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63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包括料盒、落种盒、开沟器、活动架、主体构架、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主体构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设有悬挂架,悬挂架的两侧设有与底部框架铰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底部框架的前端都设有落种盒,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连有料盒,活动架、底部框架的下端均设有与落种盒位置对应的开沟器,所述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管,所述落种管位于开沟器的后方,底部框架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落种盒连接,所述收纳机构与活动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后端两侧连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框架的后端都设有覆土盘和平土轮,所述覆土盘、平土轮与开沟器位置对应。

A kind of intercropping and seeding device for cotton and mung 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装置
,具体为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棉花与绿豆间作,棉花产量基本不受影响,每亩可多收绿豆30~50kg。棉花与绿豆间作,棉豆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增加了对光热的截取与吸收,有利于充分利用地力、光能,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绿豆在7月上旬收获,一不影响棉花生长,却改变了棉田群体结构,减少了春季裸露地面的蒸发量;棉豆间作能增肥固氮,改善土壤;间作的绿豆还可以起到天敌诱集带作用,诱集瓢虫,防治蚜虫,降低农药的投入和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的间作播种方式主要是靠人力在两行棉花之间播种绿豆,劳动强度较大,目前还没有针对棉花与绿豆播种的播种装置,而且现有的棉花播种装置比较宽,牵引装置带着播种装置在往返田间的路上时占用较宽的路面,很不方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能够在播种棉花种的同时在两行棉花之间间作一行绿豆,实现了棉花与绿豆种植的同步进行,大大节省了时间,通过一次作业实现两种作物的耕种,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力,大大节省了劳动力;通过收纳机构能够拉拽活动架与活动杆向底部框架的两侧靠拢,实现整体结构的收纳,大大缩短了整体结构的宽度尺寸,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与安全性,而且节省了存放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包括料盒、落种盒、开沟器、活动架、主体构架、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主体构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设有悬挂架,悬挂架的两侧设有与底部框架铰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底部框架的前端都设有落种盒,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连有料盒,活动架、底部框架的下端均设有与落种盒位置对应的开沟器,所述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管,所述落种管位于开沟器的后方,底部框架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落种盒连接,所述收纳机构与活动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后端两侧连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框架的后端都设有覆土盘和平土轮,所述覆土盘、平土轮与开沟器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设有滑孔,滑孔的一侧设有与落种盒上内壁连接的接种筒,所述料盒的下端设有出种嘴,所述出种嘴位于接种筒的上方,接种筒与出种嘴之间设有上挡种板,上挡种板的上端贴于出种嘴,上挡种板的下端贴于接种筒,所述上挡种板上设有与接种筒、出种嘴配合的落种孔,所述上挡种板的一端设有与滑孔配合的滑块,所述接种筒与落种盒的内壁之间连有滑杆,所述滑块套在滑杆的外部,滑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落种盒的内壁连接,滑块的下端连有下挡种板,所述下挡种板位于接种筒的下端,下挡种板的下端设有推板,落种盒的中部设有播种轮,所述播种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播种轮的侧壁上设有推动推板的拨板。优选的,所述上挡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料盒的上端设有盒盖,料盒的下端设有与落种盒连接的支撑腿。优选的,所述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漏斗。优选的,所述活动架包括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所述上旋转杆和下旋转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下旋转杆的上端设有接种盒,上旋转杆通过连接板与接种盒连接,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上旋转杆通过旋转轴铰接,所述下旋转杆与底部框架铰接。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底部框架的上端,所述播种轮的中部连有传动轴,相邻传动轴之间通过连接轴链接,其中一根所述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旋转杆的上端连有与传动轴配合的轴套。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丝杠、转轮和拉块,所述底部框架的中部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上设有固定丝杠的丝杠座,丝杠座的上端设有固定丝杠的锁紧螺栓,丝杠的中部设有转轮,转轮的两侧设有与丝杠配合的拉块,所述拉块的一端铰接有前拉杆,所述前拉杆与后旋转杆铰接,拉块的另一端铰接有后拉杆,所述后拉杆与活动杆铰接。优选的,所述丝杠的两端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播种棉花种的同时在两行棉花之间间作一行绿豆,实现了棉花与绿豆种植的同步进行,大大节省了时间,通过一次作业实现两种作物的耕种,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力,大大节省了劳动力;通过收纳机构能够拉拽活动架与活动杆向底部框架的两侧靠拢,实现整体结构的收纳,大大缩短了整体结构的宽度尺寸,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特别是行走在田间小道或街道胡同时,收纳后提高了通过能力,而且防止碰到路边建筑与行人,增加了运输安全,而且存放时更加节省空间。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挡种板、下挡种板实现了对接种筒的交替启闭,接种筒内只能容纳一颗种子,在播种轮的作用下实现了均匀单粒播种,避免了种子的浪费;采用弹簧对上、下挡种板复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制造。3、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架与主体构架均为杆件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销售价格能够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让装置能够更广泛的被使用,提高了农业工作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收纳装置采用丝杠带动收纳,结构简单,收纳时,装置会被牵引装置抬起悬空,人工收纳非常便利、省力,转动一根丝杠能够带动两侧活动架、活动杆同时收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与便利性。5、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在上挡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板,在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漏斗,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落入地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主体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架与落种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落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落种箱和料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盒;101-支撑腿;102-盒盖;103-出种嘴;2-落种盒;201-限位板;202-上挡种板;203-落种孔;204-滑孔;205-接种筒;206-推板;207-下挡种板;208-滑块;209-弹簧;210-滑杆;211-播种轮;212-拨板;213-落种漏斗;3-开沟器;4-活动架;401-连接板;402-下旋转杆;403-落种管;404-连接杆;405-旋转轴;406-上旋转杆;407-连接轴;408-轴套;5-主体构架;501-底部框架;502-上连接杆;503-支撑杆;504-悬挂架;505-丝杠座;506-加固杆;507-锁紧螺栓;6-动力机构;601-传动轴;602-链条;603-电机;7-收纳机构;701-后拉杆;702-限位块;703-丝杠;704-转轮;705-前拉杆;706-拉块;8-覆土盘;9-平土轮;10-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盒、落种盒、开沟器、活动架、主体构架、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主体构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设有悬挂架,悬挂架的两侧设有与底部框架铰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底部框架的前端都设有落种盒,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连有料盒,活动架、底部框架的下端均设有与落种盒位置对应的开沟器,所述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管,所述落种管位于开沟器的后方,底部框架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落种盒连接,所述收纳机构与活动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后端两侧连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框架的后端都设有覆土盘和平土轮,所述覆土盘、平土轮与开沟器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盒、落种盒、开沟器、活动架、主体构架、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主体构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设有悬挂架,悬挂架的两侧设有与底部框架铰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底部框架的前端都设有落种盒,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连有料盒,活动架、底部框架的下端均设有与落种盒位置对应的开沟器,所述落种盒的下端连有落种管,所述落种管位于开沟器的后方,底部框架的上端设有动力机构和收纳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落种盒连接,所述收纳机构与活动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后端两侧连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框架的后端都设有覆土盘和平土轮,所述覆土盘、平土轮与开沟器位置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种盒的上端设有滑孔,滑孔的一侧设有与落种盒上内壁连接的接种筒,所述料盒的下端设有出种嘴,所述出种嘴位于接种筒的上方,接种筒与出种嘴之间设有上挡种板,上挡种板的上端贴于出种嘴,上挡种板的下端贴于接种筒,所述上挡种板上设有与接种筒、出种嘴配合的落种孔,所述上挡种板的一端设有与滑孔配合的滑块,所述接种筒与落种盒的内壁之间连有滑杆,所述滑块套在滑杆的外部,滑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落种盒的内壁连接,滑块的下端连有下挡种板,所述下挡种板位于接种筒的下端,下挡种板的下端设有推板,落种盒的中部设有播种轮,所述播种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播种轮的侧壁上设有推动推板的拨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花与绿豆的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种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与绿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逢涛张玉娟宫慧慧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