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63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所述闭合顶盖安装固定在监测机体的上端位置上,所述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通过连接铰链固定连接,通过凹型短块、转动轴柱、松紧螺柱和固定螺帽所组成的螺纹扣接块便于固定使用,闭合的时候,通过螺纹扣接块的固定,使得不易脱落,而螺纹扣接块的凹型短块焊接连接在闭合顶盖上,这样不易脱落,而转动轴柱活动固定在凹型短块内侧,使得可以很好的转动使用,当需要固定的时候,松紧螺柱通过固定螺帽的位置调节,使得有效扣接固定在凹型长块上,使得闭合顶盖可以很好的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监测的时候更加的精准稳定。

An intelligent low voltage shunt monitor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相关低压线路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
技术介绍
低压线路可以从公用低压配电网接入,通过低压配电室引出;也可以由用户自备的变配电室的低压配电装置引出。由于在一定的容量范围内,采用低压用电设备具有安全、经济等优点,因此用户中低压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使用频繁,相应低压线路也比较多,分布较广。但低压线路的额定电压比较低,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都比较大,故只能用于短距离、小容量的低压配电。而在监测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现有的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在闭合的时候,闭合的时候不是很方便,而且闭合不是很牢固,这样在使用地时候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在闭合的时候,闭合的时候不是很方便,而且闭合不是很牢固,这样在使用地时候容易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所述闭合顶盖安装固定在监测机体的上端位置上,所述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通过连接铰链固定连接,所述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圆线凹槽,所述监测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复归按钮,所述监测机体的外侧设置有航插引线,所述航插引线的外侧位于监测机体上设置有电缆引线,所述监测机体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凹型长块,所述凹型长块的内侧位于闭合顶盖上设置有螺纹扣接块。优选的,所述连接铰链包括左侧转页、中间轴柱和右侧转页,所述中间轴柱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左侧转页,所述中间轴柱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右侧转页,所述左侧转页连接在闭合顶盖上,所述右侧转页连接在监测机体上。优选的,所述航插引线包括固定端头、插头机体、数据连接线和固定螺盖,所述固定端头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机体,所述插头机体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数据连接线,所述插头机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盖,所述数据连接线连接在监测机体上。优选的,所述螺纹扣接块包括凹型短块、转动轴柱、松紧螺柱和固定螺帽,所述凹型短块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柱,所述转动轴柱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松紧螺柱,所述松紧螺柱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螺帽,所述凹型短块连接在闭合顶盖上。优选的,所述闭合顶盖的下端外侧形状大小与监测机体的上端外侧形状大小相等,且所述闭合顶盖和监测机体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闭合顶盖和螺纹扣接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闭合顶盖和螺纹扣接块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凹型长块为长方形,且所述凹型长块的内部呈中空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通过凹型短块、转动轴柱、松紧螺柱和固定螺帽所组成的螺纹扣接块便于固定使用,闭合的时候,通过螺纹扣接块的固定,使得不易脱落,而螺纹扣接块的凹型短块焊接连接在闭合顶盖上,这样不易脱落,而转动轴柱活动固定在凹型短块内侧,使得可以很好的转动使用,当需要固定的时候,松紧螺柱通过固定螺帽的位置调节,使得有效扣接固定在凹型长块上,使得闭合顶盖可以很好的固定住,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易脱落,从而在监测的时候更加的精准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侧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铰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航插引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螺纹扣接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闭合顶盖;2、连接铰链;21、左侧转页;22、中间轴柱;23、右侧转页;3、电缆引线;4、航插引线;41、固定端头;42、插头机体;43、数据连接线;44、固定螺盖;5、圆线凹槽;6、螺纹扣接块;61、凹型短块;62、转动轴柱;63、松紧螺柱;64、固定螺帽;7、凹型长块;8、监测机体;9、复归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闭合顶盖1安装固定在监测机体8的上端位置上,闭合顶盖1的下端外侧形状大小与监测机体8的上端外侧形状大小相等,且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在使用的时候,因闭合顶盖1的下端外侧形状大小与监测机体8的上端外侧形状大小相等,这样便于进行固定,而使用的时候,因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的连接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在放置的时候不会发生阻碍,这样便于进行使用。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通过连接铰链2固定连接,连接铰链2包括左侧转页21、中间轴柱22和右侧转页23,中间轴柱2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左侧转页21,中间轴柱22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右侧转页23,左侧转页21连接在闭合顶盖1上,右侧转页23连接在监测机体8上。在使用的时候,因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通过连接铰链2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进行转动开合使用,连接铰链2的左侧转页21连接在闭合顶盖1上,而右侧转页23连接在监测机体8上,这样通过中间轴柱22的固定,使得可以很好的转动使用,从而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圆线凹槽5,监测机体8的下端设置有复归按钮9,监测机体8的外侧设置有航插引线4,航插引线4包括固定端头41、插头机体42、数据连接线43和固定螺盖44,固定端头41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机体42,插头机体42的下端中间设置有数据连接线43,插头机体4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盖44,数据连接线43连接在监测机体8上。在使用的时候,监测机体8通过复归按钮9可以很好的调节,而与外部连接的时候,通过航插引线4的连接,使得可以很好的传输信息进行使用,航插引线4的数据连接线43连接在监测机体8上,这样不易脱落,而使用的时候,插头机体42通过前端的固定端头41,使得可以很好地插接在外部数据机体上,之后在通过固定螺盖44的包裹,这样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样便于控制监控使用。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航插引线4的外侧位于监测机体8上设置有电缆引线3,监测机体8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凹型长块7,凹型长块7为长方形,且凹型长块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在使用的时候,凹型长块7具有很好的阻挡作用,而凹型长块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这样便于套接固定物体,从而便于进行使用,而电缆引线3便于连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顶盖(1)安装固定在监测机体(8)的上端位置上,所述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通过连接铰链(2)固定连接,所述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圆线凹槽(5),所述监测机体(8)的下端设置有复归按钮(9),所述监测机体(8)的外侧设置有航插引线(4),所述航插引线(4)的外侧位于监测机体(8)上设置有电缆引线(3),所述监测机体(8)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凹型长块(7),所述凹型长块(7)的内侧位于闭合顶盖(1)上设置有螺纹扣接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包括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顶盖(1)安装固定在监测机体(8)的上端位置上,所述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通过连接铰链(2)固定连接,所述闭合顶盖(1)和监测机体(8)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圆线凹槽(5),所述监测机体(8)的下端设置有复归按钮(9),所述监测机体(8)的外侧设置有航插引线(4),所述航插引线(4)的外侧位于监测机体(8)上设置有电缆引线(3),所述监测机体(8)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凹型长块(7),所述凹型长块(7)的内侧位于闭合顶盖(1)上设置有螺纹扣接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铰链(2)包括左侧转页(21)、中间轴柱(22)和右侧转页(23),所述中间轴柱(2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左侧转页(21),所述中间轴柱(22)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右侧转页(23),所述左侧转页(21)连接在闭合顶盖(1)上,所述右侧转页(23)连接在监测机体(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低压分路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插引线(4)包括固定端头(41)、插头机体(42)、数据连接线(43)和固定螺盖(44),所述固定端头(41)的下端设置有插头机体(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剑沈刘叶杨醒武吴晓蕾刘志叶王文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阴华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