角度信息;分步骤十:判断是否需要精细分辨目标,当需要更精细的分辨目标细节时,仅需要减小目标所在球面的离散间隔,执行分步骤五;分步骤十一:判断程序是否结束,“是”则终止程序,“否”则重新执行分步骤二。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方法,其中,NCFAR=Nfft/10。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方法,其中,分步骤一、分步骤二之间还包括:距离选择步骤,当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采用脉冲体制时,采用不同的距离选择波门对每个通道的时域信号进行距离滤波,利用常规门函数确定距离波门:其中t0为距离波门的中心坐标,τ为距离波门的宽度,经距离波门滤波后的时域信号为:E(t)=E0(t)·g(t)。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方法,其中,当需要更精确的测量目标坐标时,根据精度要求选择更长的FFT运算长度,测距精度为:采用三角形线性调频方案时,分别计算正向和负向调频斜率时的目标频率fu、fd,目标的精确距离为:其中,c=3×108m/s为光速。本专利技术的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包括照射天线、接收天线阵、发射机、接收机、本地振荡器、A/D、信号处理机、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照射天线用于射频信号的发射;发射机用于对本振信号进行放大,与照射天线连接;接收天线阵用于接收目标反射信号;接收机用于对接收天线阵的射频信号的放大、混频、滤波,将射频信号变频为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与接收天线阵的天线一一对应连接;本地振荡器用于产生基准射频信号;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3-D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确定系统基本参数,系统基本参数包括工作频率、探测空域远界、探测视角范围、距离分辨率、角度分辨率、目标最大轴向速度;/n步骤二、确定天线单元的基准间距,根据探测视角确定天线单元的最大间距,对于最远处的目标,系统探测视角范围为β,则天线单元最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3-D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确定系统基本参数,系统基本参数包括工作频率、探测空域远界、探测视角范围、距离分辨率、角度分辨率、目标最大轴向速度;
步骤二、确定天线单元的基准间距,根据探测视角确定天线单元的最大间距,对于最远处的目标,系统探测视角范围为β,则天线单元最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λ为波长;
步骤三、确定阵列形状及规模,根据分辨率选择阵列的等效焦距或配置探测远界来压缩阵列孔径,当天线单元的最大间隔确定后,根据横向距离成像分辨率或角度分辨率确定阵列规模,若满足有效分辨最远处两个横向间距为D的目标,则接收阵列的横向最小单元数为:



其中,γ为透镜焦距F与目标最远轴向距离Rmax的比值,即:γ=F/Rmax。γ<Rmin/Rmax,其中Rmin为最小检测距离,虚拟透镜的焦距值为:
F=γRmax
阵列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阵列为均匀阵列或非均匀阵列;
步骤四、确定FFT运算长度;
当探测远界为Rmax,距离分辨率为ΔR时,对每个距离单元进行频率抽取,选择最小FFT运算长度Nfft为:



步骤五、确定系统采样频率,最小采样频率为:



其中,v为目标的最大轴向运动速度;
步骤六、确定调频连续波照射源的调频斜率,最小的线性调频斜率为:



步骤七、提供阵列3-D成像检测系统;
步骤八、提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步骤九、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采用数字成像算法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形成一系列成像切片;
步骤十、精确测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3-D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采用数字成像算法计算不同距离切面上的像,形成一系列成像切片包括:
分步骤一:计算天线单元相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天线阵的法线方向为-z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天线阵中心,每个天线单元的坐标为(Xmn,Ymn,0),其中m,n为天线单元的横向与纵向编号,计算天线单元对应虚拟透镜的移相量:



其中RL为天线阵列的有效半径,dmn为天线单元距离天线阵中心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分步骤二:计算通道信号的频谱,对每个通道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求出其频谱分布,



分步骤三:恒虚警检测与测频,选取一个通道的FFT数据进行目标检测,检测门限采用单元平均法进行计算:



其中,NCFAR不大于Nfft,当频谱幅度超过上述门限时,确认该频率通道存在目标,从而确定目标对应的频率;
分步骤四:频率抽取,根据所述分步骤三确定存在目标的频率通道,依次串行抽取相应的频率通道FFT数据送后级进行处理;
分步骤五:计算目标距离并离散化目标所在球面区域,根据频率抽取对应的频率值,计算目标的距离:
最大频偏为fs/2,对应着目标最远距离,当目标出现在频率为f的位置时,对应的目标距离为:



目标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对此球面区域按p行q列进行剖分和离散化,剖分单元的立体角应满足关系式:



进而求出离散化球面区域的坐标值(xu,yu,zu);
分步骤六:计算像场区域并离散化,将目标所在球面区域映射到像场区域,获得离散化的像场区域坐标,成像区域所在的位置坐标为:









从而获得成像区域每个剖分节点的坐标(xpq,ypq,zpq),其中p、q为剖分节点的横向与纵向编号;
分步骤七:计算传播相移,计算天线单元到像场网格节点的传播路程:



计算传播相移:



分步骤八:计算像场值,像场计算公式如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雨花张继龙张艺恒
申请(专利权)人:宋雨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