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及其处理产品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86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及其处理产品的方法。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加热罩、传送装置、传动电机和加热控制器,加热罩罩设在传送装置上形成一个加热隧道;加热罩的半径为20~40cm,加热罩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器和半径为5~10cm的单晶硅颗粒,传动电机与传送带电信连接,加热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处理产品的方法,在产品表面均匀涂抹含有电气石的涂抹液;将加热隧道加热至30~50℃;使产品密封在加热隧道内;将产品快速加热至其有效温度,连续加热2小时以上后得到远红外线处理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处理产品后,可提高产品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并能使产品长久发射远红外线。

A far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及其处理产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及其处理产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现有的远红外功能性产品,大都通过在产品中添加远红外材料来使产品具有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但是这些产品的远红外线发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的降低,且发射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使产品持续远红外辐射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处理产品的方法。(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加热罩、传送装置、传动电机和加热控制器,加热罩罩设在传送装置上形成一个加热隧道;加热罩的半径为20~40cm,加热罩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器和单晶硅颗粒,传动电机与传送带电信连接,加热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加热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可开合的隔离门。进一步的,加热器为发热灯管,发热灯管平均分布在加热罩内壁上。进一步的,加热罩的内壁上每平方米分布有25~35个半径为5~10cm的单晶硅颗粒。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的探测头设置在加热隧道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处理产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产品处理:在产品表面均匀涂抹含有电气石的涂抹液;S2预热:打开加热器的开关将加热隧道加热至30~50℃;S3传输产品:将产品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加热隧道,并使产品密封在加热隧道内;S4加热:将产品快速加热至其有效温度,连续加热2小时以上后,关闭加热器。进一步的,涂抹液包括第一涂抹液和第二涂抹液,第一涂抹液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0.2~0.6份单晶硅和5~10份大漆;第二涂抹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电气石、10~20份杨木粉、10~20份负载锌纳米碳纤维、5~10份大漆和1~3份聚乙二醇;步骤S1中,在产品表面先均匀涂抹第一涂抹液后,再均匀涂抹第二涂抹液。进一步的,第一涂抹液的制备为:将单晶硅粉末和大漆分别加热到40~60℃之后搅拌混合均匀;第二涂抹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气石、杨木粉和乙醇搅拌均匀至糊状;再依次加入负载锌纳米碳纤维、大漆和聚乙二醇继续加热至50~60℃搅拌均匀后得到第二涂抹液。(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可以通过加热和发射远红外线的方法,提高产品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并能使产品长久发射远红外线。2.本专利技术通过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处理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并结合涂抹液使产品提高远红外线发射的能力,并能产生负离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远红外线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罩;2、传送装置;3、加热隧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加热罩1、传送装置2、传动电机和加热控制器,加热罩1罩设在传送装置2上形成一个加热隧道3;加热罩1的半径为20~40cm,加热罩1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器和单晶硅颗粒,传动电机与传送带电信连接,加热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传动电机控制传送装置2的传送,传送装置优选为传送带。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发热,其中加热器可以通过发光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优选为加热灯管。本实施方式工作时,传送装置将产品传送至加热隧道3内,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加热产品和单晶硅颗粒,单晶硅颗粒在加热状态下发出大量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产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远红外线加热处理。产品加热后,送出加热隧道3冷却后得到的产品具有持久发射远红外线,并且发射率在0.9以上。进一步的,加热隧道3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可开合的隔离门。加隔离门的目的是使产品在加热隧道内以密闭的状态下加热。所述的隔离门中心设为真空,以防止热量和远红外光线向外的传递,隔离门的厚度大于5cm,且同理,加热罩的中心可设为真空。进一步的,加热器为发热灯管,发热灯管平均分布在加热罩1内壁上。发热灯管平行设置在加热罩1内壁上,发热灯管的开关通过加热控制器控制,发热灯管设置为并联连接,通过开启发热灯管的数量,从而控制其加热温度。进一步的,加热罩1的内壁上每平方米分布有25~35个半径为5~10cm的单晶硅颗粒。只有在25~35个半径为5~10cm的单晶硅颗粒的范围内才能提高所处理产品的长久释放远红外线的能力。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的探测头设置在加热隧道3内。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高度为50~80cm。【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过上述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处理产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产品处理:在产品表面均匀涂抹含有电气石的涂抹液;S2预热:打开加热器的开关将加热隧道3加热至30~50℃;S3传输产品:将产品通过传送装置2传送至加热隧道3,并使产品密封在加热隧道3内;S4加热:将产品快速加热至其有效温度,连续加热2小时以上后,关闭加热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隧道内必须是要预热,并且在步骤S4中,加热必须是连续加热,只有连续加热才能达到提高产品产生远红外线的功能。如果加热的持续时间没有达到2~4小时,则产品不能再重新加热。其中,涂抹液中含有电气石在提高产生远红外线的功能的同时,提高其产生负离子的能力。进一步的,涂抹液包括第一涂抹液和第二涂抹液,第一涂抹液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0.2~0.6份单晶硅和5~10份大漆;第二涂抹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电气石、10~20份杨木粉、10~20份负载锌纳米碳纤维、5~10份大漆和1~3份聚乙二醇;步骤S1中,在产品表面先均匀涂抹第一涂抹液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加热罩(1)、传送装置(2)、传动电机和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罩(1)罩设在传送装置(2)上形成一个加热隧道(3);所述加热罩(1)的半径为20~40cm,所述加热罩(1)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器和单晶硅颗粒,所述传动电机与传送带电信连接,所述加热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加热罩(1)、传送装置(2)、传动电机和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罩(1)罩设在传送装置(2)上形成一个加热隧道(3);所述加热罩(1)的半径为20~40cm,所述加热罩(1)的内壁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器和单晶硅颗粒,所述传动电机与传送带电信连接,所述加热控制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隧道(3)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可开合的隔离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发热灯管,所述发热灯管平均分布在加热罩(1)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1)的内壁上每平方米分布有25~35个半径为5~10cm的单晶硅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的探测头设置在所述加热隧道(3)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高度为50~80cm。


7.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光装置处理产品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东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